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拨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4-07-18赵小红
赵小红
点拨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赵小红
目的 探讨“点拨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作用。方法 在儿科护理学教学实践中,运用导入点拨法、质疑点拨法和讲评点拨法等, 并与传统教学方法比较。结果 通过实验班与对照班比较, 不管是教学效果问卷调查还是考试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点拨教学法”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又开发学生智力, 也为培养技能型人才打下好基础。
儿科护理学;教学方法;点拨法
目前为止儿科护理教学方法仍然以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为主, 其缺点在于忽视智能培养, 而只注重知识传授[1]。这种 “知识型”培养人才的方法, 往往缺乏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 缺乏社会实践技能与技巧的本领。也不符合教育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和面向现代化的要求。为此探索一条适合儿科护理特色的教学方法, 是当今医学院校的重点问题之一[2]。探索由“知识型”转向以培养“技能型”为主导的儿科护理教学方法, 近年来作者把“点拨教学法”运用到儿科护理教学中, 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入选研究对象为本校 2011级 “3+2”中专阶段护理专业学生, 其中2011级1班为实验组59人, 2011级2班为对照组57人, 两组授课为同一位教师, 其入校后其他学科成绩及学习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进行比较。
1.2教材 为中专教材《儿科护理学》。
1.3方法 A班为点拨教学班, B班为传统教学班。教学模式:B班仍以传统教学方法;A班为①预习:教师按教学大纲提前给学生布置预习题, ②自学:课间学生按教师设计的问题深入图书馆及辅助教材自习;③讨论:以小组为单位针对学习内容及问题展开热烈讨论;④发言:小组选代表回答老师的提问。⑤总结(点评):对本次课的问题及重点教师有针对性的发言与总结(点评)。测验与问卷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以笔试检测。两组教学效果以问卷调查比较。
1.3.1导入点拨法 导入点拨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生“第一颗火星, 第一个源泉,”, 凡是兴趣、思想、情感、需要等都可以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机[3]。教师上新课前, 创设出与新课相适应的学习情境和氛围(点拨法), 如上课PPT展示一黄疸较重伴有体温不升、腹胀、拒奶的新生儿, 要求学生思考可能是什么病, 此时即激起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到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把深奥的理论通俗化, 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典型例子使许多抽象的理论、以往学生难以听懂的问题马上明朗化。如上述新生儿败血症, 其临床特点是五、四、三、二、一 。即 五个不(不吃、不哭、不动、体温不升、体重不增;),四个中毒(中毒性肠麻痹、中毒性肝炎、中毒性脑病、中毒性心肌炎), 三个肿(肝肿、脾肿、皮肤硬肿), 二个进行性(进行性黄疸、进行性贫血), 一个出血倾向。此时学生就会茅塞顿开, 豁然开朗。
1.3.2质疑点拨法 学贵有疑, 质疑点拨得当, 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积极性。教师从不同角度点拨思维, 如质疑、答疑, 设疑等,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其参与意识。如上述新生儿败血症为什么会产生黄疸、体温不升、腹胀、拒奶等症状, 经过其发病机制的点拨,当学生找到问题答案时, 即能激发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兴趣。加深了对构成问题条件的认识。质疑点拨法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与开阔, 有利于学生以后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1.3.3讲评点拨法 学生在回答问题、做作业、考试时难免答错、做错。讲评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如何对待和处理自己或别人在学习中的错误, 关键是学生本人对学习的态度。如作者第一堂课往往有这一道题:①为什么说生理盐水不生理?②为什么说75%的酒精能消毒, 而95%的酒精不能消毒?③为什么持续高氧浓度吸氧会引起新生儿晶体后纤维增生?此时, 肯定有一部分学生答错, 结果答错的学生认为错就错了, 改了也不能加分, 这部分是纯粹为分数而学的学生。有的学生只是对答案, 不求甚解, 即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的学生即认为别人的错, 与己无关, 其结果是重走别人的弯路。
对此, 作者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试卷或分析教学反馈中各种正确与错误信息, 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 进行归纳、分析、整理, 利用一定的时间, 采取一定的方法和学生一起讲评、分析。使全班学生真正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1.3.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教学效果问卷调查比较 通过不记名的问卷调查对 2 组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问卷内容包括:学习兴趣是否提高?是否增强师生沟通能力?是否获得临床体验?是否增强知识应用能力?是否加强师生沟通能力等。A班与B班比较, 点拨教学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2.2两种教学方法命题考试效果比较 检测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进行相同命题考试, 结果见表2。优秀率两班比较(χ2=4.15, P<0.05);不及格率两班比较(χ2=8.48, P<0.01)。从表2结果可见, 点拨教学法效果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
表1两组教学效果问卷调查比较(n,%)
表2两种教学方法授课考试成绩比较(n, %)
3 讨论
传统的儿科护理学教学方法是以教师给学生提供信息和知识为先导, 虽能较系统的传授理论知识, 但学生总处于被动接受知识, 缺乏主动的参与学习[4]。由蔡澄清先生创导“点拨教学法”,是以启发式教学为原则, 灵活综合运用科学化和现代化的教学方法, 是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方法[3]。其优点是①“点拨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无论从考试结果或问卷调查均显示, 点拨班均优于传统班。这说明教学效果“点拨教学法”明显优于传统讲授法。因为“点拨教学法”注重的是启发, 培养的是自学能力[5], 所以它能调动学习积极性,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使学习成绩显著提高。②“点拨教学法”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运用“点拨法”可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帮助他们提高阅读、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多年来, 传统讲授法给学生养成的习惯是只注重笔记而轻视书, 他们的学习是以接受知识应付考试为目的, 很少有人发现和提出问题,不能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6]。“点拨教学法”则不然,该教学法通过设疑、引导、启发、讨论等方式, 不但能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索和发现问题, 而且还能够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③“点拨教学法”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我们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虽然思维能力较强, 但表达能力较差, 原因是紧张, 缺乏锻炼。通过课堂讨论、发言、提问等训练, 克服了紧张状态, 表达能力明显提高, 锻炼了日后与患者沟通的能力与技巧。④“点拨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学中采用“点拨教学法法”虽然讲的内容少了, 但并非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该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但要求教师精通本专业知识, 还要加强相关学科的研究, 扩大知识面, 不断提高自身水平[7], 这样课前才能制订出适应学生能力的讨论纲要, 课堂上才能出色地指导学生讨论并及时准确无误地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作者认为“点拨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其优点是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 采用不同的“点拨教学法”, 突出重点, 注重实效, 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所以大部分学生欢迎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实践也证明运用该法确实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它不但开发了学生智力, 也为培养开拓型、技能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1] 梁萍.儿科护理教学改革实践的探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1):73-74.
[2] 杨丹, 张德辽, 刘成霞,等.新形势下的临床护理带教方法与体会.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 6(9):186-187.
[3] 马占先.点拨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考试周刊, 2007, 1(39):30.
[4] 李玉萍, 陈琪, 黄璜, 等.案例一学导式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8(5):85-86.
[5] 赵小红.PBL 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实践探讨.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8(16):135-136.
[6] 徐宇华.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培养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 31(7):1112-1113.
[7] 于惠影.PBL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中国当代医生, 2007, 45(17):121, 128.
311800 绍兴护士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