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
2014-07-18张秀娟
张秀娟
摘 要: 生物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生物教学中学生的成绩取决于其生物基础知识的掌握。怎样才可以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就此作探讨。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 有效教学 备课 教学过程 教学评价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向课堂45分钟要效果,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教学即指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提高教学效率,从而产生最大的教学效益。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很多,概括起来主要包括有效备课、有效教学和有效评价。
一、有效备课
备课是每个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备课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教学投入之下,形成有个性、有创意、有拓展的教学环节设计。备课除了用文字记录教学过程之外,还应结合教师自身的特点,从教材、学生等多个角度入手,有效地开发和整合这些课程资源,优化教学方案。备课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不断加强对生物专业知识和先进教学理念的学习。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所以,教师本身要有自我学习的意识,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利用新的教学方式,转变以前的教学观念,把新的观念、理念应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时刻研究新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每年的考试说明,关注每年课本和课标的变化,明确什么是应该知道的,什么是应该掌握的,什么是应该了解的。要时刻注意学生考试考什么,关注每个知识点怎么考,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只有掌握这些信息才能更好地实施有效教学。
2.备课要注意教学的对象。
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我们在教学的时候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关注学生,明确自己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学生,有什么样的基础,有什么样的能力,不要脱离学生的实际,而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备课。很多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往往关注教材而不备学生,不考虑学情,从而脱离了学生,定位不准。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能力,尤其是操作能力、活动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自主学习、探究能力等。在备课行动中,基本掌握学生能够达到的能力基础,部分学生的能力倾向和能力水平。要根据学生的能力特征,在教学设计中,有针对性地合理安排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环节。备课时,备学生和备教材同样重要,因为只有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策略才能行之有效。所以备课时要全面了解学生,要考虑到学生的可能情况,做到因材施教。
二、有效教学过程
1.精心实际,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生物课程标准》指出:“生物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对生物的思考。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注意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2.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己研究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在课堂有限的时间与空间里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的组织尤其重要。
3.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课堂练习要经过精心设计。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学习要求,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因此,在设计练习时,形式要多样,注意学生的覆盖面,调动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学习,体现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有力地促进生物教学活动的开展。
1.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生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
生物的实践性较强,学生学习的生物内容实际上是从现实材料中抽象出来的一种生物模型,是现实材料的形式化,与自然、生活密不可分。对学生生物学习的评价,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描述性知识的检测上,在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演绎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都应成为评价的重点。同时,对学生生物能力的评价形式应灵活多样。
2.加强对学生在生物教学活动中的学习状况的评价。
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生物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参与生物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生物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
总之,在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自我评价,认真反思自身的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设计和组织的能力,为开展有效的生物教学活动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