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诊处方审核情况分析

2014-07-18何秀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8期
关键词:药师药学处方

何秀英

门诊处方审核情况分析

何秀英

目的统计本院门诊处方差错情况, 分析差错原因、提出解决的建议和方法。方法对审核有问题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问题处方次数占门诊处方数的1.01%, 其中处方前记占比22.43%, 处方正文占比77.57%。结论通过加强医师自身素质建设, 提高药师审核处方的能力, 加强药师与临床医师的协调沟通, 及时更正有问题的处方、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

门诊处方;处方审核;合理用药

自2013年5月本院使用电子处方后, 虽然克服了字迹潦草, 药品名称全部使用通用名,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处方前记不完整, 处方用法、用量错误率较高。药师审核处方是调剂的第一步, 更是促进合理用药,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 药剂科制订了调剂工作制度,处方审核制度, 目的是加强处方的审核, 所以提高药师审核处方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统计本院2014年1~4月的门诊处方总数和有问题的处方总次数(不包括特殊管理处方、特殊疾病、慢性病处方)。参考相关文献[1],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和本院的相关管理制度, 对有问题的处方内容按发生次数进行分类统计。

2 结果

2014年1~4月门诊处方总数:31739张, 有问题的处方总次数321张, 所占百分比为1.01%。主要存在问题是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相符(占比18.07%);用法用量不适宜(占比25.86%);给药途径不适宜(主要为录入错误, 占比23.99%)。

2.12014年1~4月门诊处方总数及有问题的处方差错发生率。见表1。

2.2处方差错内容统计。见表2。

表1 2014年1~4月门诊处方总数及有问题的处方差错发生率(n, %)

表2 处方差错内容发生率(n, %)

3 讨论

3.1患者信息不正确 患者姓名、年龄错误。姓名错误原因是由于医师的疏忽, 张冠李戴弄错该患者的姓名。年龄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儿童年龄错误, 如2岁9个月录入为2.9岁,所以药师审核处方时核对患者信息可以避免患者服错药品。

3.2临床诊断不全与用药不相符 处方临床诊断为“开药”、“体检”、“待查”, 无法审核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 为无适应证用药。如临床诊断为早孕, 但使用的是终止妊娠的药物米非司酮片和米索前列醇片;临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但使用的药物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和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甲磺酸氨氯地平片。

3.3规定做皮试的未注明或无结果的判定 规定做皮肤过敏试验的医师未注明或第二天免试继续使用的医师未注明,有的虽然有皮试的结果, 但无执行护士的双签名。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使用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必须进行皮肤过敏试验。对青霉素过敏者, 5%~10%对头孢菌素类产生过敏反应, 而对头孢菌素过敏者绝大多数对青霉素产生过敏反应[2]。进行头孢类抗菌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 , 必须使用原药配制皮试液,不能用青霉素皮试液代替, 也不能用某一种头孢菌素配制成皮试液做所有头孢类抗菌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

3.4注射剂的溶媒选择不适宜 实例1, 注射用丹参400 mg +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400 mg注射用丹参的溶媒量应为500 ml, 溶媒量不足, 药物浓度增大, 不良反应风险增加[3];实例2, 本院使用的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溶媒选择也存在不合理现象, 说明书使用的溶媒是0.9%氯化钠注射液, 而处方中医师选用的溶媒是5%葡萄糖注射液, 泮托拉唑的结构为苯丙咪唑类, 具有亚磺酰基, 属弱碱性化合物, 其水溶液不稳定, 易溶于碱, 微溶于水, 在酸性溶液中很快分解[4];实例3, 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50 ml+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是一种高浓度溶液, 不可直接输注,其应溶解于含有氨基酸的溶液中, 体积比为1:5, 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5]。

