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与父母家庭活动急需有效指导

2014-07-18

现代家长 2014年5期
关键词:学习成绩家庭作业

为了解小学生与家长在家庭共同活动方面的情况,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日前针对北京市的小学生展开抽样问卷调查。调查对象912人,其中三年级学生占22.6%,四年级学生占25%,五年级学生占27.7%,六年级学生占24.7%;其中有52.1%为男生,47.9%为女生。

小学生与家长共同活动,指小学生和家长自主选择、共同参与做作业、体育锻炼、娱乐休闲等,活动地点包括家庭、学校、社区等。

调查发现,周一到周五,66.5%的小学生与家长每天共同活动时间为1~2小时,每天共同活动时间为0.5小时的家庭占21.1%,3小时左右的家庭占6.4%,4小时左右的家庭占4.2%,家长没有时间和孩子共同活动的家庭仅占1.8%。

55.4%的小学生平时与妈妈一起活动;与爸爸、祖父母一起活动的小学生比例相当,分别为15.9%、15.4%;与小学生一起活动的人还有保姆、亲戚和其他人,分别占1.9%、2.3%和9.1%。结果显示,与小学生一起活动的家长中,妈妈的比例远远大于爸爸,说明爸爸在亲子活动中的参与度明显不足。这个结果与小学生的期待相去甚远,有41.2%的小学生明确表示特别想与爸爸一起参加学习以外的多项活动,45.7%的小学生希望能与爸爸妈妈一起参加除学习以外的多项活动。

调查显示,小学生与家长共同活动的内容比例分布如下:写作业占23.9%,干家务占22%,上课外班占14.7%,看电视、打游戏占12.5%,读课外书、听音乐占11.7%,体育锻炼占8.9%,其他占6.2%。深入调查发现,老师们认为,有家长指导或陪伴,小学生的作业质量较高,在学校表现好,因此家长对小学生作业等学习内容的关注度有待提高,而家长们则抱怨,现在学校的作业要求高,花样多,家长被迫拿出时间来和小学生一起完成作业,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再与孩子一起参与孩子更喜欢的其他活动。小学生们则表示,特别期望与爸爸妈妈一起玩,比如逛街、看电影、打游戏、运动、旅游等。

调查显示,平均每天与家长共同活动2小时以上的学生,学习成绩明显好于其他组;周末与家长共同活动1小时以上的学生学习成绩明显好于共同活动只有0.5小时的学生;节假日中,共同活动时间长的学生学习成绩好于共同活动时间短的学生。总体上看,共同活动为上课外班、看演出、去博物馆、参加社区公益活动、读书、听音乐的学生,学习成绩好于活动单纯为写作业、干家务和体育锻炼的学生。

在家长访谈中,调查者发现,家庭共同活动的时间长短和质量高低,起决定作用的是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态度。例如,崔女士工作很忙,很少有时间陪孩子,甚至平时无法和孩子见面,由于她对家庭和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等问题认识相当清晰,因此表现出非常积极的态度,利用周末、节假日和孩子短暂的相聚时间,培养了亲子之间独特的共同爱好——摄影、饲养宠物、外出主题式旅游(或者说是主题式的文化体验),并以这些活动为载体,亲子双方民主平等,交流深入,不仅收获了相互支持、理解的亲子关系,更为可贵的是,男孩收获了探究的欲望、解决难题的意志力和有效的学习方法。而以没时间作为理由的家长,由于缺乏家庭教育的常识,对于孩子的教育常常懈怠,因此即使有时间,却只选择看电视、做家务等方式,并没有实质性的交流和共鸣。

(郭红霞)

猜你喜欢

学习成绩家庭作业
兄弟让举
快来写作业
家庭“煮”夫
名落孙山
恋练有词
作业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