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帮受性侵女孩走出心灵沼泽

2014-07-18艳敏

现代家长 2014年5期
关键词:坏孩子求助者受害人

艳敏

高中女生受到性侵害的案子,在我多年的心理咨询工作中并不多见。而当事人能够主动向心理老师寻求心理援助,帮助自己从伤害中走出来的,就更加少有。原因大多是因为父母考虑到自己的面子或孩子的声誉,不愿意外人知晓“家丑”。下面这个案子是当事人(受性侵女孩)主动联系我的,她希望获得我的帮助,但在与其父母的沟通中,其父母一开始是不愿意我介入的,直到女孩为此自杀未遂后才不得不同意接受我的帮助。

我来到女孩的家,敲开房门,看到一床、一桌、一茶几,还有几张随意放置的矮凳子。床上躺着一个人。

我先和受害人的父母进行了简单的交谈,大体知道了事情的经过:他们的女儿在本地读书,学校里的风气很不好,班上47个学生只有3个女生,平时就有一些男生经常骚扰女生。女儿从小就很听话,从来不在外面和坏孩子交往。近来,他们发现女儿变化很大,经常撒谎,还不愿意去上学。他们很生气,在打骂女儿的过程中,才知道女儿最近总被坏孩子欺负。

据女儿说,最近她被学校一个男孩强奸了,所以才不敢去学校上学。

事情发生后,爸爸狠狠地打了女儿,女儿也感到没脸见人,所以在凌晨选择了自杀。

我向受害人的爸爸了解了女孩的其他情况:女孩今年17岁,平常父母都叫她的小名“宝宝”。孩子现在的状态:不吃饭、不说话。在征得女孩家长的同意后,我开始对女孩进行心理治疗。

危机干预的第一个环节:建立信任关系

我搬了一个凳子,坐在求助者的床前,身体前倾,目光专注,用温和的话语开始了我的工作。

心理咨询师:我姓李,是心理咨询工作者,我是你爸爸的好朋友,你可以叫我李老师,好吗?

求助者没有说话,轻轻点了下头。

心理咨询师:你叫什么名字?

求助者:xxx(声音很小,几乎听不清楚)

心理咨询师:我叫你宝宝,可以吗?

求助者没有表情地说:好的。

心理咨询师:那我们就算认识了,我想和宝宝成为好朋友,可以吗?

求助者用疑惑的眼神看了我一眼说:嗯。

干预方式解析:

建立关系、取得信任是心理危机干预的前提。为了避免我的出现引起求助者的抵触,我在这里采取“虚拟亲情”的方式营造和谐轻松的氛围。我用被害人熟悉的称谓“宝宝”来称呼她,并告诉她我是她爸爸的好朋友,以解除求助者的心理屏障。我坐的位置在她目光所及的地方。

危机干预的第二个环节:鼓励求助者倾诉

心理咨询师:听你爸爸说,昨天凌晨发生了一件让他很害怕的事情,你能告诉我是什么事情吗?

求助者:我想不开,用刀在手腕上划了一道口子。

我仔细看了看求助者的手腕,轻声地问:当时疼吗?

求助者:疼,很疼。

心理咨询师:现在还疼吗?

求助者:现在好点了。

心理咨询师:你为什么选择这种方式呢?

求助者:我当时想不开,认为都是自己不好,给爸爸妈妈丢脸了。他们都是因为我这样才生气的。

心理咨询师: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们这么生气呢?

求助者:我在学校……

干预方式解析:

心理咨询师引导求助女孩诉说她的苦恼,目的是为了宣泄她的情绪。这里,我采取了“迂回询问”的手法,以避免单刀直入可能造成女孩的二次伤害。

我根据谈话的内容,适时拉起女孩的手,详细询问割腕的感觉,营造和谐氛围的同时,也进一步强化女孩愚蠢行为的后果,为下面的干预做铺垫。

咨询细节:

1.我在这个环节里,叫了受害者35次“宝宝”,每叫一次,都可以看到被害人的眼睛里涌出的泪水。

2.在这个环节里,我发现受害者反复说自己不是一个好女孩了,大家都不喜欢她了,都是自己不好,如果不和那些人来往,也许就不会被伤害。

危机干预的第三个环节:帮助求助者恢复自信

心理咨询师:听了你的诉说后,我心里很难受。我知道你是一个好孩子,遇到这样的事情,自己知道无法摆脱,又不愿意让爸爸妈妈为你担忧,所以你选择了不去上学,是这样吗?

