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学设计
2014-07-18余浩
余浩
本文是散文家吳伯箫先生游历浙江绍兴三味书屋时,所写的一篇散文。阅读本文,我们发现作者写了书屋,回想当年蒙学时的情境;写了梅花,联想到关于早的俗语与故事。初读文章,感觉作者边行边思,边看边想,行文思路有些“天马行空”。其实,这正体现了散文最大特点:“形散而神不散”,或者说“行散神聚”。就这篇文章而言,“神”是什么?只有把握住“神”,对“教什么”,才能有正确的理解。
自此,对“教什么”我们应有清晰的认识:
1.看陈设、近生活,感受其“亲”。
2.看梅花、忆故事,感受其“敬”。
这两个教学内容一齐指向鲁迅,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其可亲可敬。由此确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作为散文的一般特点“形散神聚”。
2.自读后介绍屋内陈设,睹物思人,认识少年时的鲁迅。
3.练讲“早”字来历的故事,悟其精神,体会鲁迅可敬。
4.通过本文的学习及文后“作家卡片”,对鲁迅有一定的了解,激发课外阅读相关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为第二、第三点。因为学生对鲁迅几乎没有了解,所以对作者怀有的这份情感难以体会,也难以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情感,以致对文章的“神”不能准确把握。
【教学过程】
(本设计为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实际操作中可划分为两课时)
教学本文要将学生的阅读状态和作者的写作状态结合起来,使阅读者和写作者产生共鸣,以达到和谐的状态。
一、谈话导入,初识鲁迅
师生作简单的自我介绍,教师说说自己的爱好,抛出话题:猜猜老师是谁的粉丝?谁是老师的偶像?谁是你的偶像?假如你的偶像来到你的面前,你想了解他的什么?
根据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同学们想知道他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看来,偶像在每个人的心目中有重要的地位。
出示课文“作家卡片”中鲁迅的照片和介绍。
师:同学们,凝视照片中的人物,他冷峻的面容,双眉微蹙,目光炯炯,眉宇间有忧,有恨,也有爱。静下心再来读读文中的作家卡片。
师:他也是个大明星,是一个时代文人的“超级偶像”,他的“粉丝”超越时代和国界。
现代作家吴伯箫是鲁迅众多崇拜者之一,怀着崇敬的心情,他访问了鲁迅读书、玩耍成长的地方,写下了这篇散文“早”,(教师板书课题)我们借助文字一起走进伟人的童年。
联系学生实际,导入过程中为全文的阅读定好阅读的姿态与基调。
二、对照辅助材料,自读全文,理清脉络
文章中部分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去甚远,许多生字新词在理解上存在困难,课堂中如果一一解释费时费力,针对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师可以将难以理解的词句作相应的注解,让学生对照阅读。
师:1.请同学们大声读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看看补充资料,读到自己满意为止?(教师给学生充分自读的时间)
2.同学们随着文字在鲁迅先生成长的地方来来回回走了好几趟,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几处?
(书屋·后院)
三、看陈设,读文字,忆人物
1.我们首先走进三味书屋,来到这里面对偶像曾经学习成长的地方,你最想干什么?(想知道哪一张是鲁迅的座位?)同学们读读第二三自然段,对照插图,找一找鲁迅少年时的座位?
2.学生上讲台指鲁迅的座位?根据学生的指认情况,抓住第三段中的方位词,引导学生当小导游,介绍三味书屋内的陈设。(此处可开展合作学习)
很多老师将陈设这一段细细讲读,分析得支离破损,个人认为从学生的阅读经验看,方位描写方法已经不是新的知识,在中年级多篇课文和习作中已有训练。因此,此处不作为教师教学的重难点,而是让学生自主阅读,自我指认如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同学间互助互学?
3.这一段重点写了鲁迅先生的座位,请同学们把相关的语句画出来,边读边想象当年三味书屋的情景,在边上写下自己的感受?
4.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感受鲁迅先生的严格与宽容,少年鲁迅的好学与贪玩。(过程中结合标点的运用)
教师收拢: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书屋里的学习有趣,后园里的生活更有趣,让我们走进后园。
挑动学生的兴奋点,以寻找少年鲁迅的座位为任务,走进文字感受人物,很好地把握了学生的阅读心理?
四、赏梅花,讲故事,悟精神
1.先读读课文,文中写了后园的梅花和早的来历,再读读吴伯箫《早》一文的原文,想一想,两者之间有没有联系?
2.对比原文与书中描写梅花的一段话,说说自己的感想?教师随机提出描写梅花的古诗句,学生对梅花精神有更深刻的认识。
3.谁来讲一讲关于“早”字来历的故事?
4.你认为两者的联系在哪里?教师点明文章开头即有描写梅花的笔墨,及“借物喻人”的写法,补充原文,感受鲁迅的可敬。
学了这篇课文,初识了鲁迅,老师推荐大家阅读一些鲁迅的作品,关于鲁迅的童年生活,他写过一篇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相信你在阅读过后会有更深的感受。
五、综合阐述
怎样教遵循了以下思路:
1.寻求情感认同,勾起情感体验,定好阅读基调。
2.围绕语文能力,充分体现自主合作学习,贯穿读、悟、说、讲,指向散文之神。
3.回顾联系全文,在学习体验的过程中由教师自然揭示新知(文章写作特点)。
4.体现大语文观,拓展阅读鲁迅作品,对作家有进一步认识。
(作者单位 江苏省丹阳市正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