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专题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4-07-18张志君
张志君
摘 要: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调查发现,很多人在进行“基因工程”专题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类似老师本身的素质问题、教学方法问题、内容拓展问题等等,主要基于此对教学做详细分析,目的是针对找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一些帮助。
关键词:基因工程;教学;问题;对策
一、“基因工程”专题分析
1.教材分析
在当前的人教版教材中,“基因工程”属于一个学习专题,在这个专题教学中主要是以探索的道路为主线,阐述的是基因工程诞生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保证(即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基
因工程原理和操作程序、基因工程的应用以及蛋白质工程崛起的学习。本专题在选修三三大专题中是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比较高,是高考常考的内容,屬于热点知识,而且力度在逐年加大。
2.知识结构分析
我们都知道基因工程这个学科涉及的知识很广,包括了遗传学、生物学,还有很多其他的新兴学科,它涉及的基本理论知识非常广泛,需要更高的技术要求,且前景非常广阔,因此,对高中生物教师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更高,能真正提高和加强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最终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全面发展。
3.学情分析
本专题应用非常广泛,在医学和农业等方面都有这个专题的应用,是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研究的基础。当前的报纸、杂志、电台等媒体纷纷推出基因工程技术。高中学生或多或少对基因工程的内容有所了解,例如,在鲤鱼的受精卵内导入人类生长激素基因,可以极大地提高鲤鱼的生长速度;鱼类抗冻蛋白基因在植物体内的成功表达,使我们获得抗寒的高性能植物。正是基因工程,打破了不同物种之间不可逾越的基因交流障碍,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自然界无法实现的,人类的所有奇思妙想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二、“基因工程”专题教学的问题分析
1.教师自身教学素质有待提高
因为基因工程本身对于技术水平的要求,教师自身的素质非常重要。如果对所授课程一知半解,很多知识无法讲解透彻,那么学生的理解自然也会受到限制,或者对基因工程的了解浮于表面。如果只是生搬硬套,没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则很难让学生对基因工程有更深的认识,对于当今社会有关基因工程应用的争议学生恐怕也不知从何论起了。所以,老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能力,要提前查阅很多相关资料,对于老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2.学校硬件设施跟不上
很多老师都认为本专题的实验部分不好完成,原因是学校的硬件设施跟不上,这样直接导致的就是学生无法实现老师讲的内容,更加无法理解实践内容,所以老师也只能传授很多的理论知识给学生,学生理解不了也是自然的事情。如果学校能够加快硬件设施建设的话,能够让学生能够动手实践,把理论转换成实践的东西,不但可以让学生掌握知识,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加深他们对“基因工程”专题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学习热情。
3.课时少,内容多
课时少,内容多也是当前的主要问题之一,本专题由于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多,而且内容也比较复杂,各个学校给这个课程的课时也很少,这就造成了矛盾产生。老师如果需要阐述清楚内容,势必会对课时造成影响,所以只能是笼统地去讲,这样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这个问题是本专题上不好的一个主要原因。对内容无法做到细致分析,加上课程比较难,自然就会影响到课程进度和效果,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没有积极性去学习了,从而造成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
三、“基因工程”专题教学的对策研究
1.提高自身素质
首先老师的自身素质一定要提高,我们上这个专题的老师一定要关注最新的生物资讯,对相应的生物技术要关注,让自己的知识量能够更新,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对于条件好的学校可以组织老师进行培训,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利用书籍、网络等去查阅相关资料,充实自己的知识量。
2.提高学校硬件设施
学校的硬件设施是各大学校的硬伤,要加大对硬件设施的投入经费,比如说离心机、电泳仪等设备,通过改善硬件环境,能够给学生带来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可以亲身体验理论知识,把理论转换成实践内容,帮助他们增强学习,加强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3.教材在内容上进行适当调整
对教学内容的版块可以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适当的组织和整合,使其更加适合本校的学生,帮助学生提高教学效果。在修改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实际,不能够影响到整个专题内容的完整性。
总之,我们应该从各个方面考虑问题,目的就是能够促进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的目的,以上是自己的一些观点,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方面,由于篇幅有限不做一一阐述,希望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的学习能起到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1]赵俊杰,周岩,张胜利.基因工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9).
[2]潘美玲,张维军.高中生物“自主合作、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1).
[3]赵书梅.基因工程中几组概念的辨析[J].考试周刊,2011(50).
(作者单位 安徽省阜阳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