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物联合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迷临床效果观察

2014-07-18梁保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8期
关键词:还原型酒精中毒纳洛酮

梁保坤

药物联合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迷临床效果观察

梁保坤

目的观察药物联合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迷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患者58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29例, 观察组给予纳洛酮和还原型谷光甘肽药物联合治疗, 对照组给予纳洛酮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15例(51.72%), 有效12例(41.38%), 无效2例(6.90%), 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显效8例(27.59%), 有效13例(44.83%), 无效8例(27.58%), 总有效率为72.42%,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联合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迷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纳洛酮。

药物联合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迷;临床效果观察

酒精中毒指一次饮用酒精或者酒精饮料过量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从兴奋到抑制的过程, 又名乙醇中毒。根据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表现分为兴奋期, 共济失调期以及昏迷期三个阶段[1]。本次研究药物联合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迷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6月~2014年3月本院诊治的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患者58例, 男40例, 女18例, 年龄16~54岁, 平均年龄(39.9±12.3)岁, 入院时间30 min~12 h不等,浅昏迷32例, 深昏迷26例, 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昏迷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大量酒精或者酒精饮料饮用史;临床表现有面色潮红、苍白, 昏睡, 体温下降, 瞳孔散大, 心率增快,呼吸减慢, 血压下降, 呼吸循环麻痹等;血液中乙醇浓度>54 mmol/L;头颅CT以及实验室检查排除药物中毒、脑血管意外、一氧化碳中毒、颅脑外伤、糖尿病昏迷等[2]。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 心电监测、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电解质平衡、保暖、葡萄糖注射液、维生素B6针等, 给予1.6~2 mg纳洛酮+500 ml 5%葡萄糖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2.4 g还原型谷光甘肽+500 ml 5%葡萄糖联合1.6~2 mg纳洛酮+500 ml 5%葡萄糖静脉滴注。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12 h后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GCS评分、独立行走、回答问题、神志情况等评估。

1.4疗效评价标准 GCS评分为15分, 对答准确, 神志转清, 能独立行走为显效;GCS评分>8分, 能对答问题, 但言语不清, 神志转清, 步态不稳, 生命体征平稳为有效;GCS评分3~7分, 神志不清, 昏迷或者嗜睡状态, 生命体征不佳为无效[3]。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显效15例(51.72%), 有效12例(41.38%), 无效2例(6.9%), 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显效8例(27.58%), 有效13例(44.84%), 无效8例(27.58%), 总有效率为72.42%,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两组患者昏迷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

表2 两组患者昏迷苏醒时间比较, h)

表2 两组患者昏迷苏醒时间比较, h)

注: 两组患者昏迷苏醒时间比较, P<0.05

组别例数时间(h)观察组293.9±2.3对照组296.9±2.0 P<0.05

3 讨论

急性酒精昏迷严重时会发生呼吸衰竭,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若是有基础疾病, 比如肝肾、心脏等疾病, 昏迷时间比较长,患者预后比较差。乙醇的脂溶性特点, 导致其透过大脑的神经细胞膜比较迅速, 并且作用于膜上的一些酶类, 影响细胞功能, 引起皮质层功能失调, 表现为先兴奋后抑制, 进而累及脊髓和延脑, 麻痹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 导致呼吸循环衰竭。酒精在脑内激活内源性阿片系统, 是中枢神经的抑制剂[4]。

谷光甘肽为人类细胞自然合成肽, 主要活性状态为还原型谷光甘肽。还原型谷光甘肽是细胞自然抗氧化剂, 病理状态下补充适当的还原型谷光甘肽可以预防、减轻、中止细胞损伤。纳洛酮通过阻断内源性阿片肽起到促醒作用, 降低脑水肿, 保护脑神经, 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明显改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症状, 昏迷时间明显缩短。

综上所述, 纳洛酮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促醒效果比较显著。

[1] 李天星, 蔡婷婷, 李勇基, 等.甲氯酚酯联合纳络酮抢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临床分析.临床内科杂志, 2012, 12(29):847-848.

[2] 孔娟, 李莉, 兰超, 等.纳美芬纳洛酮与血液透析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 10(16):39-40.

[3] 甘伟, 陈苍舒.醒脑静联合盐酸纳络酮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临床观察.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1(27):104-105.

[4] 徐燕.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迷28例.中国中医急症, 2012, 7(21):1161-1163.

2014-05-26]

655899 云南省罗平县中医医院

猜你喜欢

还原型酒精中毒纳洛酮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急性酒精中毒的内科急诊治疗分析
连翘提取物对急性酒精中毒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对TIMP-1、HIF-1α水平的影响
还原型锡酸铅粒度对Al/HMX/CMDB推进剂燃烧性能及安定性的影响
纳洛酮治疗急性非麻醉药物中毒性昏迷的临床治疗效果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菱鲆生长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有关两种还原型辅酶的高考试题分析与教学启示
还原型谷胱甘肽脂质体的制备与表征研究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心电图异常情况分析
纳洛酮:不仅仅是“解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