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向与定向培养:论普职融通课程体系的设计*
2014-07-18肖加平
●肖加平
科学导向与定向培养:论普职融通课程体系的设计*
●肖加平
“普职融通”课程体系设计要做到承前启后,与职业和学术平行关联;以科学的课程设计扭转对职业技术教育的传统观念,以做到以职促普,以普推职,以普职的科学结合推动学生的多元发展。课程体系将由“职业技术课程”和“基础文化课程”两大主干构成。其中,职业技术课程分“生涯规划指导”、“职业探索”、“技能导向课程”和“毕业衔接课程”四大模块,基础文化课程分“普通高中基础文化课程”和“专业倾向的文化课程”两大模块,通过初级阶段的信息收集和身份定位,经过专业学习,以“一专多能”实现学生的多元发展。
普职融通;课程体系;基本理念;基本模式;通用技术
普职融通办学模式的提出和实践,为我国高中教育开辟了新的研究思路和发展方向。课程体系是“普职融通”得以实施和确保成效的承载和关键,建设一个具有承上启下,融通普职,重视导向,突出定向,注重体验,坚持科学的课程体系,有助于真正实现“普职融通”,也有助于转变普职教育传统观念、提升高中生综合素质水平,提高高中办学质量和生源稳定度,完善中等教育结构的功能。
一、“普职融通”课程体系设计基本理念
“普职融通”模式的提出有其理论背景和现实意义。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就指出,智力并不单纯的表现出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而是由7种不同的智力按照不同的组成方式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头脑当中。这就需要教育必须促进每一个人各种智力的全面发展,也督促现代教育观念的改进和学生观的扭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中指出要“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链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通过将普通高中教育与技术和职业教育进行融合和再造,让学生在均等的具备文化素质的同时,也具备基本的生活技能,职业意识,职业道德,为今后实现个人的充分、自由、最佳化的发展提供保证。
根据“循序渐进”的学习原理和职业技术知识层次的递进与划分,职业技术课程教育在高中的安排可以大致分为四大模块:生涯规划,职业探索,技能导向和毕业衔接。普通文化课程不仅向学生传授普通高中学段规定的各门学科知识,同时针对学生选择的专业另外开辟具有专业倾向的文化课程。即电子,财会等对数学要求较高的专业可以单独开辟或课堂重点介绍相关的专业数学知识;机械制造,建筑工业等专业的学生可以对物理知识进行基于基础层面更深一层次的学习。课程的安排既要照顾到学生初中毕业时所具备的知识结构和层次,还要根据学生在高中三年毕业时所选择的道路进行协调安排,做到承前启后,与职业和学术平行关联。
图1 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与普通文化课程的结构
可以看到,“普职融通”的推进在观念上还有很大的阻碍。包括行政机构,社会大众对于职业教育的偏见和对普通高中的盲目崇拜。由于中国传统的“官本位”思想以及职业学校长期形成的“落榜生的选择”之形象,让家长在给孩子选择进一步深造的道路时自然而然的将普通高中当成了不二选择。加之当前部分学校对于职业教育的漠视和极端看待,将“职业教育”直接等同于“就业教育”,忽视了其作为教育体系的应该起到的促进人全面发展之作用。这一切都对“普职融通”的贯彻实施造成了现实中的不便。但是,这也同时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结合,促进两种教育在新环境下共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舆论环境。“普职融通”课程设计要让学生,家长,官员认识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均必不可少,职业教育非“落榜生”的专属,普通教育非“学术道路”不可。课程的设计要做到知识的融通,更要促进观念的转变,即以科学的课程设计扭转对职业技术教育的传统观念。
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融合不是机械性质的拼凑,而是应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其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在经过职业技术和普通教育的共同塑造下,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实现“一专多能”、“多元发展”。同时,高中教育的价值认定,不仅要看有多少学生考入大学或名牌大学,还要看学校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多大推动作用。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在课程上的融合,需要校方在教材的选购,校本教材的编写,实践资源的开发,教师的培训等方面做足准备。每个环节都涉及到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课程对学情和当地实情的合适度等。唯有多管齐下,方能以职促普,以普推职,以普职的科学结合推动学生的多元发展。
图2 “普职融通”课程实施在各阶段需达到之目的
二、“普职融通”课程体系的构建
根据“普职融通”课程体系设计理念,结合“普职融通”在部分高中(如江苏省高淳湖滨高级中学)实施的现状,其课程体系将由“职业技术课程”和“基础文化课程”两大主干构成。其中,职业技术课程分“生涯规划指导”、“职业探索”、“技能导向课程”和“毕业衔接课程”四大模块,基础文化课程分“普通高中基础文化课程”和“专业倾向的文化课程”两大模块。每个模块在不同的时期分阶段实行,所包含的内容也依据内容的渐进性、连贯性和系统性进行安排。(见表1)
表1 “普职融通”三年课程体系基本模式
(一)高一:重视职业性向引导
