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区药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2014-07-18黄兆耆
黄兆耆
病区药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黄兆耆
病区药品;JCI 药品管理;存在问题;效果探讨
“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JCI)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促进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持续改进。其中,与药剂科药学服务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内容是“患者服务”一章中药物使用的核心标准和测量要素,这些内容规定医院应有效管理全院用药[1]。本院引进JCI的先进管理体系,提出让药师参与病区药品管理, 2012-06开始药学部对全院22个病区进行现状调查和原因分析,并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办法。经过一年持续改进,病区药品管理情况大有改善,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1 存在的问题
1.1 药品数量不清 各病区普遍存在药品数量不准确。由于医疗理论不断更新,新药不断使用,旧药使用率不断下降甚至停用,没有及时清理,病区存放药品越来越多,导致后续管理困难,容易造成药品积压、过期,既浪费又不安全。
1.2 药品摆放标识不清,标签不规范 药品没有分类存放,外用药与口服液混放,同一品种不同规格药品放在同一格药柜,包装相似药品放在一起,存放药品与药柜标签不对应。高危药品、二类精神药品无专柜存放,无粘贴标识。药品标签不规范,只有通用名或商品名和规格;药品与器械混放;配药车没有定时清洁,有时有杂物在车上。混乱管理很容易造成医疗差错。
1.3 药品有效期管理不到位 病区用后补充回来的药品量少次数多,不同批次药品混放,容易造成近效期药品没有及时使用或更换,甚至过期药品仍在使用的隐患;口服药品开封后没有注明开封日期,容易造成口服药变质。
1.4 没有按照药品说明书储存条件存放药品 药品质量受光线、温度、湿度因素影响,可加速降解,效价降低或变质,影响药品疗效,甚至发生毒性反应。个别病区保存药品的冰箱的温度未能控制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对冷藏保存的口服微生态制剂和生物制品外用涂剂的保存不够重视,申领回来和取用后没有及时放回冰箱;光敏感药品裸露于日光下,如维生素C、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个别病区不需要放冰箱药品也放在冰箱。
1.5 废弃药品未及时处理 个别病区虽发现过期或包装破坏药品却不懂处理,仍存放于病区药柜。此现象容易造成废弃药品被再次使用,给患者的用药带来极大的不安全隐患。
2 改进对策
2.1 加强静脉配置中心(PIVAS)的建设 JCI标准禁止在诊疗区域内存放高风险药物,如10%氯化钾注射液、10%浓氯化钠注射液等。我院现已实现静脉配置中心24 h服务病区,使得病区的药物储备量大大减少,从源头上降低了病区配置错误或其他危害事件的发生。
2.2 制定药品目录,确定基数,及时更新 每个病区根据本科室用药特点制定麻醉药品目录、普通药品目录,并与药房协商确定基数。护理部分别确定儿科和妇产科抢救车药品目录,并粘贴于相应位置,方便护理人员清点。当药品基数有调整时,需及时更新目录,并向药房清退或补取药品基数。
2.3 药品分类摆放,标识清晰 药学部制定高危药品目录、冰箱存放药品目录、阴凉处存放药品目录,给予护理人员清晰指引。所有药品分区域分类存放,分为口服、外用、注射剂,并以不同颜色标签识别。药柜标签清晰、规范,内容包括通用名、商品名、规格,一种药品一个位置并与标签对应。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加强“五专”管理:高危药品专柜加锁管理,并在存放处贴上“红底黑字”的醒目标识提醒护理人员注意。抢救车药品固定位置存放,方便抢救时使用。
2.4 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存放条件存放 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贮藏项下的规定,避光,系指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装,例如棕色容器或黑纸包裹的无色透明、半透明容器;常温,系指10~30 ℃;冷处,系指2~10 ℃;凉暗处,系指避光并不超过20 ℃;阴凉处,系指不超过20 ℃;除另有规定外,贮藏项下未规定贮藏温度的系指常温[2]。储存温度和有效期有着密切关系,超过规定温度或保管不当,即使在有效期内也有可能导致药品效价降低或变质[3]。建议病区储药间安装空调,每天2次登记储药间温度、湿度,湿度范围控制在45%~75%。冰箱内放置温度计,每天2次登记温度。
2.5 有效期管理 全院统一规定抢救车药品每周检查1次,其他药品每月1次,并记录检查结果。只有6个月效期药物可到药房换取远效期药物,只有3个月效期的药物须退回药房(特殊情况除外)。药学部对使用中口服药作以下规定:口服药开封后必须注明开封日期,有效期为开封后1个月;单剂量药品有效期为48 h。
2.6 共同管理,定期检查 药学部与护理部密切合作,药学部成立病区药品质控小组,加强与病区联系,不定期发放药品管理信息,指导病区药品管理;每月定期会同护理部检查病区药品管理情况,协助病区落实药品保管、使用质量管理制度,检查病区是否有过期及变质药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2.7 效果评估 将我院22个病区规范前一年和规范后的药品检查中存在问题进行比较(表1)。从6月份规范管理后,各病区的报损的药品种类及金额逐步下降,品种由6月份的49种,下降到17种,并保持平稳。金额由2744.22元,下降到155.66元,见表2。
表1 规范管理前后问题的比较
表2 规范管理后6~12月份病区药品报损情况
[1] 联合委员会国际部编.陈育德,王羽,陈同鉴主译.联合委员会国际部医院评审标准[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60-62.
[2] 中国药典[S].二部,2010:附录Ⅹ Ⅳ.
[3] 叶咏年.药学综合知识技能[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57-258.
(2013-06-21收稿 2013-09-20修回)
(责任编辑 郭 青)
黄兆耆,大学专科,主管药师,E-mail: wynne-huang@126.com
510600,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药学部
R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