求助者默默地点了点头:是的。

心理咨询师:我和你爸爸妈妈谈过,他们说你从小就是一个好女孩,在学校也是一个好学生,不管发生了什么,他们仍会像以前一样喜欢你。

这件事情给你造成的伤害很大,他们也很难受,爸爸妈妈很疼你,也很爱你。相信你能自己走出来。

被人强暴不是你的错,强暴你的人,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求助者继续流泪。

心理咨询师:你现在整天以泪洗面,不吃不喝,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你自己。

心理咨询师:你错了吗?

求助者摇头。

心理咨询师:那你为什么还要这么折磨自己呢?

求助者迟疑了一下,想说什么,但没说出来。

心理咨询师:你是一个好孩子,一个快乐的孩子,你原先有许多好朋友,也有许多爱好。是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我们在生活中会有许多的不快乐,但那些不快乐总会过去的。你是一只自由的小鸟。你经过这一次的伤害,更加懂得了珍惜,珍惜自己,珍惜亲情。我相信你一定会走出心理阴影,和过去一样阳光。不是吗?

求助者无语。

心理咨询师:你现在需要做的是尽快调理好自己的身体,先尝试着出去走一走。事情已经过去了,永远过去了,虽然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但我们可以选择未来。

干预方式解析:

受害人认为过去她一直是个好孩子,好孩子的标准之一就是不和坏孩子在一起。可现在她被坏孩子强暴了,于是自己也就成了一个坏孩子。爸爸妈妈喜欢好孩子,不喜欢坏孩子,所以受害人自罪、自责,认为被强暴是自己的错。

心理咨询师在这个环节里有两个咨询方向:

1.和受害人一起辨析好孩子和坏孩子的问题。

2.告诉受害人被人强暴不是她的错,并不影响大家对她的评价。

咨询现场,由于受害人情绪低落,不愿意说话,所以我选择了后者。

咨询细节:

1.我说了40余次“你是一个好孩子”,说了16次“我们都很喜欢你”。

2.适时的强调:割腕是愚蠢的,你不能为别人的错误买单。为降低自杀风险再做铺垫。

3.过去的已经过去了。

危机干预的第四个环节:强化咨询效果

这个环节是预先设计的,但这种放松练习加催眠暗示的方法,是我根据现场的需要临时增加的。

我在咨询中发现:受害人的情绪已经好转,开始与我有了目光接触,表情也不再凝重。我明显感觉到受害人渴望被接纳、被尊重。她的话语开始增多,继续交流的意愿明显。

于是,我临时增加了一个环节,就是为求助者做一个放松练习并适时地给予受害人心理暗示,以强化咨询效果。

心理咨询师:来,宝宝,老师给你做一次放松练习,好吗?

求助者:嗯。

心理咨询师:把眼睛闭上,要用腹部呼吸。吸气的时候要闭上自己的嘴巴,用鼻子吸气,尽量地将空气吸进你的大脑,感觉鼻腔中有凉凉的感觉。然后要徐徐地呼出,注意嘴唇上有种麻麻的感觉。

好,我们一起来做深呼吸。

吸——呼——吸入你的快乐——吐出你的烦忧——吸——呼——使劲吸——对,再轻轻地呼——闭着眼睛,对,不要睁开眼,对,就这样,继续你的呼吸……

我继续缓缓地说:你是一个好女孩,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大家都很喜欢你,都愿意接纳你,接纳你重新回到我们的身边。我们所有人都看到了你的坚强,我们都希望你快乐。

好,慢慢地把眼睛睁开,慢慢地睁开。

对,好,就这样。

用眼睛看一看你的周围,有爸爸,有妈妈,有心理老师。

你现在的感觉很清新、很舒服,对吗?宝宝。

求助者点头。

心理咨询师:来,慢慢地坐起来,对,就这样。

抱一抱你的妈妈,好吗?

