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素质教育中的美术教育
2014-07-19张愫
张愫
摘 要: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确立了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视觉形象的阅读能力和交流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美术教育本身是一种文化素质教育,而非单纯的技术教育。但现在美术教育的实践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还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关键词: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创新精神;技能技巧;教育理论
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高度重视,美术教育也呈现出勃勃生机。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审美素质又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艺术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和迫切要求。
一、美术教育的概念
在现代社会,许多学者认为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科学知识和艺术素养的融会贯通是新世纪全面型文化素质的基本内涵。而美术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和人文科学教育相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美术教育不同于自然科学知识教育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的根本之处,是完全以人为本,给人的心灵以本质的定性。所以,柏拉图提出“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在我国,孔子也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思想。这种艺术教育的独特性是其他教育所不具备的。
2.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美术教育教学的关键是帮助学生克服因对自己动手操作能力缺乏自信而产生的畏难情绪。要使学生明白: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并无固定的绘画模式。特别要破除把精确地写实、逼真地再现客观物象视为美术的唯一目标的片面观点。启发和鼓励学生依据自己的体验和情志表达的需要,进行充满自信的表现和大胆的创造。比如在工具材料的突破上,工具材料可以让学生自选,也可以将蜡笔、水彩、水墨、油画颜料综合使用,甚至可以进行实物拼贴等。还可以不要求准确写实,不拘于具象造型,天马行空地想象与创意,只要是生动感人、富有表现力都是允许的。通过这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充分显示和发挥自己的个性,学会创新,敢于创新。这样,他们在课堂上的体验就会延伸扩展到课堂外,养成一种活跃的思维,或曰活性思维,这正是创造性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这种强调动手能力、鼓励个性表现,尤其是重创意、重体验、重想象等特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在培养视觉形象的阅读能力和交流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现实生活要求人们阅读铺天盖地的视象,如广告、摄影、画刊、招贴以及各种装饰等。要真正认识这些视象,就应有对这些视象艺术表现所运用的线条、形体色彩、空间、明暗、肌理以及比例、均衡等基本知识。这种视觉形象的阅读能力和交流能力也像外语和计算机能力一样,成为未来社会人才应当具备的素质。
二、美术教育的素质要求
美术教育是高素质人才的必修课之一,它面向全体学生,向他们普及美术文化。但是,一般人对美术的赞美都表现为对作品技能的赞美,如写实技能、线条和色块的制作技法等。不可否认,美术是创造美的技术。技术离不开技能技巧,但传授技能技巧不能概括美术教育的全部内涵。美术教育并不等于绘画教育,书法、篆刻、欣赏社区的建筑与环境设计、手工制作、泥塑、编织、感知各种造物的形与色,体验各种视觉化形式呈现的心理满足与愉悦等,都是美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现在,美术教育虽在理论上有了进步,但在实践中依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要提高美术教师的素质。要提高教师素质,就要做到好以下几点:
1.绘画技能的训练与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并重
美术教育包括艺术制作和审美能力两个方面,它是互为联系的。教师也应把审美教育放在与绘画技能训练并重的位置。只要求学生掌握绘画技能是片面的、不完善的,它只是一种工匠式的手艺而已,在教学中充其量也只能教给学生一点纯技术的绘画技能,不可能对学生进行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也无法达成教学目的。
2.传授知识与培养美感并重
蔡元培对美育是这样论述的:“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情感为目的者也。”造型艺术的审美鉴赏是通过有形可视的艺术形象进行的,而构成艺术形象的线条、形体、色彩等要素和它们之间按照美的法则进行的组合关系,则是诱发美感的直觉媒介。在传授美术知识的同时,教师要培养学生能从各种形式要素中体验寓于其中的情感和意味,使学生具有一双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进而升华到对作品的理性认识,达到鲁迅所说的“能感上令我们看了不但喜欢玩赏,尤能发生感动,造成精神上的影响”的教育效果。
3.专业修养与全面素质并重
美术教师不仅在业务上必须较全面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成为本专业的“多面手”,而且还应有一般文化知识的全面素养。不同的艺术门类之间,有许多相互通联的法则规律,审美教育的实质是人的文化素养的教育。因此必须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开展课外艺术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总之,美术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改变片面地传授知识和纯技术训练的传统观念和教学习惯,学习各种教育理论,综合各种经验开展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总结,更新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使之形式多样,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