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探问,点亮课堂
2014-07-18孔佳平
孔佳平
摘 要:巧用探问能引起全体学生的深入思考。找准探问之路,挖掘揣摩;架好控问架好探问之式,推波助澜,从而以点带面,触类旁通,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体验课堂,以求得对问题性质认识的周全性和严密性。
关键词:探问;课堂;实践;思考
探问,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理答的方式,它往往用于对问题深度的追踪,由教师对一生,也即“点”的层层追问,引起全体学生的深入思考,从而以点带面,以少胜多,触类旁通,以求得对问题性质认识的周全性和严密性。
在课堂教学中,探问避免了学生仅对问题作“对与错”或“是与否”的表面回答,使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多方面考虑问题,帮助学生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回答更全面,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同时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诊断学生的学习问题,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有关研究表明:一些名师的课堂,如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所采用的有效探问比例占到整个理答行为的15%~20%,这就是王老师的课堂总能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是课堂之所以能取得高效的重要因素。
那么,就具体的课堂而言,我们该从何处探问?用何种形式探问?如何探问?本文将从这三方面作简单的阐述。
一、找准探问之路,挖掘揣摩
探问,应该探在需要的地方。那么,何谓需要之地?我们认为:文本语言的精妙处、文本深度的挖掘处、学生理解的困惑处,就应该是值得探问的。
路径之一:探问在文本语言的精妙处
一个词的背后,躲藏着一个世界。其实,我们的文本中,处处都蕴含精妙。有的文本,把相互矛盾的词用在一起,如“有人走累了,拣个最好的地方坐下来看,不一会儿似乎又感到别的地方更好吧,于是站起来,既依依不舍,又满怀向往,慢慢地向别处走去”(出自《花潮》);“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出自《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些相互矛盾的词用在一起,看似矛盾,但只要经过细细品味,定能探出课堂的一片精彩。
路径之二:探问在文本深度的挖掘处
语文教学本身就栖居着烂漫和诗意,作者情意的表达就隐匿于语言文字的深处。它是作者的人生积淀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们孜孜不倦地津津于文本中,更是希望深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揭示出文本作者的原意。如《触摸春天》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这句话没有深奥的词语,意思也浅显易懂,好像并没什么可值得探究之处。其实不然,如果我们让学生先说说“张望”的意思,然后说说“安静在张望什么”,再问问“为什么张望”,“她能望到吗(用什么在张望)”,学生就能明白,安静热爱蝴蝶,热爱生命,我们能用眼睛看到的,安静用心体会到了。
就这样,学生主动投入、积极参与到阅读过程中,在感悟文本的同时,感情在一步一步升华,丰富的情感在学生的感情世界里沉淀,从而获得思想上的启迪。
路径之三:探问在学生理解的困惑处
教学有重点和难点之分,难点就是学生阅读时难以理解之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困惑处。在教学中,有时两者是统一的,有时两者是分离的。但无论是分还是合,学生的困惑处就是教师必须在课堂上探问的地方。如“灰雀”一文,结尾处有这样一段“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列宁为什么不直接问男孩,而问灰雀?”这是学生无法理解之处。所以,这段文字就要结合上下文让学生走上几个来回。
二、架好探问之式,推波助澜
在探问时,如果我们能选用恰当的探问形式,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常用的探问形式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其中展示的问题均出自《去年的树》):
形式之一:开放式探问
它是指提出比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给学生的回答留下很大的空间,没有固定的答案,给学生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这样的探问一般用于促进言语表达,它要求学生就有关的问题、想法、感受给予详细的说明,对这种问句的反应往往需要若干词语或句子才能回答清楚。例如:
“你读懂了什么?”
“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这样的探问,要求学生具有相当的概括综合能力。所以,对于学有余力或善言的学生来说,进行开放式探问,能让他们迈向更高的目标。
形式之二:是非式探问
这是可以用“是”或“不是”就能回答的问题,一般来说,当已经讨论了大量的问题和事实之后,教师就可以用这种是非式问句来补充和证实一些已经谈及的材料。例如:
“从‘天天这词中,我们能看出大树和鸟儿是好朋友吗?”
“找不到自己的大树朋友,小鸟很伤心吗?”
“小鸟飞来飞去找大树,你体会到小鸟的着急了吗?”
这种探问,学生无须作深入思考就能回答,因此,对于班里少数“弱势群体”,我们应该用是非式探问多鼓励,多肯定,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形式之三:祈使式探问
这种探问也可以用“是”或“否”来回答,但实际上是引起学生对自己的一些想法或问题作更详细的讨论。例如:
“你能说说读了这段话的感受吗?”
“你愿意对同学们说说你的看法吗?”
