APP下载

回到基础:为了一种秩序的重建

2014-07-19侍作兵

江苏教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全面性秩序基础

侍作兵

【摘 要】回到基础是基于对基础教育的理解,就小学而言,就是恢复小学基于素质的、素养的、全面的、适切的、和谐的课程秩序、观念秩序以及行为秩序,就是让基础教育回到基础,回到习惯、兴趣的培养上来,回到基本素养与德性的养成上来,回到对学生人格的完善上来。小学教育回到基础就是要回到孩子天性上来,这不是放任,而是对孩子“天性”规律的一种把握。

【关键词】回到基础 教育理解 阶段责任 秩序任何一场改革都是对秩序的重建,任何对教育的坚守都是对秩序的维护。作为基础教育,小学是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更须对其秩序进行重建与维护。因为基础教育被误解了,那么基础教育的基础又是什么?是建筑物得以站立的地基,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起点,而基础教育是什么?它是国家规定的对儿童实施最低限度的教育。国家规定了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全面性特征,这种规定就明确了其实施课程的全面性,全局性、基础性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特征(本文基础教育的论述主要针对小学阶段)。

一、回到基础是现实的必然要求

1.基础教育性质的理性映照。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有其内在的规律,它是人生最为重要的发展阶段之一,这个发展阶段有其独特的阶段目标与阶段责任,这种阶段责任决定了小学教育的核心内涵,那就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性”。基础教育的核心之核心、基础之基础就是对基础教育对象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人文精神、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各种人生要素的综合建构与培养。

小学教育在顶层设计与规划之初,就其实质而言,就是对学生习惯与兴趣的培养,就是对学生基本素养的养成作出安排,就是对学生人格的完善进行教化,这种“人的发展与成长是基础教育一切工作的逻辑起点”的设计思想都深刻地映照出基础教育性质之所在,所以我们应该时时回到我们基础教育自己的轨道上来,时时纠偏,因此,“回到基础”应该是一个被永恒关注的问题。

2.现实的澄明与逻辑判断。小学教育的基础性与基础地位以及儿童发展的全面性必须得到真正的理解与捍卫。

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大部分校长、教师、家长、学生认为学习负担“较重”或“很重”,假期补课现象严重,有的城市小学生80%以上都参加各种形式的所谓“兴趣”班。作业多、补课多、考试多、睡眠少、体育锻炼少、实践少成为儿童生活的主要特征。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诚信缺失、不善合作、自私、不讲文明、意志力薄弱、社会公德意识极差。从笔者对部分学校体质的测试分析,营养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没有使孩子更健康,因不良生活习惯与家长原因导致肥胖的学生比例增大,要么就骨瘦如柴,学生的运动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肺活量数据大不如以前,近视率居高不下。学生上下学基本是家长接送,学生连书包都不背,90%的学生不做家务,部分教师与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基础教育的基础性、过程性、全面性、粗糙性等被严重挑战。

小学教育的基础性被异化。小学教育应该是真真实实、踏踏实实的,既然是基础就应该是实实在在的,“宽宽大大”的,就不应把儿童困在一个笼子里,过早地拘泥在某个相对封闭的课程视域内,更不应超越基础,无视基础,以“专业”的兴趣约束孩子的成长。

小学教育的过程性被淡化。小学教育应该是完整的,而不是残缺的、片面的、偏颇的,不能把对目标与结果的追求看作是教育的唯一。当我们关注目标与结果的时候,要认清过程对人生当下的重要意义,我们憧憬未来,更是活在当下,当下的生活质量是生命质量的主体,因此,基础教育的过程性作用理应被充分关注。

小学教育的全面性被窄化。小学教育的全面性决定小学教育的课程是“丰丰富富”的,这些课程应该得到全面有效的落实,而不应是学校课程表上的妆点与摆设,也不应是被检查时的应付,更不应是两张皮的交替。课程的全面实施被窄化,它有“不能承受之轻”与“不能承受之重”的双重压力。

小学教育的粗糙性被精细化。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决定了小学教育的“粗糙性”,这种粗糙性被漠视,使孩子在未来更丧失了许多“可能性”,因此过早的精细化局限孩子的许多潜能,使孩子真正的、大的潜能在过于精细化的实践与行为中被淹没,粗糙便于大潜能的产生与建构,这是孩子年龄特点与发展阶段决定的。

“回到基础”这种提法对小学教育而言,具有深刻的根本性、本质性、全面性、针对性和纠偏性。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与现实意义,其意义重大,关乎民族未来。基础教育回到基础是现实的必然要求!