高一是学生由初中转入高中的第一年学习时期,面临着角色转换,新环境适应甚至是三年后去向的考量。鉴于“普职融通”模式的特点,在学生初入课堂之时,就应该让学生在认识层面对自身情况,相关政策,国情世情有所了解,以便于利用普职融通这个平台实现自我认知和角色适应,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职业生涯规划”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职业生涯的含义和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同时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国情世情,就业形势等有个清晰直观的了解,使学生能够在大脑中初步勾勒出自己对于未来发展的蓝图。高一上学期将从四部分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模块的应用,包括:“职业生涯”、“自我情况”、“国家政策”和“就业形势”。“职业生涯”即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指导和知识面的拓展;“自我情况”是通过一系列科学测评量表分析出每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就业趋向,职业特长等,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较为科学直观的了解;“国家政策”则可以邀请时政专家对当前国家在就业指导,产业扶植,创业支持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提供的优惠政策等进行详细介绍;“就业形势”则重点向学生提供近几年来我国高中、大学等层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和科学预估。
在为学生提供了初步的认知工具,帮助学生对自己及周围的情况有所了解后,“职业探索”将成为学生选择成才方向和职业道路的关键一步。“职业探索”要完成对学生的专业方向选择的引导,对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正确职业观的形成。《江苏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中规定这一模块由“通用技术”、“产业概况”和“产业指导”三部分来完成。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立足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基础,以基础的、宽泛的、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技术内容为载体,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当前,全国开展的新课程改革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新课程中均设置技术课程(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并作为一门必修课来安排。这些课程的设置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1]本学期的通用技术属必修,可以每周安排4个学时,必修1和必修2各安排9周;产业概况是针对目前的职业门类、产业分布,构成等对学生进行系统介绍。目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确定了实行就业准入的87个职业目录。校方可以针对职业目录开设有关课程,或者针对学校所在地的特点开设需求量较大的课程。如农村地区的高中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现代农业技术课程的教学。“发展指导”则是对学生进行了一个学期的职业探索后,如何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进行科学指导。校方可以邀请社会知名人士,政府部门专业人员,高校教授,优秀毕业生等为学生作专题报告,或开设1-2课时的课程,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发展道路,为高二年级的定向培养做好充分准备。在基础文化课程方面,执行“普通高中基础文化课程”的安排。开设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等常规科目。
(二)高二:重视职业与学术能力的培养
经过高一学年的探索和导向后,学生将在这一学年的初始阶段正式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门类,开始专业性质的学习。从这一学段起将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并同时加强普通高中基础文化课程和带有专业性质的基础文化课程,达到学生“一专多能”的效果。“技能导向课程”模块将由通用技术(选修),专业知识,技能实训和社会实践四部分构成。这一学期的“通用技术(选修)”包括7个小模块,每个模块都涉及到生活必须的技能和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学校可以根据具备的资源,拥有的通用技术实验室等开展选修课的教学。“专业知识”则针对学生确定的职业门类进行专业教学,传授系统的专业知识。如汽修专业则需要从机械,电子等方面给学生进行系统培训,了解工作原理,为走上实习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这部分课程的开设需要依据学生选课的情况,结合学校可以提供的师资和实习条件,力争最大化的开设专业门类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如果学校自身条件有限,可以与本地企业,高职甚至大学开展合作,将“校企合作”、“普职结合”深入到普职融通的过程当中。“专业实训”则是利用本校的资源开展专业见习。如汽修专业,厨师专业等都需要校方为学生提供训练的场所以将理论充分应用至实践当中。“社会实践”则包括鼓励学生走进社会自己寻找实习机会,同时学校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各类社会实习机会,鼓励学生开展社会帮扶,社会救助,志愿服务工作等。必要的社会实践可以增加学生对职业感受的丰富度,了解职业目前在社会的运行情况,找准自己在职业中的定位,增加社会经验,了解处人处事的方法,为今后走向社会奠定根基。
这一学年的基础文化课程也要根据课程结构的调整而有所变动,在开展普通高中基础文化课程教学同时,针对部分同学选择的专业再开设一些具有专业倾向的文化课。例如,电子,机械,财会类学生可以额外增加专业涉及到的应用数学课;化工,农业技术等的学生可以增加化学课的课时或开设专业应用化学课;销售、培训类工种可以增加语言类学科的课时或开展一系列的礼仪,语言讲座。
(三)高三:科学定位学生发展方向
