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化建设:人与城市和谐发展

2014-07-17张强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自然村村落城市化

张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1.7亿到2012年的7.1亿,城镇化率基本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与此同时,大城市高企的房价、难解的拥堵以及不均等的公共服务也彰显出中国城镇化积累了大量矛盾和问题。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突破2114万,已经超过2020年1800万人左右的控制目标。全国有31个城市的汽车数量超过100万辆,其中,北京超过500万辆,超过200万辆的城市包括上海、广州、杭州等8个。在北京,全市目前年用水量缺口近三分之二,不得不依靠超采地下水、从外省调水“解渴”……人口的暴增让空气污染、交通拥堵、房价高涨等“城市病”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愈演愈烈。

为避免这种情况蔓延,2013年底,中共中央在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明确强调“不是每个城镇都要长成巨人”,要在中西部和东北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发展形成若干城市群。

除了拥挤不堪带来的“城市病”,农民工无法真正融入城市也是阻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一大瓶颈。繁华的大都市拥有先进的教育、发达的医疗、良好的公共设施……农民工渴望借助这个舞台,谋求更大的发展,改变自己甚至家人的命运。然而,当他们真正想要融入城市的时候才发现,作为一个外乡人,在繁华的城市面前有着诸多无奈与彷徨。

基于此, 在2014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实行不同规模城市差别化落户政策,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

美好的愿景催人奋进。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又一驾“马车”,是我国最大内需潜力所在。在“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下,我们期待新型城镇化建设让人与城市和谐发展。

【练一练】

(1) 要解决城镇化的人口存量和增量压力问题,就要解决好“能够进得来”“能够留得住”“能够过得好”三个问题。这需要

①消除城乡壁垒,避免收入差距

②以产业作支撑,促进充分就业

③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推行均等的公共服务

④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 近些年,杭州市城市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但也出现了诸如城市用地规模非理性扩张、生态环境恶化等“城市病”。破解这些“城市病”需要

①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

②完善公共交通系统,打造通畅天堂

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城镇

④实行土地科学化管理,建设土地集约型城镇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 在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过程中,中国消失了约90万个自然村,村落的原始性以及附着其上的文化性正在逐渐瓦解。当下,保护自然村中的传统村落已迫在眉睫。这是因为

A. 传统村落需要在继承基础上发展

B. 传统村落促进自然村的稳定发展

C. 传统村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重要遗产

D. 传统村落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4) 城镇化建设,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表明

①城镇化建设所建立的联系具有“人化”特点

②任何事物都处于这样或那样的普遍联系之中

③从顺应自然和天人合一的理念出发才会有联系

④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5) 日本的城市化由政府主导,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城市化进程更顺利。很多拉美国家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却导致城市“贫民窟”的出现。这告诉我们

A. 应坚持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结合

B. 应坚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C. 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存在不同特点

D. 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特点

【参考答案】

(1) D(2) B(3) C

(4) A(5) B

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然村村落城市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2025年山西垃圾收运覆盖90%以上自然村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河南所有贫困自然村 实现4G网络全覆盖
河南安排部署贫困自然村宽带网络全覆盖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