二、回到基础的辨析

1.小学教育是什么?小学教育不折不扣地姓“小”,说它姓“小”是因为它最显著的特性是“基础”,但是这种基础又不是“幼稚”,因为这个“小”是人生命成长中非常重要的初始阶段,它是人对未来的创造与“生发”的重要过程,因为这种“过程性”才使这种“小”被赋予了不可忽视的生命意义,这种“过程性”是每一个生命赖以延续、发展的基础。

人不能凭空地长大与发展,也不会凭空走向成熟,成人与成人世界常常有“悖”于童年,遗忘童年也成为成人的重要特征,在成人长大的过程中,理性常常被水解、消融,人们由于逐渐丧失了童年的耐心而丧失了对童年的敬畏,因而在人们远离童年之时,这种不管是有意或是无意的选择性遗忘,都是对生命的不恭。

凡此种种引发了人们群体性的对小学教育的错误理解,认为小学教育是“一望便知”的,认为小学教育是浅薄的,这恰恰反映了认识者的浅薄。

真正的深谙小学教育的人应该知道,小学教育对人生的影响是深刻的,只有对小学教育的深广内涵有深入的理解,才会知道小学教育的深度。

2.基础是什么?基础就是基石,就是要放样子,就是保底,在底线上就行了,而不是挖空心思耘他人田,荒自己地,砌他人墙,忘自己基。

既然是基础就不能被无限拔高、抬高,做基础就是做基础,别老想着砌墙。

给学生打下一个什么样的人生之基,才能使人生的大厦不摇晃,不摇摆,并能经风雨,悠然自在,这才是小学该深入思考的。

因此,基础就有了相应的关键词:常识、公理、德性、习惯、人性、宽容、秩序、共识、社会标准、规则、普适价值、善良等等。在“固本厚根”的过程中要有基本的价值认同,养成自由、民主、独立的健全人格,用批判与建设性的眼光看待世界的独特性、差异性与多样性。

由此对照,现今的基础教育必须重新审视,因为它已不是在做基础了,而是无限拔高的越位、缺位、错位!

3.“回到”的意蕴。回到不是倒退,回到是针对当前的基础教育乱象,让基础回归基础,回到习惯、兴趣的培养上来,回到基本素养的养成上来,回到对学生人格的完善上来。

(1)从纠偏到归正。因为有了基础教育的许多越位、错位、缺位现象,这些现象偏离了基础教育的根本,脱离了基础教育的本源,跑到了不该在的位置,做了不该做的事,该做的事又没有做,凡此种种都是对基础教育的偏离。及时地纠偏是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的职责,让基础教育运行在自己的轨道上,这是纠偏后的一种归正。

(2)从归正到坚守。“归正”后还会因为各种诱惑、认知、价值取向等诸多因素的干扰,基础教育还会不时地偏离轨道,因此从偏离到纠偏,再到归正是一个动态运行的过程。我们应时刻保持高度警醒。

回到不是简单的回来,更不是倒退与兜圈子,回到是一种教育责任的再现、回归与强化,它是教育精神的归位。这种归位过程不是简单的往复与来回,而是对基础教育现象的反思。回到儿童是对童年全新的认知与回归,是对生命成长规律的捍卫与把握,在回到的过程中,是对童年的重新发现,是对孩子主观意识的唤醒,回到基础是让孩子自己睁大眼睛以惊奇的、欣喜的心态看待丰富的世界,并深深地慨叹世界的多样,这种回到的创新还表现在孩子看到未来的无限可能性,认识到自己也处在无限的可能性之中,让潜能得到无限可能的生长。

三、回到基础的策略与途径

1. 对基础教育的理解与尊重。让基础教育回到基础,首先要从观念层面真正地理解基础教育的本质特性。我们始终认为,我们怎么理解基础教育,就会在工作中作出什么样的价值判断,就会有什么样的措施跟进。理解基础教育的本真,深入到儿童的内心世界。

对基础教育的全面性理解,会使我们更深刻地领会基础教育对人生发展的阶段意义;更完整地掌握基础教育作为一个体系的复杂性,更全面地认识到基础教育对建构人生要素的基本价值。

对基础教育的理解要深刻、完整、全面。基础教育的基础地位,更重要的是源自于对基础教育对象作为人的尊重。因为所有的理解都是基于对儿童生命成长的尊重,尊重人的成长是正确理解基础教育的关键与先决条件,对人的尊重赋予基础教育以力量。

尊重是人性的起点,也是道德的起点,还是教育的起点,更是基础教育的基础。

2.把握小学基础教育的新内涵。厘清小学基础教育新的内涵,才能使当前乱象丛生的基础教育找准回到基础的基本着力点。基础教育首先是全面的,其次是完整的,第三是根本的,第四是扎实的。

小学教育就是小学教育,小学教育的可贵之处也在小,伟大之处还在小,它不是中学,也不是大学,因此,小学教育首先是全面的,而不能片面,几乎所有关涉人的幸福成长的要素在小学都应得到体现。小学教育虽小,但它是完整的,而不是残缺的,它是一个体系,而不是支离破碎的。同时,小学教育又应该体现其根本的特性,习惯的养成、兴趣的培养、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等人生带有根本要求的东西,都是这一阶段的根本任务。扎实是小学教育必须赋予的新内涵,就是要关怀各个课程的有效落实,一步一个脚印,尊重小学教育,尊重儿童,关怀儿童,把基础之基础做扎实,不忘自己在做小学教育,不舍本逐末,不急功近利,不当是百米赛跑,把扎实做简单,把简单做扎实,牢记小学教育就是儿童教育!

