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抗生素治疗支气管扩张并发感染的效果观察

2014-07-18杨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6期
关键词:灌洗肺泡支气管

杨茜

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抗生素治疗支气管扩张并发感染的效果观察

杨茜

目的 对支气管扩张并发感染患者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抗生素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68例支气管扩张并发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编号的奇偶数进行分组,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4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法,观察组患者运用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抗生素进行治疗, 治疗10 d后, 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1%,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5%, 研究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对支气管扩张并发感染患者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抗生素治疗, 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生命质量, 降低医疗资源, 改善患者病症, 值得推广。

支气管扩张并发感染;支气管肺泡灌洗;局部抗生素;治疗

支气管扩张指的是受到患者支气管以及周围肺组织慢性炎症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破坏患者的支气管壁肌肉与弹性组织, 进而形成变形、不可逆性扩张的管腔[1]。作者对河南省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34例支气管扩张并发感染患者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抗生素进行治疗, 取得了良好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68例支气管扩张并发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患者入院顺序编号的奇偶数为依据, 奇数为观察组, 偶数为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男21例, 女13例, 年龄57~86岁,平均年龄(66±3.9)岁, 病程2~50年;对照组:男19例, 女15例, 年龄56~85岁, 平均年龄(65.1±4.1)岁, 病程3~52年。所有患者均为支气管扩张并发感染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史等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 主要运用止血、抗感染、补液、祛痰、氧疗、体位引流以及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方式。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抗生素治疗, 具体治疗方式如下:术前给患者体内注入0.5 mg阿托品, 并对患者行鼻黏膜表面和咽喉部使用2%利多卡因进行麻醉;麻醉后, 使用电子支气管镜从患者的口或者鼻部位进入到气管和支气管中, 然后在患者的麻醉气管与气管黏膜中注入5~10 ml的2%利多卡因。对患者进行插镜的过程中, 首先要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然后吸出气管和支气管中含有的分泌物, 将气道中含有的痰液或者分泌物排除干净。通常情况下, 感染部位主要以肺段或者肺叶为主, 因此, 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对患者体内发生病变的肺段支气管口或者肺叶处运用连续性方式嵌入。运用高压注入方式为患者注入灌洗液, 灌注为20~30 ml/次, 液体在患者体内停留片刻后, 肺组织、灌洗液以及支气管互相融合,然后将其吸出, 重复吸出3~5次, 将吸出的灌洗液澄清片刻,之后注入敏感抗生素。每周根据上述治疗方法治疗一次。

1.3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运用胸片检查, 纤维化索条阴影全部被吸收或者仅留小部分阴影;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胸片检查吸收率不超过50%;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胸片复查吸收率无改善, 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为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10 d治疗后,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为70.6%, 有效率为26.5%, 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为50%, 有效率为23.5%, 总有效率为73.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n(%)]

3 讨论

支气管扩张主要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先天遗传以及炎症增生等因素影响, 导致管壁组织出现破坏, 进而出现不可逆性扩张, 另外, 支气管扩张会影响支气管中的纤毛功能,导致出现引流不畅、支气管阻塞以及滞留分泌物的现象, 进而引起感染。其是呼吸系统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 伴有慢性咳嗽、反复咯血以及咳大量浓痰的临床症状, 具有互相促进、互相发展的特点, 高发人群为老年人群[2]。目前, 治疗支气管扩张主要运用体位引流、氧疗、补液、祛痰、抗感染、止血以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方式进行治疗, 受到其病情复杂因素的影响, 对患者全身用药, 不能有效清除病原菌。反复出现感染现象, 会提高细菌的耐药性, 加大支气管不可逆性损伤程度[3]。支气管肺泡灌洗是一种对患者肺部疾病病因进行分析、诊断以及治疗的方法, 具有安全可靠性高、操作方便简单以及疗效显著的特点, 其主要将纤支镜嵌入到患者肺段或者亚段支气管中, 使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灌洗、局部注入抗生素, 对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清除, 保证呼吸道的顺畅, 并有效治疗气管细菌, 最后有效清除病灶, 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在本组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运用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抗生素进行治疗,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 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1%,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5%, 研究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 对支气管扩张并发感染患者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抗生素进行治疗, 能够有效提高治愈率, 增强治疗效果, 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

[1] 陈昌远.支气管肺泡灌洗在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中国医学创新, 2012,9(29)158.

[2] 李晓辕.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注药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疗效.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30(06)741.

[3] 郭华.支气管肺泡灌洗加局部抗生素治疗支气管扩张伴感染的疗效.西南国防医药, 2012,22(7)729.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猜你喜欢

灌洗肺泡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早期连续支气管灌洗在老年昏迷病人肺部感染中的防治作用
苜蓿素对哮喘小鼠肺泡巨噬细胞TLR4/MyD88/NF-κB通路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