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做好特殊读者群体服务工作策略

2014-07-18马燕清

科技与创新 2014年5期
关键词:工作策略公共图书馆

马燕清

摘 要: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和平等性决定了公共图书馆为特殊读者服务是可行且必要的。通过对特殊读者群体的特征进行介绍,阐述了做好公共图书馆对特殊读者群体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开展相关特色服务的方案,旨在为特殊读者群体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图书馆服务。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特殊读者;资源设施;工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05-0109-02

特殊读者群体主要是指老、弱、病、残读者,也包括外来务工人员。特殊读者群体由于种种原因,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保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往往处于困难和不利境地。所以,他们是一个值得社会关注的群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其也越来越重视。公共图书馆作为重要的社会公益组织,其职责更是为特殊读者群体提供符合其群体性质的特色服务,传播文化知识、科技信息,以满足他们的信息文化需求。因此,利用公共图书馆做好特殊读者群体服务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且推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1 特殊读者群体概述

1.1 特殊读者群体的含义及类型

特殊读者群体是一个分布广泛、构成复杂、规模较大的社会群体,是在现实生活中被冷落、被排斥、被边缘化的群体的概称。它不是由所处时代和社会类型决定的,而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产物,出现在各个时代和社会,不能完全被消除,只能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缓解形势。因此,我们应当给予特殊读者群体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被公认的特殊读者群体主要包括两类:①生理性特殊读者群体。受疾病、年龄等自身影响,有着显而易见的生理特征的群体,比如残疾人、精神病患者、儿童和老年人等。②社会性特殊读者群体。主要是由失学、下岗、受排斥等社会原因造成的,比如留守儿童、下岗职工、孤寡老人、农民工等。

1.2 特殊读者群体的主要特征

特殊读者群体的主要特征是:经济收入低(这是特殊读者群体最显著的特征)、生活贫困、政治影响力低和心理敏感。

2 为特殊读者群体服务的重要意义

公共图书馆为特殊读者群体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同时也是公共图书馆长远发展的内在要求。

3 为特殊读者群体服务的举措

3.1 扩大宣传

目前,很多特殊读者群体人员并不清楚自己在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之内,使得公共图书馆为特殊读者群体服务受冷遇,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社会宣传力度不足有关。

为提高特殊读者群体对公共图书馆的认知,从而自觉走进图书馆获取信息,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可以借助特殊读者群体最容易接触到的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宣传,适当地结合网络媒体扩大宣传范围,还可以开展多样的宣传活动。

3.2 采集特殊读者群体需求信息

公共图书馆为满足特殊读者群体的真正需求,应事先对其进行调研,只有了解特殊读者群体需要的服务类型,才能对症下药、扩大服务范围,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所以,公共图书馆应安排专门人员深入到特殊读者群体中,了解特殊读者群体的主要构成和特征,广泛采集需求的信息。鉴于特殊读者群体心理比较敏感,在调研时应该讲究沟通艺术,必须以平等的角度与其交流,充分考虑对方的内心感受,只有这样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获取的信息也最真实、可靠,便于日后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3.3 完善公共图书馆服务设施

特殊读者群体结构比较复杂,需求也因人而异,公共图书馆在设计场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慎重规划场馆的结构和布局,尽量使其满足特殊读者群体的多样化需求。这样做是对特殊读者群体表示尊重和关怀的重要体现,有利于消除其心理障碍,特别是生理性特殊读者群体,同时也反映了整个城市乃至全社会的综合素质。因此,公共图书馆应该通过完善服务设施,努力为特殊读者群体营造一个没有歧视、没有障碍的文化场所。

3.4 丰富馆内学习资源

阅读文献是公共图书馆存在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丰富多样的文献资源是公共图书馆提高服务水平的必然选择。特殊读者群体大多知识匮乏,缺乏学习机会,与快速发展的社会脱节,因此公共图书馆应为特殊读者群体提供广泛的信息资源,及时更新学习资源。这就要求图书馆不仅要有丰富的文本类资源,还要与时俱进,适当地引入音频资料等特色资源,尤其是要针对特殊读者群体的实际需求,合理配置文献资源。例如,对于生理性缺陷社会群体,可增设有声读物、医疗保健读物等;对于社会性特殊读者群体,可增设技能培训、求职就业和心理咨询等资料。