3.建构基于儿童发展的基础性目标。

(1)教育目标。国家基础教育目标面临挑战,它遭遇了现实的困境。从我国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表述中不难看出,我们的教育目标最起码应包括以下几点:对人生命发育与成长的关注,对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公民培养,顺应人的多元发展需要等。对生命成长的关爱与呵护,理应成为对知识过度追求的一种抗拒,当对知识的迷信超过了限度,其本质就是对人本身存在意义的某种消解,随着“人”的意识在公众心中的觉醒,长期以来,这种片面的认知被认清,人们逐渐认识到,人在成长过程中应该是融入社会,被社会接纳,而不是因为接受了基础洗礼后却离社会越来越远。这应该是确定基础教育目标的逻辑基础,受过基础教育的人们的身体与心理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得到更完满的发展与建构。

(2)课程目标。作为教育的核心,课程的作用不言而喻。课程的本质就是让人“成为人”,让儿童成为有课程权力的人,心中有理想的人,它是通过教化、同化等方式完成对别人的设计与改造。因此,作为课程目标,需要我们用智慧,通过对人的发展的理解,完成对课程目标的规划。确定课程目标的核心应该作为人的发展的全面建构,为人的成长所需各种要素的和谐进步提供有益的帮助。这应遵循适度平衡原则,因为我们不能让人的多种智能一刀切式地齐头并进地发展。因此,对适切的课程与基础教育关系应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把握。

(3)评价目标。好的评价是对人发展的全面评价,其实质就是对素质教育的评价,是基于儿童的评价,而不是把儿童为作工具的评价,它应该是全面的。南京师范大学杨启亮教授在《合格性评价:基础教育评价的应然选择》一文中指出:基础教育就应该为少年儿童成为具有良好素质、健康人格的合格公民打下良好基础,这是教育的第一层次,而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则是第二层次的。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健康人格的合格公民,是基础教育的底线,以此为目标的教育评价,是基础教育的底线评价。而培养符合高等专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选拔规格的人才,是基础教育的顶线,以此为目标的教育评价,就是基础教育的顶线评价。这种对基础教育的评价理念也是评价目标的定位、这种评价底线的建立其实就是对基础教育秩序的维护,这体现了基础教育之所以称为基础的伦理底线。大卫·休谟认为正义是人类自觉建构的人为德性中最为重要的德性。同样评价底线的建立规定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与特征,防止基础教育基本秩序被进一步破坏,抵制了非专业化思想对基础教育的挑战与侵蚀,捍卫了基础教育对人本身发展的公平与正义。基础教育回到其基础性、全面性与公平性的轨道上来,使基础教育不再越位、错位、缺位,做基础教育该做的事。

(4)“回到”的保证。培养一支懂得小学教育的教师队伍。小学教师的专业就是小学教育,就是要研究儿童,理解儿童,发展儿童,解放儿童,捍卫儿童,回到儿童。

回到基础不是回头,不是保守,其实它既是坚守传统,又是创新,恰恰创新是非常重要的逻辑形式与表现方式。回到基础要求我们的小学教育不是要让孩子在当下成名成家,而是要让我们的小学教育回到人的发展基本的核心素养的建构上来,真正的基础教育是接地气的教育,是素质教育,是真正的把孩子看成“人”的教育。“人”不是工具,“人”的物性在教育中不应被滥用,人的精神成长不应在起始阶段就遭受遏制,人的天性在儿童、少年时代应该得到呵护与张扬。

对小学教育与基础教育本质的理解,决定着我们的教育思维与教育行为。基础教育不应该被太精致,可以粗糙一些,不要把“儿童”填满,儿童不应被“填满”!

教育需要被真正理解,教育需要秩序,需要“回到”了,回到其本质规定性达成的秩序上来。这种“秩序”的建立必须是对教育的本质、对人的生命成长核心要素的和谐建立起正面的积极推动作用。回到基础底线,确保基础教育底线得到全面维护,这是为了重建失落的基础教育秩序,是唤醒一种教育文明的体现。

猜你喜欢

全面性秩序基础
秩序
心灵秩序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老师来审题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对教学的作用
乱也是一种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