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司上市潜规则
2014-07-16王啸
王啸
截止到2014年6月2日,也就是中国端午节,美国的上市公司有5294家。这个问题至于较真吗?福尔摩斯说,“没有什么比显而易见的事实更让人误入歧途了”。不止在侦探世界里,在资本的世界里,也充满种种“流行的误区”和“常识的谬误”。追根溯源,往往能得到意外的收获。
如果查阅国内刊物,我们可以了解到,截止到2013年10月,纽交所、纳斯达克交易所分别有2356家和2616家上市公司,合计为4972家。然而这个数据并不详实,是仅指纽交所本身,还是纽交所所在的泛欧集团呢?是否包含集团旗下的美国股票交易所,也不得而知。数据来源含糊,可参考价值也比较低。
当然,我们也可以直接通过纽交所、纳斯达克的官网和年报进行查询。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官网还是年报,通常都喜欢忽悠本所有多少只上市证劵。众所周知,上市证劵和上市公司是有区别的。同一家上市公司,可能会有数只上市证劵,包括普通股、优先股、可转债,其中优先股又有累计、可赎回等货色。还有一些场外因素,比如美国场外交易集团始终喜欢拿“一万只证券报价交易”摇旗呐喊。纳斯达克官网还为小散户提供了Stock Screener股票查询系统,但Stock Screener主要是用于查询最新数据,对于最权威的历史数据,还是要通过世界交易所联合会。
在世界交易所联合会的官网上进行注册、点击、下载就可以获得全球主要交易所的历年数据。根据这一数据显示,美国上市公司近年数量一直在五千家上下起伏。美国证监会主席玛丽·乔白也在2013年10月召开的证券交易联盟第80届市场结构大会上发言称,“美国上市公司数量大约4900家,从1997年的8000多家的峰值滑落至此。” 玛丽·乔白提到的数据,也与世界交易所联合会的相吻合。
五千家有多少干货?
那么,这五千家上市公司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有多少家是真正的“美国本土的、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行的上市公司”呢?我们可以利用Stock Screener系统来进行一个分析。
首先要剥离加拿大公司及其他外国公司的ADRs,其占比超过10%,这个比例十分保守,实际情况只多不少。第二层外围上市公司是金融板块,银行、保险、证券、小贷公司等,为数不少。最后还要挤掉一些水分,就是那些微市值公司所占比例高达30%。其中绝大多数是美国本土公司,可见外国公司的进入门槛还是相对苛刻。2500万美元市值折合不到1.6亿元人民币,而目前A股市场中,最小市值公司万福生科也达到了7.5亿元人民币,这个对比着实耐人寻味。
经过层层剥离,可以看到美国本土的、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行的上市公司,在扣除外国公司、金融公司、微型公司之间的重复之后,目前为3000家左右。纽交所、美交所和纳斯达克的确称得上是“上市公司精品店”。
不能满足实体经济发展?
目前美国有16家有牌照的股票交易所,而这一数据在历史上曾经更多,但是上市公司基本被上面提到的三个交易所垄断。目前,美交所已经被纽交所所在的泛欧集团收购,在保留独立牌照的前提下,与纳斯达克进行低层次的竞争。而在美国官、商、学各界,但凡是提到股票交易所,也毫无例外是指上述三家。其它的交易所主要是未上市交易,或者衍生品交易等。
到这里,似乎可以得出一个不言而喻的结论——美国“上市公司目前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甚至可以说,美国也存在“两多两难”的困境,即企业多、投资者多、融资难、投资难。
美国的企业多如牛毛,达到了2700万家左右,这一数据来自美国联邦统计局网站。去掉其中占比四分之三的“个体户”(没有雇员、不对他人支付报酬的企业),雇主企业约600万家。
美国上市公司不到全美企业万分之二的比例,年收入竟占到全美雇主企业的半壁江山。如果以全美年收入1亿美元以上的2万家雇主企业为基数,此收入范围内的上市公司年收入的合计占比高达四分之三。也就是说,美国上市公司数量精简,但质量精华,基本上把全美经济的干货、硬货包进了纽交所、美国股票交易所、纳斯达克这三个店里面。
现在,正值中国资本市场超常规发展期,依美国的情况,难道三四千家就够了?这里还没有提到经济体量的差距。不过不用担心国人大干快上、搞数量扩容和重复建设的能力,从数量上超英赶美,指日可待。
奥秘在于流动
美国三家店的三四千家上市公司是存量概念,而流量的新陈代谢,才是永葆新鲜的秘诀。例如2000年的纳斯达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地上市了605家公司。其中IPO为397家,其他公司来自场外市场升级转板、纽交所或美国股票交易所转板、ETF及其他产品上市等。当年高科技泡沫破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地退市了770家公司。2001年再度遭到“9·11事件”打击,上市仅有145家公司,其中IPO为63家,但退市的公司高达650家。其他大部分年份,也是退市多于上市,在2007~2009年的房市、股市泡沫及接下来的金融危机期间,大进大出的一幕再次上演。
由此可见,对经济来说,上市公司在精不在多,流动才是市场的生命线。流动起来,投行及其他中介才有活干,交易所才能开张运营,投资者才能满意了再来购买,做空基金、集团诉讼律师也能分一杯羹。
“潜规则”维持市场魅力
2014年端午节前,京东商城一声锣响,把国内发行上市体制的新仇旧怨,再次架在火上烤。《人民日报》5月29日文章称,“在这些企业舍近求远扎堆赴美、赴港上市的背后,是A股相对严苛的上市门槛将互联网公司拒之门外的尴尬现状”。
诚然,吸引优质企业回归,扭转流失势头,确是当务之急。同时,我们必须认清的一个现实是,美国资本市场并非因低门槛而具有吸引力。事实上,如果美国资本市场上市与维持上市的门槛低,就不止上面提到的上市公司总数。其中本土、实业型公司在三千家左右徘徊,而不是三五万家。
显而易见,门槛低不是吸引优质企业的亮点。甚至正好相反,“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正因为纳斯达克、纽交所保持了“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品牌声誉,到那里上市并维持上市地位,相当于获得了财务、公司治理与持续盈利能力的质量“背书”,由此博得投资者认可的“三高”——高市盈率、高发行价、高募集资金量,才是优秀企业趋之若鹜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