3.5 开展特色服务

目前,特殊读者群体还无法真正摆脱弱势的标签,或多或少地还是活在阴影当中。作为公益性社会组织,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发挥传承文化、启发民智的社会职能,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根本原则,延伸服务范围,为特殊读者群体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服务,并不断创新,为特殊读者群体创造终身学习的机会和良好环境。

3.5.1 多元化服务

公共图书馆应加强与社区、学校等组织的交流和合作,实行多元化服务,针对经济困难、地处偏远的读者,可设置流动图书馆;有些残疾人、老年人不便于直接进入馆内查阅资料,可提供预约预借、送书上门等服务;部分特殊读者群体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可以聘请心理专家对其进行无偿的心理辅导、教育疏导等服务;像失业人员、农民工、下岗职工等,他们大多没有条件和机会学习技能,可以对其提供免费的就业指导和培训。

3.5.2 全方位的咨询服务

公共图书馆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为特殊读者群体提供全方位的咨询服务,比如法律咨询。特殊读者群体一般不会选择法律武器进行维权,或选择忍气吞声或做违法活动。对此,公共图书馆应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并请专业人员向其普及法律知识,促使其懂法、守法,学会借助法律维护自身的权利。endprint

4 为特殊读者群体服务的实践

4.1 为残疾人服务

设有残疾人专用通道,并在各阅览室设立残疾人专座,由工作人员为其提供周到的服务;为残疾读者延长图书借期、增加外借册数,并为不便来馆借书的残疾读者送书上门;关爱残疾学生,向教育学校赠送图书;举办一些残障人士读书文化日等活动,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残疾人无障碍地获取各种文化信息创造条件。

4.2 为进城务工人员服务

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的意见》要求,制订《某省图书馆为农民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方案》,策划一系列农民工文化服务活动;在一些地区,建立农民工图书服务点,为农民工提供方便的书刊借阅服务,保障农民工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文化权益,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另外,开展一些主题性的图书漂流活动。

4.3 为未成年人服务

举办“假期主题阅读活动——月月书香”“爱心妈妈讲故事”等有利于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活动,使图书馆成为孩子们的第二课堂;在电子文献阅览室专设“儿童上网区”,举办庆“六一”少儿网络寻“宝”活动,引导少儿读者正确使用计算机网络获取健康、有益的知识信息,抵制不良网络文化的影响,有效填补了网吧拒绝服务少儿的空白;为方便到馆的少儿、读者和家长,在各阅览室设置“幼儿等待区”,少儿读者在监护人陪同下可入室阅览;在学校建立图书服务点,为不能到馆的少儿读者提供借阅服务;联合媒体定期开展“爱心一日捐”等公益活动,为贫困地区儿童捐赠图书和文体用品(目前10所贫困地区学校都建立了爱心图书室)。

4.4 为老年人服务

对持老年证办理借阅证的老年读者,延长图书借期、增加外借册数;在阅览室设“老、弱专座”,并由工作人员为他们提供借阅服务;为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定期到老年公寓为他们播放经典影片。

5 结束语

图书馆要从多种渠道为特殊读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尽最大可能满足特殊读者的知识需求,这样才能为特殊读者创造一个良好、方便、充满文化和人文气息的阅读环境,促进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利于社会的稳定。

参考文献

[1]马惠君.和谐校园中高校图书馆对特殊读者的服务[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07(03).

[2]赵冬梅.公共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探讨[J].河北科技图苑,2013(02).

〔编辑:李珏〕

Public Library Services to do Special Readership Strategies

Ma Yanqing

Abstract: The welfare and equality of public library determines the public library as a special reader service is feasible and necessary. Through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ader groups are introduced, explained the importance of good public libraries for special groups of readers,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work, proposed the program to carry out the relevant characteristics of services designed to provide a wide range of special groups of readers, all orientation of library services.

Key words: public library; special reader; resource facilities; work strategies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作策略公共图书馆
“以生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研究
提高博物馆宣教工作的策略分析
纽约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政策研究
基于图书奖评选的公共图书馆采访创新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党的群众路线指导下如何做好基层党建工作
关于做好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建议
浅析高职院校招生就业工作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