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眶横纹肌肉瘤30例MRI表现

2014-07-18穆学涛温琳峰吴春楠

武警医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横纹肌眼眶肉瘤

穆学涛,王 宏,温琳峰,李 培,吴春楠

眼眶横纹肌肉瘤30例MRI表现

穆学涛1,王 宏1,温琳峰2,李 培2,吴春楠1

眼眶;横纹肌肉瘤;磁共振成像

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软组织肉瘤,但发生于眼眶者少见[1],影像表现报道则更少[2-5]。为了加深影像科、眼科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及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笔者将本院2008-05至2013-09收集的眼眶横纹肌肉瘤30例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表现做一总结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眼眶横纹肌肉瘤30例中,5例为术后复发,均经病理证实。男17例,女13例,年龄1~12岁,平均5.6岁。均以眼部症状首诊,24例表现为无明显诱因的眼眶内无痛性肿块,生长迅速,其中15例伴有眼睑和结膜水肿,3例伴眼部疼痛。

1.2 磁共振检查方法 扫描在西门子3.0T磁共振扫描仪(Trio TIM, Siemens Medical Solutions)上进行,不能配合的患儿检查前应用水合氯醛镇静使其安睡。

1.2.1 常规MRI扫描 患者仰卧位于检查床上,定位像扫描后,行横轴位、矢状位、冠状位FLASH/T1WI[参数:层厚3 mm, 层距0.3 mm, 层数19层, TR/TE=1900/2.5 ms, FOV=190 mm×190 mm, 带宽 (band width, BW)=269 Hz, 翻转角(flip angle, FA)=70°]、TSE/T2WI (参数:层厚3 mm, 层距0.3 mm, 层数19层, TR/TE=3300/108 ms, FOV=190 mm×190 mm, BW=363 Hz, FA=140°)序列扫描。扫描范围包括眼眶及临近结构。

1.2.2 增强扫描 对比剂为钆喷酸葡胺注射液(Bayer Schering Pharma AG, Berlin, Germany),剂量为0.1 mmol/kg。注射完造影剂后行横轴位、矢状位、冠状位FLASH/T1WI序列扫描。扫描定位与参数与平扫相同,常规加用脂肪抑制。

1.3 资料分析 对眼眶横纹肌肉瘤的影像分析标准为:(1)横纹肌肉瘤的分布:单侧或双侧、局限性或弥漫性;肌锥内、肌锥外或肌锥内外;(2)病变形态及边缘; (3)信号特点:平扫T1WI/T2WI 信号特点,增强后信号改变;(4)病变的占位效应及邻近组织的受侵程度。

1.4 结果

1.4.1 病变分布 30例病变为单侧发病,右侧16例,左侧14例。9例位于肌锥外,17例位于肌锥内,4例累及肌锥内外。

1.4.2 病变形态及边缘 24例病变形态规则,边界清晰;6例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

1.4.3 病变的信号 25例平扫及增强扫描信号均匀,与眼外肌相比T1WI为等-低信号,T2WI均为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5例平扫信号不均匀,可见不规则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增强后不均匀强化。

1.4.4 病变的占位效应及邻近组织的受侵程度 除7例病变较小外,其余23例均伴有眼球突出,22例病变伴眼外肌侵犯。30例病变中21例病变局限在眼眶内,9例病变伴眼眶外侵犯,包括上颌窦侵犯3例,筛窦侵犯2例,颅内侵犯3例。

1.4.5 MRI影像特点 肿块与眼外肌比,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T2WI信号低于脂肪信号。增强后多为均匀中等或明显强化,少数肿瘤强化不均匀,瘤内出血、囊变或坏死区不强化。早期形态规则,边界清楚,与眼肌关系密切;进展期肿瘤形态多不规则,边界不清楚;晚期病变广泛侵犯肌锥内结构,破坏眶壁骨质,向邻近结构蔓延。

1.4.6 典型病例 男,3岁,1个月前患儿右眼突出,1周前右眼突出加重并出现右眼球结膜水肿,并突出睑裂外。磁共振表现为右眼眶上部团块状病变,T1WI为等-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内信号不均,可见液液平面,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病变与上直肌、提上睑肌及上斜肌分解不清(图1)。术中所见:右眼眶眉弓下皮肤弧形切口,分离皮下组织到眶缘,剪开眶隔,见灰白色肿瘤膨出,约4 cm×3 cm×3.5 cm大小,向深部分离,见肿瘤无包膜,肿瘤表面密布细小血管,与周围组织无界限,肿瘤质脆,肿瘤内有暗红色液性坏死物,侵及上直肌、提上睑肌及上斜肌。肿瘤与周围组织分离后,切除眶内部肿瘤,术中考虑为横纹肌肉瘤。术后病理:胚胎性横纹肌肉瘤。

图1 眼眶横纹肌肉瘤的MRI表现(3岁患儿右眼突出1个月余)

2 讨 论

2.1 临床及病理特点 横纹肌肉瘤是有中胚叶发生的高度恶性肿瘤,病理改变多样、复杂,组织学上大部分为疏松的黏液结构与致密的细胞构成,可分为胚胎型(包括葡萄状型)、腺泡型、多形型等。多见于小儿,也见于青年[6],起病一般较急,表现为发展迅速的无痛性单侧眼球突出,生长快,眼球运动受限、固定。眼眶肿胀,上睑下垂,遮盖眼球,结膜充血、水肿,脱出甚至于眼裂之外,眶缘可扪及较软的肿块,常有眼球突出转动受限、视力减退及眼底受压迫的改变。病情进展迅速,有的发生眼睑及球结膜水肿,似蜂窝织炎性反应,病变可向副鼻窦及颅内侵犯并全身转移[7]。本组23例以眼球突出为首发症状,9例伴副鼻窦或颅内转移,未见全身转移患者。

