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材料反平面非对称界面端研究
2014-07-16王小丽李俊林
赵 绚,杨 林,王小丽,李俊林
(1.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学与计算机系,山西运城 044000;2.太原科技大学运城工学院基础部,山西运城 044000;3.太原科技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山西太原 030024)
文献[1-3]给出了正交异性双材料反平面(对称)界面裂纹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并求解出了相应的应力场、位移场及应力强度因子的解析表达式.文献[4-6]给出了正交异性双材料半无限裂纹界面裂纹理论分析.文献[7-8]给出了反平面界面端应力强度因子经验公式及实验结论.本文研究了正交异性双材料非对称反平面的界面端问题,通过构造了应力函数,并结合复变方法,在给定的自由边界及连续条件下,得到了一组四阶齐次线性方程组,从而求解出了正交异性双材料非对称反平面界面端的特征方程,并对特征值λ的变换规律做出了相应的研究.
1 反平面撕开型力学模型
如图1所示,λ为两种不同的材料粘接界面.θ2为第1类正交异性的复合材料,其中复合材料的工程常数为φj(j=1,2),y<0为第2类正交异性的复合材料,其复合材料工的程常数是(G23)2,(G31)2.
在反平面撕开型,即III型裂纹中,位移表示如下:
而对正交异性双材料来说,假设材料的弹性主轴与坐标轴是重合的,则由其物理方程得到相应的应力分量:
图1 III裂纹Fig.1 III model interface crack
由弹性力学知道,此控制方程为:
整理式(1)可得到:
由弹性力学得到,其相应的应力分量为:
其中:r和 θ为从裂纹边缘起度量的极坐标.而常数(Q44)j=(G23)j,(Q55)j=(G31)j;(G23)j,(G31)j(j=1,2)是材料的剪切模量.
2 给定的自由边界条件及连续条件
如图1所示,此图为正交异性双材料反平面界面端的问题,其界面连续条件及自由边界条件可表示为:
设位移为wj=wj(x+sjy),wj(x+sjy)对固定的j是任一复变函数.
将wj(x+sjy)代入控制方程(1),得到特征方程:
定义Δj=-(Q44)j(Q55)j,方程(7)有两对共轭虚根,取其虚部大于零的根如下:
3 界面裂纹的特征方程
假设应力函数为:
同理可得出(τrz)2,(τθz)2.
将式(11)代入 式(4)~(6)可得到一组关于(a1,a2,b1,b2)的四阶齐次线性方程组:
由式(12)得:a1=a2,(Q44)1β1b1=(Q44)2β2b2.
式(12)是一组齐次线性方程组,要使式(12)有一组非零解,则由线性方程组定理知,其系数的行列式必为零.因此可求解出关于λ的特征方程:
其中:μj=βj(Q44)j(j=1,2)
一般情况下,方程(13)根有很多,有可能是实数,也有可能是复数.考察式(13)不难看出,当给出的复合材料组合确定时,就可以试图通过改变角度θ1,θ2的值,找到使其界面端附近应力场奇异消失的根,下面来研究两种特殊非对称界面端的应力奇异性的相关问题.
4 两种特殊反平面非对称界面端的应力奇异性
图2 特征根λ随材料参数Γ的变换图F i g.2 The transformation graph of λ eigenvalue changing with material parameter Γ
图3 特征根λ随材料参数Γ的变换图Fig.3 The transformation graph of λ eigenvalue changing with material parameter Γ
当Γ≤2时,可得λ=±1,3,5,…在这种情况下,双材料(正交异性)反平面界面端附近的应力场是不存在奇异性的.
5 结论
图4 λ随Γ变换图Fig.4 The transformation graph of λ changing with Γ
[1]李俊林,王小丽.正交异性双材料反平面界面端应力场分析[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9,9:1078-1084.
[2]程靳,宋兆滨,翟云喜.正交异性体弹性动力学的一类反平面问题[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94,26(3):140-147.
[3]王小丽,李俊林,杨雅娟,等.双材料反平面对称界面端的应力奇异性研究[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10,31(3):222-225.
[4]Zhang Shaoqin,Yao Hesheng,Li Junlin.Stress Fields near Mode II Interface Crack Tip of Two Dissimilar Orthotropic Composite Materials[J].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Vols,2008,385/387:585-588.
[5]Li Junlin,Zhang Shaoqin,Yang Weiyang.Stress Field near Interface Crack Tip of Double Dissimilar Orthotropic Composite Materials[J].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2008,29(8):1045-1052.
[6]许金泉,姜菊生.界面端附近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J].上海力学,1998,19(3):221-227.
[7]董安强,李俊林.正交异性双材料反平面界面端应力奇异性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638-641.
[8]杨维阳,李俊林,张雪霞.复合材料断裂复变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