3.5用法用量不适宜 处方中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存在静脉滴注一次给药剂量较大, 一天的剂量一次给药, 给药频次不够的现象, 随着剂量的增加并不增加治疗效果, 而且随着剂量的增加药品的毒副作用增加, 门诊患者静脉滴注一日多次给药的依从性较差, 药师建议选用同种抗菌药物的口服制剂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其次是医师对给药剂量不熟悉, 如血塞通滴丸, 一次服用20丸, 而医师一次给药5丸。服药剂量过小, 影响治疗效果。

3.6重复给药现象 具有相同功效的中成药重复给药的现象较常见, 处方云南白药胶囊与云南白药粉同时服用, 而云南白药胶囊与云南白药粉成分相同, 功效相同, 药师认为没有必要联用, 既增加胃肠道的不良反应, 又造成药品浪费、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3.7药品名称混淆 医师经常将厄贝沙坦片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混淆, 氢氯噻嗪具有利尿降压的作用;处方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0.25 g, 静脉滴注。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为一混悬剂, 其只能肌肉注射或关节腔给药, 常用量为10~40 mg, 不能静脉滴注, 用于治疗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疾病, 由于医师与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混淆,用于静脉滴注治疗过敏性皮炎。而且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使用剂量过大。

3.8存在配伍禁忌 处方20%甘露醇注射液250 ml+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 mg, 静脉滴注。20%甘露醇注射液为一过饱和溶液, 温度较低时容易析出结晶, 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混合, 可能析出甘露醇结晶, 并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导致低血钾;处方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维生素K1注射液20 mg+注射用维生素C 2.0 g, 静脉滴注, 而维生素C与维生素K1混合易出现混浊。

3.9给药途径不适宜 大多为医师对信息系统操作不熟练,而且忽视检查核对, 录入错误, 静脉滴注的录入为口服给药,口服给药的录入为外用, 而且频率较高;如银胡感冒散为一外用贴剂, 而医师往往开为口服给药。

3.10未备案超说明书用药或无知情同意书 医院规定药品超说明书用药需有充分的文献资料, 询证医学研究结果,由临床科室提出申请, 经医院药事委员会批准, 在医务部备案, 并且使用前需与患者签署超说明书用药知情同意书才能使用。而本院临床用药中超说明书用药备案的主要是适应证超出说明书范围的, 而改变给药途径的几乎未备案。如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氨溴索注射液15 mg雾化吸入, 氨溴索注射液的疗效已被充分证实,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抗生素在支气管分泌物中的浓度, 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氧化和抗炎的作用[6]。

4 讨论

4.1加强医师自身素质建设, 加强医师对医学知识和药品知识的学习, 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系统操作的培训。

4.2药师要适应药学工作的转型, 改变工作模式, 不断更新药学知识和药品信息, 提高药学专业实践能力, 提高药师审核处方的能力。

4.3增强与临床医师的沟通, 及时传递药品信息。药师审核处方时, 发现有问题的处方需与临床医师沟通更正后方可调配, 同时把处方中常见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医师, 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

4.4加强与信息科的反馈 , 药师审核处方时, 发现存在的问题需要与信息科协调解决的及时反馈给信息科加以调整。

[1] 李帼姬, 李海英, 陈画虹.儿科门诊处方审核情况的分析.今日药学, 2012, 22(8):498-500.

[2] 刘伟浩, 钟永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反应与皮肤过敏试验的探讨.今日药学, 2012, 22(4):250-252.

[3] 赵梁艳, 刘梅, 廖俊辉, 等.临床药师干预对某院中成药注射剂使用的影响.今日药学, 2012, 22(1):32-34.

[4] 梁鹦.400份病历不合理用药分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1, 31(7):605-607.

[5] 张敏娟, 徐贞.关于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的不合理用药分析.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4, 17(4):476-477.

[6] 雷龙, 刘俊, 汪炜, 等.浅谈我院药品超说明书用药.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4, 17(3):387-389.

2014-06-20]

650100 昆明市西山区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药师药学处方
药师“归一”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人间处方
光绪《黔江县志》的药学价值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处方
药师与患者间沟通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