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象学批评视域下的中学生文本误读探析

2014-07-15郝理

文学教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误读现象学中学生

郝理

内容摘要: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遭遇学生文本误读的情况。本文试从现象学批评这个视角来探析中学生的文本误读,以期能给我们的阅读教学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现象学 误读 中学生 文本

在现象学看来,现象指的是任何被呈现于纯粹意向性意识中的东西。现象学研究的是纯粹意向性意识的活动:意识的意向性向客体投射和被给予物以自身的方式向意识显现之间的无前提的同一。按照这个理解,文本是一种现象,文本阅读或鉴赏自然是现象学要研究的对象。将现象学理论用于文学批评研究的集大成者是波兰文艺理论家罗曼·英伽登。

在英伽登看来,文学作品是一个多层次的纯粹意向性构成。它包括:(1)文字语音层,即构成文学作品的字、词、句子;(2)意义单元层,即字、词、句的组合在相互作用中所产生的意义;(3)再现客体层,即由句子意义意向性投射的模拟现实的虚构对象,如作品中的事件、人物、背景等;(4)图示化外观层,即客体于作品中所呈现的整体情境或意境。这四个层次之间彼此制约,相互依存。英伽登认为,每个层次都有其一定的审美价值属性,这些属性带有各自从属的层次特色。一部作品的意义和审美价值不是由某一两个层次的价值属性决定,也不是各层次价值属性的简单相加。因此,在四层次之外还有一个贯穿上述各层次并以它们为构成基础的一个由审美价值属性以及这些属性组成的复调共同构成的层次——形而上质层。但由于这一层次贯穿上述四个层次之中并依赖于这些层次,所以英伽登又认为,最好不要将它看成是与之并列的一个层次。这样,英伽登将文学作品看作“分层次的复调结构”。

英伽登的文本层次理论给我们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提供了一个启示,即欣赏一部作品不能只窥一斑而知全貌,而应把作品视为一个整体,综合各个层次的审美价值属性去体味作品的“复调的和谐”,从而认知作品的整体意蕴和价值。这为我们破译中学生文本误读提供了线索。

由于缺乏“复调的和谐”的自觉意识和相应审美经验,中学生在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时,往往忽略文本的整体,甚至脱离文本。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或生活经历将文本的某一个层次的价值和意义放大,并将其作为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从而造成误读。

如《愚公移山》,误读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愚公很蠢,移山不如搬家;二、最终移走山的是神仙,赞扬神仙的伟大。这种误读就是因为割裂了文本层次,破坏文本的“复调和谐”造成的。下面做一简要分析。

第一种误读,学生在理解文本的意义时,把目光聚焦在再现客体层,即愚公这个形象身上,而忽略了和其他层次,尤其是图示化外观层的“复调和谐”。愚公形象的描述占据了文本的主体,容易把学生的眼光吸引到愚公身上。愚公九十高龄还带领子孙上山“扣石垦壤”,似乎是有点自不量力,即使他认为“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但他能保证他的子孙都能像他一样坚持下去吗?这样来看,愚公的行为本身确实是愚蠢可笑的。但愚公这一形象的意义并不是完全通过他自己来表现。文本还出现了智叟、山神天帝这些人物,他们和愚公的言行一起构成了文本的图示化外观。文本用了不少笔墨叙述了智叟和愚公的对话,山神天帝为愚公的精神所感动,帮助愚公移山这一情节。作品为何要出现这些人物?为何要叙述智叟和愚公的对话,山神天帝帮助愚公移山?显然,智叟、山神天帝的出场都是为了对比衬托愚公的不畏艰辛,敢于挑战的勇气和精神。文本正是在愚公与智叟,山神天帝的“复调和声”中才彰显出审美的价值。而学生在理解愚公这一形象时放大了再现客体层的美学价值属性,却忽略了文本的“复调和谐”,误读也就在所难免了。

第二种误读,学生同样把目光聚焦在再现客体层的山神天帝移山这一事件上,而忽略了文本整体的“复调和谐”。文本虽然叙述了山神天帝移走大山,但山神天帝移山这一事件本身不是孤立的,它和愚公移山、智叟取笑愚公一起组成了整个文本的图示化外观。只有在和它们的相互作用中,山神天帝移山才有其价值和意义。因为,山神天帝移山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是愚公的精神感动了神仙才发生的。移山只有在和愚公精神的关系中才存在。而学生在阅读时,只孤立地看到了山神天帝移山本身,放大了再现客体层的美学价值属性,却忽略了山神天帝移山和愚公精神的“复调和谐”,从而造成了误读。

综上所述,从现象学批评的视角来看,造成学生文本误读的原因是缺乏“复调和谐”的意识,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意义和价值。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能牢牢把握住这点,努力培养学生的文本整体意识,那么文本误读将能得到有效纠正和减少。

(作者单位:湖北枣阳第三实验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误读现象学中学生
音乐审美:基于“现象学”立场的思考与实践
教育学研究的新方法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现象学究竟是不是一种方法?
还原真实
影响的焦虑与“误读”
亲子阅读,别变成“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