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大计 师德为本
2014-07-18王云霞
王云霞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那么,教师的“大计”是什么呢?我认为应该是师德,而不是当前教育界普遍认为的教学成绩。师德为本,不仅要求教师教育学生以德为主,评价学生以德为主,评价教师也要以德为主。为什么要这样说呢?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德和才的关系。
所谓才,是指拥有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德,是指符合社会发展的一切优秀品质。不同历史时期的德有不同的内容。通过教育培养出的人才,首先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具备这些品质,才能对社会发展有益,否则,就对社会的发展无益,甚至有害。而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曾更精辟地阐述了“德”“才”之间的关系,他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此话确有道理。德靠才来发挥,才靠德来统帅,德是才能发挥的前提,又常常在才中表现出来。原因何在?司马光是这样论述的:“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这就是说圣人、君子能挟才为善,为别人办好事。而小人挟才为恶,危害性要比愚人大得多。历史证明,社会总体德大于才的时候,社会就会进步,而一旦社会总体才大于德的时候,社会就要动荡不安,甚至改朝换代。因为才只有在德的控制下,才能为社会服务,而一旦失去了德的控制,才就会像脱缰的惊马,对社会任意践踏。一人、一家、一单位、一国、一世界,都是如此。
德和才就像航船上的舵和桨,桨推动航船前进,而舵掌握着航船前进的方向;德和才就像铁路与火车,火车只能在铁路上行驶,不能出轨;德和才就像紧箍咒和孙行者,孙行者只有在紧箍咒的束缚下,才能保护唐僧完成取经大业。
因此,我们的教育,当然要尽可能多地培养君子推动社会进步。如果不能先教其以德,则宁可不教其以才。
我们的教育是重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德”是应该排在首位的,这是每个教育者都心知肚明的。“德、智、体、美”“德能勤绩”,德不是都在最前面吗?但这只是形式上的首位,事实上德已成为才的附庸。既然大家都明白德育的重要,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在对教师考核时,所教学科考试成绩的好坏最重要。只要你教的学生成绩好了,你就能获得领导的赏识,优先评模,优先晋级,优先涨薪。而师德难以考核,在考核中不起明显作用,就逐渐沦为了才的附庸。在这种考核方式下,大部分教师只盯着成绩,成绩好的学生是教师的“掌中宝”,成绩差的学生是教师的“眼中钉”。
另有一部分教师,教的学生成绩并不好,但为了取得好成绩,无所不用其极。考前教给学生怎么作弊,考中给学生送答案,打手机,据说现在还用上了高科技。
还有一部分年龄稍大的教师,或者有了一定的资历,或者不受领导重用,且对晋级不再抱希望,就消极度日。
以上三种现象说明,我们的师德确实有待于提高。
因此,我们的教育要想真正对社会有促进作用,就必须真正把德育放到首位,就必须把师德作为评价教师的中心。因为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只有教师的道德水准提高了,才能培養出道德水平高的学生,培养出社会的有用之才,才能使教师“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才能让学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那么,怎样对教师的德进行评价呢?那就要用“大评教”考核办法。具体做法是让一个学校的全体师生对一个教师的全面表现进行打分评价,以这个结果作为教师评模晋级的主要依据。这样就能张扬教师道德的一面,压制教师不道德的一面,让教师时时讲道德,处处讲道德,真正做到“身正为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我们的教育只有重视师德,把德育真正放在首位,才能对社会有益而无害,培养出真正的栋梁之才。
(作者单位 魏庄镇中心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