在大多数课堂活动中,我们无法探知学生的思维过程,而“说说你的感受(看法)”这类祈使式探问,有助于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利于教师的反馈与引导。
形式之四:隐含式探问
这是一种间接的探问,它往往是教师对学生的某些想法或体验想进一步了解,却又不好向学生进行“集束轰炸”(连续发问),所传递的一种问题信息。它要求教师能敏锐地在某一个主要话题出现之后,不失时机地用探问来进行更深一层的探讨。例如:
“你听到小鸟在向大树告别。那把你听到的说出来。”
“是呀,读到这里,我想对小鸟说……”
这种适时的隐含式探问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感兴趣、并愿意进一步了解的一种表示,同时也让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入的理解。
形式之五:投射式探问
这种探问常常以某种假设开始,让学生想象,帮助学生从文本中获得感悟。例如:
“假如你就是小鸟,你想对大树说什么?”
“如果你就是大树,你想对小鸟说什么?”
用“假如你是……”这种投射式探问,拉近了学生与文中人物的距离,感受小鸟与大树之间那份温暖和那份柔情。就这样,学生在感悟文本的同时,感情在一步一步升华,丰富的情感在学生的感情世界里沉淀。
三、巧用探问之法,架桥设坡
在阅读教学中,当学生不能回答或回答错问题时,教师要针对不同情况善于启发点拨。有时学生无法应对,可能是预设过少,应增补已知,给学生的回答架桥设坡。
方法之一:改变提问角度
在具体的教学中,为了让问题明朗化,我们可以采用这几种做法(以四年级下册第九课《自然之道》为例):(1)替换原问题的中心词。如“他们在干什么?”改成“他们救了谁?”(2)限定答域。例如,“他们干了哪件愚蠢的事?”然后提醒学生,多读读文本的第五自然段,学生自然就能知道。(3)直接提示答案(可以是正确的,也可以是错误的)。如“向导是个怎样的人?”改成“向导是个没有同情心的人吗?”(4)改成选择。如“面对这样的场面,他们是什么心情?”改成“面对这样的场面,他们是高兴还是悔恨?”然后再对照文本,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方法之二:分解原问题
为更好地带领学生阅读文本,我们就要把原来的问题化解为几个小问题逐一发问,做到化大为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高度。如在教学《夜莺的歌声》一文时,笔者把“结尾两个自然段和开头三个自然段有什么联系”这个问题化解为“结尾两个自然段和开头三个自然段有什么共同之处”、“结尾讲小夜莺又唱着歌坐在河岸边等谁”、“开头呢”这几个学生能回答出的问题后,学生还是无法自己得出“首尾呼应”这样理性的概念,但是至少,经过这样的探问,他们已经能理解什么是“首尾呼应”。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如果再碰到类似的情形,学生将不会选择沉默。
方法之三:利用学生观点
利用学生的观点,继续追问,这是探问的一条重要策略。它是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反应,以及教师整理学生回答过程中呈现的观点,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其参与课堂的热情。有教师执教《伯牙绝弦》一课时,当学生说“善”的意思后,教师在肯定后紧跟着问“用现代的表达方式除了说‘好啊还可以怎么说?”“假如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透过伯牙的琴声,你就仿佛看到了什么?”“于是你怎样赞叹?”这样的连环式提问,步步推进,溯本追源。从文本出发,最后又回到文本,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最终使学生能全面深刻地理解“知音”的内涵。
方法之四:归谬提问
学生回答错误往往是负迁移所致,教师应在學生错误回答中找到他产生负迁移的原因,用归谬法提问,帮助学生检视自己认识上的自相矛盾之处,使学生觉得荒谬,引起原有知识框架的不平衡,促使其修正或更换。如在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时,学生所有的理解都只停留在句子的表面,和文本本身的内涵是不符的。于是,教师的探问就开始了。
师:如果真像同学们所理解的那样,那么与爬山虎无关的内容,如“叶老指导我修改作文”这件事,是不是可删去了?只留下描写爬山虎的段落,这样行不行?
(短暂的沉默后,有生开始举手)
生:不能。(这当然是显然易见的,不然的话,与叶老写的《爬山虎的脚》不是一样了吗?)
师:为什么?你觉得叶老指导我修改作文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有什么关系?
生:我觉得是因为叶老给了我帮助,我深深地记在心里。记得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其实就是记着叶老给我的帮助。
教学中,当学生的思维都朝着一个错误的方向时,教师要做的不是把正确答案告诉他们,而是要想办法让学生经过自己思考,发现自己理解的荒谬与矛盾之处。这样,对文本的理解自然就会更加深刻。
“没有人能够替别人思考,正如没有人能够替别人饮食一样。”理解必须要有学生积极参与双重建构,而探问的最终目的也在于此。
参考文献:
[1]宋尚琴.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话语转化方式的对比研究[J].江苏教育,2008(02).
[2]段双全.冷观语文课堂的问与答[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2006(05).
(作者单位 浙江省湘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编辑 李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