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葡萄糖酸钙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4-07-18李俊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6期
关键词:葡萄糖酸钙丁三醇宫素

李俊英

·药物与临床·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葡萄糖酸钙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李俊英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产妇阴道流血量超过500 ml者。据相关资料统计, 目前我国孕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达3%, 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1]。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很多, 如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撕裂、胎盘残留或滞留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 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最主要的原因, 约占产后出血的50%[2]。临床上如处理不当, 往往危及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当, 因此积极的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子宫收缩就显得尤为关键。山西省交城县人民医院自2010 年1 月~2012 年12 月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葡萄糖酸钙联合使用的方法对在产程中并发宫缩乏力的产妇进行治疗, 防治产后出血, 取得较好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 年1 月~2012 年12 月在本院住院行剖宫产的孕产妇200例, 入选条件为:①年龄22~25岁;②孕周在35~42周;③具有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倾向。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四组, 即葡萄糖酸钙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葡萄糖酸钙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患者。对四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如年龄、孕次、孕龄、腹围、剖宫产史、人流史、产科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给药方法 四组产妇均在均在胎儿娩出后, 立即静脉滴注缩宫素20 U。葡萄糖酸钙组: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10 ml(10 min内推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组:在缩宫素静脉滴注的同时, 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1 ml子宫肌内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葡萄糖酸钙组:在缩宫素静脉滴注的同时, 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1 ml子宫肌内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 ml静脉推注;对照组:静脉滴注缩宫素和按压子宫。

1.3观察指标 ①第三产程时间;②产后2 h及产后24 h累计出血量:③用药后生命体征(血压、心率等)变化;④子宫切除率;⑤其他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数据采用形式表示, 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其中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实验结果

2.1各组患者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比较 四组患者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葡萄糖酸钙组患者显著低于其他三组患者(P<0.05)。见表1。

2.2各组患者用药后生命体征比较 四组患者用药后血压及心率比较,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各组患者子宫切除率及其他不良反应比较 四组患者子宫切除率及其他不良反应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葡萄糖酸钙组患者显著低于其他三组患者(P<0.05)。见表3。

表1各组患者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比较(n=50,)

表1各组患者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比较(n=50,)

注:与其他组比较, a, P<0.05

组别第三产程时间(min)产后2 h出血量(ml)产后24 h出血量(ml)葡萄糖酸钙组9.3±1.9150.2±39.0245.6±53.0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组10.2±2.0146.7±43.9224.6±61.3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葡萄糖酸钙组 7.9±1.7a121.2±34.1a186.4±57.8a对照组14.1±2.4258.5±45.9340.5±72.1

表2各组患者用药后生命体征比较(n=50

表2各组患者用药后生命体征比较(n=50

组别心率(次/min)收缩压(kPa)舒张压(kPa)葡萄糖酸钙组80.7±3.915.8±1.29.5±1.4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组80.1±5.016.1±1.89.4±1.3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葡萄糖酸钙组79.2±4.515.5±1.79.4±1.8对照组79.0±5.216.3±1.99.5±1.1

3 讨论

产后出血严重威胁孕产妇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无论是顺产、剖宫产或者产后都容易发生。由于产后出血多是由于子宫收缩乏力而引起的, 故如何能够加强子宫肌肉收缩是预防产后出血的非常关键的措施[3]。过去临床上一般采用静脉滴注缩宫素的方式来预防产后出血。但是由于缩宫素的半衰期很短(约3~4 min), 很快可以被体内的宫缩素酶所降解,同时仅子宫上段肌肉对缩宫素敏感, 并且当肌细胞内的宫缩素受体饱和后, 即使再增加药物剂量, 也不会提高收缩作用,故临床效果欠佳[4]。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商品名:欣母沛)是上世纪90年代末首先由美国研制合成的一种前列素F2α的衍生物, 与传统的前列素类药物相比较, 其分子结构上的第15位羟基由一个甲基所取代, 故其可以对抗15-羟脱氢酶对其的灭活作用, 使其半衰期得以延长, 有效地增强了生物活性, 并且显著减轻了原有药物的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的发生[5]。该药的药理作用机制是:通过激动Ca2+载体、刺激肌细胞间缝隙连接的形成以及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等作用, 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力加强, 引起子宫内压力增高, 从而使创面血窦和血管迅速关闭, 以达到止血目的。用药后15 min可达作用效果的峰值, 持续时间可达2~3 h, 同时还有助于软化和扩张宫颈[6]。本次实验结果显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组患者, 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 h及产后24 h出血量、子宫切除率以及其他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患者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增加子宫收缩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正常的子宫平滑肌收缩需要肌细胞胞质浆有充足的Ca2+,胞质内游离Ca2+浓度对调节肌肉收缩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 Ca2+又是凝血因子Ⅳ, 在外源性凝血环节上起促凝作用。因此, 在产后及时补充Ca2+将有助于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7]。本次实验结果显示, 葡萄糖酸钙组患者各项检测指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明葡萄糖酸钙可有效增加子宫收缩, 从而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

根据葡萄糖酸钙的药理学作用机制, 推测其可能会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所引起的产后出血时具有协同作用, 但目前还未见相关报道。本次实验通过对50例具有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倾向的孕妇采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1 ml子宫肌内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 ml静脉推注”治疗措施, 结果显示, 该组患者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 h、 24 h出血量、子宫切除率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其他几组患者, 同时也未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率、血压等)产生影响, 证实二者之间的确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效果,合用可以有效促进子宫平滑肌的收缩, 迅速达到止血的效果。同时, 二者在使用上具有安全、便捷等优点, 因此, 作者认为将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葡萄糖酸钙用联合使用, 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可以减少孕妇出血、输血以及子宫切除的发生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蔡怡琦.欣母沛预防高危妊娠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辽宁医学院报, 2011,8( 4) : 321-322.

[2] 赵少飞,孙晓峰.第三产程产后出血防治措施的分析.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3,5(1):28.

[3] 张桦,李鸿雁,魏传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高危因素预防性使用的效果分析.药物与临床, 2010,48(4):77-78.

[4] 黄洁敏,骆一凡.产后出血的治疗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0, 35(6): 378-379.

[5] 石峰.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高危妊娠产后出血90例临床疗效观察.咸宁学院学报, 2010,24(5):423-424.

[6] 徐蓉.欣母沛预防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观察.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16(9):571-572.

[7] 胡先平,刘付强,潭华霖,等.妊高征倾向孕妇补钙后血浆钙离子甲状旁腺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2,18( 4):255-256.

030500 山西省交城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猜你喜欢

葡萄糖酸钙丁三醇宫素
电位滴定法测定葡萄糖酸钙的含量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分析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葡萄糖酸钙制备的实验研究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电位滴定法测定硼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和硼葡萄糖酸钙溶液中的钙含量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Foleys导尿管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