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中学生的人际关系

2014-07-18周艺

新课程·中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人际关系中学生家庭

周艺

摘 要:当今社会是一个人际交往广泛的社会,良好的人际交往是通向成功的重要途径。而中学生大多数都不会主动地与别人交往,沟通有障碍。怎样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值得关注。

关键词:中学生;人际关系;家庭;学校

作家萧伯纳曾经比喻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每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人就有两种思想。”这种思想的交流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可以说,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我们走向成功。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脑热”“手机热”持续升温,不少学生不愿意与周围人交往。这不仅使我感到有些伤心,我们在利用现代文明的同时,却忽视了学生的人际关系,应该做些什么才能改善这种状况呢?由此引发以下几点思考。

一、家庭中努力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现在大部分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孩子在家庭中缺少同龄的伙伴,再加上大多数家长都对孩子的控制性很强,总希望孩子学习好,为了学习放弃一切。有的父母还用自己的竞争意识、嫉妒心理、防范意识等一些狭隘的因素教育孩子,这就使孩子产生了高傲、自私、自以为是等思想,还有的因优越感产生了不易容忍、脆弱、敏感、孤独等思想,使学生陷入交往困境。我认为父母应关爱孩子,不能以成人的择友观念影响孩子选择朋友。善于运用教育方法,为孩子的人际关系创建好的环境。父母还应做到以下两点:

1.父母应多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

许多孩子的人际关系都受到了父母与孩子沟通不畅的影响,不愿与父母交流。父母应多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多进行心理的沟通,使他们愿意与父母说心里话,养成善于与别人进行沟通交往的习惯,促进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给孩子一些耐心

孩子在心情不好时,要宣泄不良的情绪,家长往往没有耐心帮助孩子排解,这就使得孩子的不良情绪得不到宣泄,性格孤僻,影响其人际关系。父母应多耐心地给予孩子宣泄的机会,倾听孩子的心声,此外,还应多带孩子接触大自然,缓解孩子的压力,使得孩子愿意与别人交往。

二、学校中营造融洽的人际关系

学校是学生建立人际关系的重要场所。在学校,每个学生都是学校群体的一员,学生个体心理的发展与学习活动,都是通过学校群体在一定人际关系中进行的。学校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1.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现在的中学生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有什么事一定要瞒住教师,这说明中学生与教师沟通中存在着障碍,随着中学生的独立意识不断增强,学习的压力经常会让他们透不过气来。人际关系成为师生之间关注的话题。

(1)学生与教师应该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此,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的责任,更新教育观念,根据学生的时代共性和个性特征,改进教育方法,拓宽教育途径,改善与学生的人际关系。

(2)要注重感情投入,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根据心理学研究,在人际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心理成分是情感。因而,教师在改善人际关系时,要真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心发现心。要有足够的爱心和他们进行沟通。俗话说:“情不通则礼不达。”这就需要爱的情感,需要对学生的满腔热情,从而促进学生人际关系心理的健康发展。

2.生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进入中学阶段,良好的人际关系开始成为影响中学生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一个人如果能生活在一个温馨的人际关系中,与周围的同学、老师建立起和谐的关系,他就会消除孤独感,产生安全感,保持情绪的平静和稳定,促进学习。否则,就会感到孤独和压抑,无形之中给学习带来影响。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应该遵守理解、团结、互助的基本原则,鼓励学生充满自信、公平竞争、帮人所需、大度为怀,提倡学生间学习上的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除此之外,与同学交往还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热情交往

人际关系是互动的,不要总是消极地等待别人来主动关心自己,而要主动地与周围的同学交往沟通,热情是人际交往的有效润滑剂。

(2)以诚相待

人与人的交往,最重要的是真诚和善意,这是做人的根本原则。口是心非,虚伪傲慢的人是难以有朋友的。

(3)理解尊重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气质和性格特点,不同的成长背景和生活习惯,所以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如果能相互理解尊重,大家的关系就会融洽,也会减少不必要的摩擦。

(4)宽容谅解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中学生处于成长的阶段,处理问题会有很多不妥之处,在许多问题上同学间也会有不同的见解,这就要求能够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相互谅解,这样就不会导致敌意,与同学的关系会更融洽。

总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当代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我们应该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完善学生的人格发展,引导学生做到“天时、地利、人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造坚实的交往平台,为携手共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申荷永.理解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2]申荷永,高岚.心理教育.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3]沃建中.走向心理健康.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新区开发区第三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际关系中学生家庭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的失衡及其人性的扭曲
微信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探析
微信红包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分析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