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落实新课标
2014-07-18苗淑华
苗淑华
我从教30年,对科学课情有独钟,每节课不能马虎,首先吃透教材,研究课标,具体做法,每位教师各有千秋,各有独特的艺术性、科学性。下面我就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与大家交流。
一、六年级科学《杠杆》一课
看过教材的人知道,课标中杠杆传力的作用教材没体现,为了落实课标,我找出大量的实例,例如筷子,让学生分析“它是杠杆吗?它省力吗?”学生拿出木棍当筷子进行分析和交流,最后学生得出:筷子是杠杆,不省力。这时老师再次提出问题:筷子还有什么作用?学生往往很难回答,老师启发学生,并讲明:它能把手上的力,传到筷子头,把食物夹起来,这个作用叫传力。然后再让学生讲解筷子传力的好处,达到饮食卫生。又如医用(有的家里也用)垃圾桶,让学生观察它的结构,发现它的作用。学生经过仔细探究,发现它是杠杆,能把脚下的力,轻松地传到桶盖上,把盖抬起来,使手少碰桶盖,少受污染。这些事例让学生感到杠杆传力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使人们的生活更文明进步,感到学习科学的意义是多么的深远。
二、四年级科学《静电》一课
这节知识很抽象,学生不易理解。例如,物体为什么会带上电,带电的物体为什么会相互作用,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画图讲解物质的构成,让学生知道,物质由一些带正电的原子核和一些带负电的电子构成,通常,正负电的数量相等,不显示电,有些电子比较活跃,一摩擦生热更活跃,摩擦时两个物体接触紧密,电子就会跑到另一个物体上去,这样有的物体失去负电荷,而带上正电,有的多得到负电荷,带上负电。当带着不同电的物体靠近时,正电的物体想把失去的电子要回来,带负电的物体感到电子多余(原来物体的正负电荷数量相等平衡稳定),因此,它们彼此需要,相互吸引;快接近时,电荷会飞过去,因为吸引力大,就产生放电,电子飞的速度快而产生亮光,电子快速地撞到物体而有声音,这也是闪电的道理。带同种电荷的物体没有相互需要的,想要的东西又相同,它们会相互排斥。配合画图,我把抽象的知识变成形象的、浅显易懂的道理,学生好接受,同时学生能体会学习微观世界的乐趣。
三、三年级科学《植物新生命开始》
课标中提到,让学生知道植物有多种繁殖方法:根、茎、叶、种子,根繁殖不易理解,可以举个例子,春天挖蒲公英时人们常常把根留在地下一部分,这根在地下会怎样呢?有的学生会想到还会长出蒲公英,老师给予肯定,这就是根繁殖,让学生回去检验,还有哪些植物也这样;叶的繁殖,需要老师领学生选厚的叶做实验,这样学生对植物繁殖会有较深入的理解。
(作者单位 吉林省吉林市迎宾路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