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语感,提高语言实践能力
2014-07-17林文红
林文红
摘要:培养语感对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意义重大,教师应积极创设有利于英语学习的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语音和听力教学,重视诵读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并督促学生坚持不懈、反复操练,做到熟能生巧,形成语感。
关键词:语感;语言实践能力;激发兴趣;诵读;语音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89-1
一、用英语组织教学,创造有利于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
正常幼儿都能通过耳濡目染,通过观察和模仿逐步学会母语,他们能通过辨别词的轻重,语调的高低,来察觉出说话人的语气,理解说话人的意思。这有力地说明语境对语感培养的重要作用。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一大障碍就是缺乏英语学习的环境,学生很难接触到地道的英语,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设语境,因此教师要用英语来组织教学,增加口语训练,鼓励学生大胆开口,即使错了也不批评,不埋怨,要求学生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用英语进行交流。
二、引导学生用英语思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学习效果就能事半功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方法的选择,多媒体的运用来为英语教学提供非常好的条件,让学生能从音、形、意各个方面去感知英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个感觉器官,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这样的课堂是学生感兴趣的。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开办英语角和英语兴趣小组,经常让学生欣赏经典英文歌曲。这样的环境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必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三、重视朗读和背诵
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我觉得初学者与其费那么大劲去死记单词,做那些支离破碎的语法练习,倒不如精选精读几篇经得起仔细推敲的散文或诗歌,把它们读透背熟,真正消化成自己的精神营养,这样就会培养成敏锐的语言感”。因此,教师如果一味的只注重应试教育,片面地强调语法和句法的讲解,只能使学生在文山题海中累得抬不起头来。我们要适当地让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但朗读和背诵的材料不能信手拈来,难度要适中,不能让学生觉得太难而高不可攀,从而产生抵触情绪。教材中课文的难度适中,用法规范,是很好的诵读材料。教师只要充分而合理的应用教材就可以了。老师还应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让学生随时记录一些有用的词、短语、精彩的句子和短文,要经常翻阅或背诵,并多加模仿运用,使优美的词、各种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烂熟于心,为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培养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经过长期大量的诵读,如果能做到脱口而出,就说明他们已经初步形成了语感。我们常常听到学生说,某个题目的答案是猜的,读了以后感觉这个答案好像对,其实这就是语感。
四、重视语音教学和听力训练
良好的语感离不开正确的语音,要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接触到纯正而地道的语音。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用汉语或汉语拼音给英语单词注音的现象,这不利于学生准确地听说英语,不利于学生掌握单词的音与形的联系,不利于创造英语语境。学生说出来的英语,汉语味很浓,听起来别扭生硬,严重影响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每一个不正确的发音,帮助学生读准每一个音标,掌握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尤其是元音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其次是要求学生多听磁带,多接触英美国家人的纯正的发音,注意模仿,跟读,做到朗朗上口。听的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的磁带,可以是广播,电视,还可以通过网络来收听英文歌曲和英语原声电影。注重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语感。
五、反复操练,熟能生巧
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还是一项技能,既然是技能我们就要刻苦操练,直到掌握为止。英语也是一种工具,只有熟练地掌握这个工具,并且用这个工具去学习,去交流,才能达到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语感也就是在操练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对于中学生来说,抓住一切点滴的时间来操练英语,认真地听,大胆地说,自觉地培养自己的语感,才能在与人的交流中和各种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
六、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语言的交际离不开语境,这就包括一定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差异。不了解这些就很容易在表达上词不达意,在理解上不知所云。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大批的学生会出现汉语式的英语,这就是因表达习惯和方法的不同而产生的错误。了解西方人说话的习惯和文化背景,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也有利于形成语感。
总之,语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需要长期的历练和内化。我们不能忽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多听,多读,多记,多背,只有多途径的输入,才能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才能保证说和写的输出。只要教师能长此以往地坚持,相信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