2.2 影像检查技术 眼眶病变病灶不易观察,以往多以开眶探查为主,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在眼科的应用,为术前对疾病的定性定位提供了一定依据。X线片可发现眼眶扩大、骨质破坏,其对本病诊断价值不大。超声检查简便、经济,但定性困难,对病变的邻近结构的关系判断也不准确,更难以显示眶外的蔓延。CT检查可以清楚显示病变的位置、形态、眶壁骨质改变,但对肿瘤与眼外肌和视神经的关系显示欠佳。MRI具有软组织对比好、灵敏性高、任意断面成像和无骨伪影的特点,本研究采用3.0T磁共振扫描仪,扫描速度快,信噪比高,不同切面扫描更好的显示病变全貌。增强后使用脂肪抑制技术,突出了病变显示,对眼眶横纹肌肉瘤显示较好。

2.3 鉴别诊断 眼眶横纹肌肉瘤诊断应紧密结合临床,主要与以下疾病鉴别: (1)眼眶脓肿:局部红肿等炎性反应表现明显,可有体温增加、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抗生素及激素治疗有效。CT增强扫描或MRI可见脓肿内容物和脓肿壁。(2)绿色瘤:有中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病史,骨髓检查有急性粒细胞性白细胞的改变,病变多累及双侧。有三个主要特点:眼球突出、眶骨及扁平骨破坏、周围血中有幼稚白细胞及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MRI:病变多位于肌锥外,伴邻近眶壁骨质破坏[8,9]。(3)神经母细胞瘤:婴幼儿发展迅速的进行性眼球突出,伴有眼睑皮肤淤血;可一侧或两侧同时发病,多发于颞侧,长同时广泛累及颅底骨质;MRI可见骨髓信号异常,CT可见骨皮质的破坏及放射状骨膜反应;原发病灶多位于肾上腺及腹膜后,少数可位于纵隔或颈部[10]。(4)淋巴瘤:眼眶淋巴瘤常同时累及眼眶肌锥内、外间隙、眶隔前结构及泪腺区,边界不清,易包绕眶内结构生长,如眼球、眼外肌等,眼眶淋巴瘤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肿块常包绕眼球生长,呈“铸型”状改变[11]。(5)毛细血管瘤:好发于婴儿,病变生长缓慢,一般病变边界清楚,信号均匀,增强后明显强化,临近眼外肌无侵犯[12]。

总之,眼眶横纹肌肉瘤早期诊断及正确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非常重要,MRI对眼眶横纹肌肉瘤定位诊断准确,可以清楚显示病变部位、范围,MRI表现上有一定的信号特点,结合发病年龄及临床特点,常可做出定性诊断,但肿瘤的最终定性依赖于病理检查。

[1] 孙为荣, 牛膺筠. 眼科肿瘤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371-375.

[2] 刘怀祥,杜 琪, 郑虎庆. 眼眶肿瘤的MRI诊断[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9, 12(3): 442-443.

[3] 杨 静,张雪宁,关祥祯,等. MRI对眼眶横纹肌肉瘤的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0, 29(10):1324-1326.

[4] 李志欣,田其昌,李玉皓,等.眼眶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评价[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 20(9):664-666.

[5] Das J K, Tiwary B K, Paul S B,etal. Primary orbital rhabdomyosarcoma with skeletal muscle metastasis[J]. Oman J Ophthalmol, 2010,3(2):91-93.

[6] Shields J A, Shields C L. Rhabdomyosarcoma: review for the ophthalmologist[J]. Surv Ophthalmol.2003, 48(1): 39-57.

[7] 顼晓琳,李 彬,史季桐,等. 1492例眼眶占位性病变临床病理学分析[J].眼科, 2007,16(6):398-402.

[8] 田 芳,郑晓龙,贺 玲. 绿色瘤诊断疑难分析[J]. 国际眼科杂志, 2008, 8(2): 429-430.

[9] Isik P, Tavil B, Tun B,etal. Extramedullary orbital granulocytic sarcoma without bone marrow involvement: a report of two cases[J]. Pediatr Hematol Oncol, 2011, 28(1):65-70.

[10] 夏 俊,陈志聪,林民辉,等. CT和MRI诊断嗅神经母细胞瘤的探讨[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8,17(4):153-154.

[11] 穆学涛,王 宏,钟 心,等. MRI常规扫描结合扩散加权成像诊断眼眶淋巴瘤的价值[J]. 眼科新进展,2009,29(4):281-283.

[12] Kavanagh E C, Heran M K, Peleg A,etal. Imaging of the natural history of an orbital capillary hemangioma[J].Orbit, 2006,25(1): 69-72.

(2013-06-21收稿 2013-10-21修回)

(责任编辑 梁秋野)

穆学涛,硕士,副主任医师,E-mail: muxuetao091@163.com

1. 100039北京,武警总医院磁共振科;2. 453003,新乡医学院三附院放射科

R445.2

猜你喜欢

横纹肌眼眶肉瘤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成人肺原发性横纹肌肉瘤2例CT表现
血尿的梦魇 横纹肌溶解
想要醒得快?早起揉揉眼眶
眼科疾病中的“狠”角色——眼眶病
滑膜肉瘤的研究进展
侧脑室内罕见胶质肉瘤一例
咽旁巨大平滑肌肉瘤一例MRI表现
鼻前庭胚胎横纹肌肉瘤1例
老年重度低血钾致横纹肌溶解症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