高三年级是毕业期,也是高中生选择未来出路的关键期。“普职融通”班的学生可以走向社会就业,可以选择进入高职进修,也可以选择升入本科进行学术深造。所以,这一学期主要是针对三类不同方向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以确保学生都能够很好的实现自己的预定目标。“就业指导”作为选修课程,是针对需要高中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所开设的就业指导类课程,当然需要升学的学生也可以凭借兴趣自主选择。就业指导主要是介绍学生求职,创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礼仪规范,知识素养,技能配备等知识,以便于学生能够尽快的适应就业生活。“专业对接课程”则是针对升入高职的学生开展专业的拓展教育,或是与高职的对应学科进行对接,以帮助学生在升入高职后能很好的融入专业学习中。对于立志从事学术研究,希望自己能够升入本科学习的学生,校方需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做好临考前的复习工作,一切学校的教学安排也要以毕业考试和高中升学考试为重点,争取所有学生都能够拿到普通高中毕业证书。
三、“普职融通”课程设计的两点要求
(一)“融通”非“对接”——注重课程的内在融合
“融通”即融会贯通,相互沟通之义。这也就决定了课程之间并非简单的“嫁接”,而是职业课程与普通课程之间形成融合的状态与效果。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课程的融通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的融通、课程实施形式的融通、课程编排的融通等。更重要的是,课程融通的实施要让学生实现思维的融通,进而促进行为的融通。
课程的内在融合,首先要实现理念上的融通,如果教师对于“普职融通”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课程内容的嫁接和课时的穿插安排,那么这种融通仅仅是在原有普通高中课程的基础上添加了几门职业课程而已,无法实现融通课程体系的素质提升功能;其次是内容的融通。内容的融通不是内容的杂糅,而是要用普通知识去解答职业问题,用职业思维去影响普通知识的学习,在内容编排上要实现思维与内容的相互借鉴,进而让学生不受内容性质的限制,从而从不同的知识中贯通对职业思维与学术苏伟的理解。同时也要实现形式的融通。职业课程的教学与学术课程的教学应该互相借鉴,可以是简单层面的借鉴,也可以是实施思维层面的借鉴,即将教学方式背后的理念作为借鉴的对象加以改造,进而让学生在学习中丰富感知形式,以方法的多元化实现思维碰撞的精彩。
(二)“融通”非“全能”——注重课程“宽基础,活方向”的设计理念
“普职融通”的根本意图在于实现学生的“全人”发展与“多样化”发展。而“全人发展”的首要议题则是个性化自由发展。这与片面强调学生的“全能发展”意义相左。将普通课程与职业课程相融合,是为了让学生在入学初期能够有更为基础的认知和广阔的视野,在了解世界,了解社会,了解生活的同时深刻的了解自我,从而为今后自我发展方向的选择奠定基础。“全能论”的错误在于将目标与过程的关系相混淆。我们要通过“宽基础、活方向”的形式让学生形成在专业发展中的全能以及在基础应用层面的全能,而不是通过“全能”性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达到选择上的便利。实际上,专业发展的全能服务于学生今后的主业(如升学、就业等),基础应用层面的全能则关注学生在通识议题上的科学判断与积极参与:例如对世情国情的关注,对职业生涯发展的认知,对自身发展的评估,对技术发展领域最新成果的主动认知等。以这些内容为结构的素质提升体系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宽基础,就是让学生在合理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以更宽广的视野认识我们所生存的社会,活方向,则是在宽基础的层面上根据对个人的判断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这种课程体系的设计不追求知识领域的“全能”发展,而是追求自由与科学并重的“全人”发展。
目前,已经有学校在“普职融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过程中总结出了很好的经验,如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总结“普职融通”课程改革试点工作的体会时就简明扼要的提出了“十二化”:课程名称简单化、内容设置项目化、技能操作基础化、课时安排集中化、技能选择生活化、教材编制实用化、教学模式多样化、授课地点灵活化、研究总结经常化、共同管理一体化、选课系统网络化和评价体系多元化。[2]当然,这里需要提到政府职能部门的作为,“普职融通”虽然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展实践,但是相关配套政策仍显不足,“两教”融通是一个体制性问题,它涉及到了普通高等教育中的众多方面,如制度融通、学制融通、课程融通和评价融通等。制度融通,涉及到政府学历教育管理和职业资质管理中的不同职能部门间的关系协调和政策认同的问题。[3]政府部门能否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让普高、职高与综合高中的衔接方面更通畅,更规范,让学历互认,学籍互通,学生互流变成现实才是实现“普职融通”课程目标的重大保障和强劲动力。
[1]崔建平,冯文全.“普职融通”办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版),2010,10:25-28.
[2]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普职融通深化课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3:4-5.
[3]邱开金.普高和高职“两教”融通的对策思考[J].教育探索, 2008,11:30-31.
(责任编辑:曾庆伟)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2013年重点课题“学前教育五年制男幼师生培养机制研究”(课题编号为B-b/2013/02/385)的成果之一。
肖加平/江苏常州幼儿师范学校校长,本科,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校管理、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