和妈妈说:妈妈,你受苦了。

求助者哭了。

心理咨询师:抱抱你的爸爸,原谅爸爸,爸爸不该打你。爸爸给宝宝说声“对不起”。

求助者还是哭。

干预方式解析:

暗示,是本环节的主要特点。人在放松的状态中最容易接受暗示,所以在这个环节里,我采用了放松练习的方式减缓受害人的焦虑情绪,并适时地给受害人一定的暗示。

受害人在被强暴后,爸爸妈妈的打骂和指责都在她的心理上造成了伤害。所以,我设计了让受害人抱抱爸爸、抱抱妈妈的环节,目的就是整合家庭关系,让受害人拥有完整的家庭支持系统,有利于受害人的心理修复。

咨询细节:

我看到受害少女一直在哭,但是此时的眼泪不再是无助的泪水,而是由衷的感激。

危机干预的第五个环节:整合社会支持系统

我将受害人的爸爸妈妈叫到另外一个房间进行了单独的心理辅导。

辅导的目的:

1.接受伤害的事实。

2.减缓自身的压力。

3.为受害者提供一个心理修复平台。

4.改变家长的错误认知:被人强暴是因为“孩子自己的错”,如果不和坏孩子玩,就不会被人强暴了。

我想和女孩的爸爸妈妈说的是:

1.事情过去了,后面自有法律去解决。不要为已经过去了的事情伤害自己。

2.不要再对受害人进行打骂和指责。一个“健康、活着”的孩子比什么都重要。

3.决定情绪的不是强暴事件,而是你们对这个事件的看法。孩子已经受到很大的伤害,你们不能再让一个受伤的孩子承担“家族的声誉”。这不公平也不人道,不能再在孩子的伤口上撒盐。

4.闭上你们的嘴巴,戴上你们的“面具”,忘记已经发生的事件,让和谐和微笑重新回到家中。

5.孩子处在应激状态,父母的作用最重要。多抱抱孩子或者多抚摸孩子的头、耳朵,说话的时候,尽可能拉着孩子的手,给孩子更多的接纳和安慰。

干预方式解析:

遭到强暴很可怕,但更可怕的是传统观念会让受害人失去亲情、友情。

所以,我在这例少女被强暴案中,除了对少女施以援助外,还对少女的爸爸妈妈进行了心理辅导。从某种意义上说,少女的父母也是受害者。

咨询细节:

我和少女谈话的时候,采用的是温暖和共情方式。

温和的声音,优美的语句,营造的是一种温暖的氛围。

我和家长谈话的时候,采用的是激烈的言辞,激越的声调,短促的语句,痛陈我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及对他们做法的责备。

心理咨询师要善于营造氛围。激越,不代表你激动;温暖,不代表你温柔;痛心疾首,不代表你真的生气。心理咨询师要善于表达、善于表演,表达、表演不是目的,根据治疗需要,营造某种氛围,才是你的目的。对于求助者来说,效果才是硬道理。心理咨询,就是要通过过程来控制结果。而这一切,取决于治疗的需要。

【编辑:花洁】

猜你喜欢

坏孩子求助者受害人
伟人也曾经是公认的“坏孩子”
没带作业的“坏孩子”
NBA坏孩子
受害人承诺与受害人自冒风险中的刑民关系研究——基于英美法系与德国的比较视角
拒绝的正确方式
让求助者成为自己的治疗师
家庭暴力案件中,刑事附带民事判决没有对受害人进行赔偿的部分,受害人能否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意大利刑法中的受害人同意
都是生日礼物惹的祸
我们都是坏孩子,恋着青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