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道德教育中实现“润物细无声”
2014-07-18方红娟
方红娟
摘 要:小学德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人格上的教育,即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养成守纪律、关爱他人、懂礼貌、爱护公物、勤俭节约、集体主义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我国有句古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正是由于细雨对万物的浇灌,世界才会变得多彩缤纷。德育工作亦是如此,它犹如细雨一般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关键词:道德教育;榜样作用;“润物细无声”
仔细观察“德”字,它以“人”为本源,以“心”为支撑,所以,我们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必须用心去做,通过言传身教,把德育工作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从而实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道德教育。下面,我结合本人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向大家谈一谈我是如何在小学道德教育中实现“润物细无声”的,以供其他教学同仁参考和借鉴。
一、身教重于言教,发挥教师榜样作用
我国古代伟大学者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有古语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小学生从进入学校的那天起,面对的就是对他们进行教育的各学科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教师的形象、言谈、人格等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他们视教师为榜样,而榜样的作用又极具感染力和影响力,它不仅对学生的情操有着熏陶作用,同时也会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心灵。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必须“美其道,慎其行”,把我们的正面形象展示给学生,争取给学生做良好表率。当然,教师如果只把道德教育停留在语言表面上,而不付诸行动,迟早会使学生对我们失去信任,甚至会向学生传递出一种虚假失真的教育理论,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与学习中,也会逐渐表现出表里不一的不良习惯。比如,我们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结果在学校大扫除时我们只热衷于发号施令,却不参与其中;教育学生诚实守信,我们却行动无果……试想,这种只说空话却不付诸实践的教学行为又怎么会对学生有说服力,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必须树立起良好的教师风范,用我们自身的力量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二、讲述深刻小故事,向学生传授做人的大道理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和学生谈话是难免的,而谈话的技巧则关乎我们谈话的成败。部分教师一向热衷于向学生说大道理,以让学生明白生活和做人的道理。但是,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年龄尚小、身心发展不成熟的小学生,他们还没有发展到什么话都能理解的地步。如果我们还是对他们进行生硬、空洞的道德说教,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教学作用,既浪费了时间,又没起到应有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改變传统的说教做法,通过向学生讲述深刻小故事,来演绎出大道理,进而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比如,为了让学生懂得“合作力量大”的道理,我给学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包围了一小块陆地,那块陆地是许多蚂蚁的家,蚂蚁爬出了洞穴,一阵慌乱。但是,慢慢地,蚂蚁们有秩序了,它们不断聚拢、聚拢,最终组成了一个大大的蚂蚁团。这时水漫了上去,蚂蚁团漂浮在水面上,它们没有一只松手,而是在水面上慢慢向前滚动,终于,它们抵达了陆地,并分散开来,又一次开始重建家园。在讲述故事过程中,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故事学生懂得了要学会与人合作的道理。
三、在日常行为中渗透德育,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反观现在的道德教育,很多教师只是注重道德知识的传授却忽略道德行为的实践,因而导致学生只掌握了浅显的道德知识,却没有真正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思想品质。有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问学生:“如果你们看见教室门口有一团垃圾,你们会怎么做?”学生齐声回答:“捡起来扔进垃圾桶。”第二天早晨,教师故意在教室门口扔了团垃圾,但是所有进来的学生都没有把那团垃圾捡起来扔进垃圾桶的意思,最后还是由老师自己处理了。这可以说是我们传统德育教育的悲哀,学生明明知道怎样做是正确的,但就是不去做,他们在观念上和实际行动上并没有把道德意识联系起来。所以,我们要把德育渗透在学生的日常行为中,让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对学生表现出来的良好行为给予及时的赞美和鼓励,对有不良行为的进行适当批评和纠正,并让学生长期坚持下去。如此,才能将学生脑中的道德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把他们塑造成具有高尚情操和优秀品质的人。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中的道德教育工作是一件长期、艰巨的工作,它不可能仅靠我们一朝一夕之功就能完成。我们也不要拘泥于固定的道德教育模式,而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总结研究出更多净化学生灵魂的教学策略,把道德教育工作做细、做实,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朱晓敏.小故事,大智慧:小学生德育故事108例[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 江苏省张家港市南沙小学)
·编辑 张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