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礼仪教育 提高德育实效
2014-07-18刘安国
刘安国
初中阶段是学生生理、心理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也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然而很多独生子女在生活上、学习上形成了依赖、好动、任性、脆弱等心理,养成了许多不良行为习惯,缺乏最基本的文明礼仪素养,给学校教育和学生成长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因此,加強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是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学校德育实效的主要方法。
一、积极开展文明礼仪知识普及活动,为提高德育实效性打下坚实基础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学生形成良好文明礼仪行为的基础。人的知书达理并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的,普及工作显得相当重要。普及礼仪知识要遵循“小一点、近一点、实一点”的教育原则,开展读讲考赛评等一系列活动:学校要定期组织学生阅读《礼仪常规》等书籍,读后要让学生讲学习体会,学后要对所学内容进行考试,同时还要组织全校性的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建立学生个人文明量化评定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以点带面,推动文明礼仪教育工作深入开展,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强化教师礼仪,有效推动德育工作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陶行知也恪守自己提出的“以教人者教己”箴言。初中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是学生直接效仿的对象。教师只有以身作则,才能成为万世师表。因此,学校要狠抓教师文明礼仪规范,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三、整合家校德育资源,形成礼仪教育合力
学校要切实加强教师家访工作组织管理,督促教师与家长多交流多沟通,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礼仪教育的积极性,提高家长德育的水平,真正使学校家庭形成合力,达到有效教育学生的目的。
四、美化校园环境,净化学生心灵
优美的环境能促进师生文明行为的养成,陶冶师生美好的心灵。因此,学校要把校园环境的净化、美化、绿化作为礼仪教育重要内容,校园整体规划要有科学性,布置要有教育性,装饰要有陶冶情操性。学校要围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实行全员责任制:校长负责绿化,美术教师负责美化,卫生教师负责净化,其他教师负责人文化。同时做到全方位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风气育人。只有让学生置身于整洁、清新、优美、文化氛围浓厚的环境中,才能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收到净化心灵、美化行为的效果。
(作者单位 湖北省房县姚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