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校本”资源把握习作脉搏
2014-07-18徐朝阳
徐朝阳
一、关注生活,巧借文本,捕捉写作素材
认识事物、观察事物是小学生习作的基础,而对于刚升入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认真观察周围的一切。学生只有留心身边所发生的一切,细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并进行思考和记录,才可以获得比较真实且细致的第一手写作资料,在写文章时才会有内容可写,写出的文章才能真实、生动和感人。
小学习作教学必须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和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结束了“我们的民族小学”的课文教学,我带着学生游览了我们的学校,针对性地对校园、上课、下课三个方面进行观察指导,结合“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文对照引导:
铜钟——我们学校的小铜钟与现代电铃对比。我们农村小学的小铜钟会有停电、机器老化等实际情况
校园里……古老的大树群、茂盛的后花园、流动欢畅的鱼塘、色彩相间的旗台、四周的苗圃
上课了……读书声、讲解声、口令声,声声悦耳
下课了……体育器械前、篮球架下、排球网前、跳皮筋、追逐嬉戏
这就是我们的××小学,一所典型的农村小学,……
在对比教学中,同学们参照文本,一边复述,一边加工创造描绘自己的学校,一篇“我们的学校”一文,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被学生们描述出来,为习作进行积累和铺垫,厚积薄发,才会有习作生命的活力。
二、积累词句,学以致用,丰富写作语言
常言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如果学生平时不注意积累优美的词句,就会造成词汇量少,语言贫乏,等到写作时感觉无话可说,不知道用什么词句使表达更清楚、更生动。这就要平时勤于积累好词佳句,提高语言的储备量。
除了课文内容是学生积累优美词句的最好资源以外,课外阅读也是积累语言材料的好途径。我要求学生每天下午放学后至少阅读课外书半小时以上,家长监督配合。当然在选择课外读物时,推荐学生阅读成语故事、儿歌、童话、寓言;还可以是谚语集、歇后语集、名言警句集等。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要做好笔记,摘抄好词佳句,并且要熟读成诵。坚持让学生每周至少写一篇小练笔,要求学生把本周所学的好词佳句尽量运用上。班里每月有计划地组织开展读书交流会、习作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由此来加强课外阅读;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三、巧借文本,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
“灰雀”一文,我让学生通过反复分角色朗读列宁与小男孩的对话,很巧妙地引导学生顺着思路想象文中没有讲述的小男孩回家后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如果你是小男孩,你会怎样做?让三年级学生积极举手,大胆想象,充分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至少一次回答的机会。结果,通过一节课的酝酿和积极回答,看着一双双小手跃跃欲试的样子,整节课学生的回答逐渐有序、逐渐具体、逐渐完善,学生的想象天赋,得到全面性的爆发。第二节课,我让学生捋顺自己的思路,再结合同学们的交流所得,开始提笔习作,没有想到,开学第二次的三年级学生习作较之第一次的仓促和枯燥犹如天壤之别。同学们的习作源泉犹如黄河决堤,滔滔不绝,除几个学困生还比较吃力以外,大部分学生都写出了300字以上的想象丰富、叙述详细的优质习作。
四、注重方法,循序渐进,牵引习作思路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薛发根老师说过:“学生学习语言如同在胡同里行走,需要教师给予直接的帮助。一味地让学生自主,缺乏具体阅读方法的指导,就像让学生在黑暗中胡乱地摸索,跌跌撞撞,徘徊不前,阅读效率自然就低微。”
备课的时候,根据寄宿生占我们班级学生三分之二的情况,对这次习作要求进行了改动,并且教学思路更加突出清晰和顺畅:
环节一:以口语交际开篇,进行谈话式教学。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不打开书本,就这样聊天,喜欢吗?(激发兴趣,降低习作难度,巧妙地把习作形式改变为谈话式,逐渐引导)。聊天前,请几位同学向老师和同学们介绍自己最熟悉的的一个人,要求出示板书:(谈话要求:逐一提出,循序渐进。)
1.你打算介绍谁?想好再回答。
2.告诉我们你为什么介绍他?想清楚用一件事来回答。
3.注意听别人是怎样介绍的,你学到些什么?
4.学会分段,你准备说几方面的内容?
5.动手把你想的,同学们对你启发的内容写下来,然后读一读,改一改。最后规范抄写在习作本上。
这样循序渐进,水到渠成,这次作文教学就算真正落实到位了。
小学三年级学生才刚刚步入习作之殿堂,才刚刚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入门,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时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爱习作的情感,引导学生從“要我习作”、“我恨习作”转变成“我要习作”,“我爱习作”。同时注意书写格式的训练;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注意学会自己简单修改自己的文章;注意学会与同学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因此,只要有了以上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知识的储备,学生写作难的问题也将迎刃而解,相信学生也会在习作中收获快乐!
(作者单位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旧县中心小学)
·编辑 李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