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魏时期文化融合之服饰文化

2014-07-15江苏理工学院江苏常州213001

名作欣赏 2014年29期
关键词:孝文帝汉化鲜卑

⊙蒋 雯[江苏理工学院, 江苏 常州 213001]

中国的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各民族服饰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历史上由于战争等各种因素,中原文化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文化不断碰撞、渗透,形成文化交融的状态,民族的文化融合在服饰文化的发展演变中留下了痕迹。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文化的交融、碰撞对服饰文化的影响更加明显,北魏是由鲜卑族建立,鲜卑族是少数民族,要想在中原建立长期政权,必定要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中原的文化,从而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本文从北魏时期服饰的变迁上,研究这一时期的文化融合现象。

一、北魏服饰的历史渊源。根据《晋书》《魏书》《北史》等史籍的记载,因为鲜卑族主要活动的地区是在大兴安岭北段,后迁移到蒙古草原大青山、狼山一带,以畜牧打猎为生,以游牧经济为主要经济类型,所以为了适应马上的活动和寒冷的气候,早期鲜卑族装扮为头上带着鲜卑帽,身穿是窄袖交领的上衣,下着小裤口的裤子,脚蹬靴子,并且裤口还要塞进靴子里,这样的衣着类型统称为“胡服”,动物皮毛是早期胡服制作的主要材料。到北魏时期,鲜卑拓跋氏部族从原有的游牧经济逐渐向农业经济转变,因为生产方式发生的巨大改变,由骑马涉猎到耕地种田,借鉴汉人的耕作生产方式,大力发展棉花的种植,棉花是汉人纺织品的主要原料,所以鲜卑族的服饰也发生了改变,胡汉服饰的融合由此开始形成。改变后的鲜卑族服饰保留了其独特的鲜卑帽,服装的款式上借鉴了汉族的服饰,但是在北魏政权极力推行汉化政策之下,北魏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物质文明没有达到汉化的水平,所以鲜卑族妇女的服饰仍然保留了鲜卑族原有的服饰风貌。

服饰作为文化融合的载体,受到民族、阶级和区域的制约,能够折射出一定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因此,从北魏服饰的发展变化中可以看出北魏社会审美观念的变化。北魏统治者在进入中原以后,就十分重视对于服饰的改革。据史籍记载,道武帝时期,天兴六年(403),道武帝下令学习汉人的冠服等级制度“,天兴六年,诏有司制冠服,随品秩各有差。”到孝文帝时期,进行了多次服饰改革,首次服饰改革于太和十年(486),孝文帝穿戴龙袍冠冕在朝廷上摆宴席,接受诸国使臣的朝贺,显示了孝文帝对鲜卑胡服进行改革的要求和全面实行“汉化”的决心,“十年春正月癸亥朔,帝始服衮冕,朝飨万国”。太和十年(486)四月一日,孝文帝下令,“始制五等公服”;四月四日“,帝初以法服御辇,祀于西郊”;同年八月,孝文帝将五等公服正式授予大臣“,八月乙亥,给尚书五等品爵以上朱衣、玉佩、大小组绶。”;太和十六年(492),孝文帝下令,禁止百姓赤身裸体;太和十八年(494),尽管鲜卑族旧贵族以及保守派反对,孝文帝依然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并下令全面推行“孝文改制”,禁止鲜卑人穿传统服装,改穿汉人衣服;太和十九年(495),孝文帝赐群臣冠服。

二、北魏时期的服饰赏赐。北魏时期的服饰赏赐分三类,一是对官僚阶级的服饰赏赐;二是对弱势人群的服饰赏赐;三是对周边少数民族的服饰赏赐。

对官员的服饰赏赐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官服是古代官员身份地位的象征,官服赏赐依据场合可以分为朝服、致事服和丧服。北魏时期朝服自道武帝开始,官服赏赐就有等级之分,不同的官职所赐服饰不一样。所谓致事即退休,北魏于孝文帝改革前后建立致事制度,对于致事服饰的赏赐有两类:一是根据退休前的官位赏赐服饰,体现身份地位和朝廷恩宠,另一种则是赏赐的保暖御寒的普通衣物。丧服则是官员去世后朝廷赏赐的助丧服饰,一般有命服、朝服和敛衣三种,北魏文成帝以前,朝廷赏赐的丧服以命服为主,朝服和敛衣较少,孝文帝至孝明帝时期,丧服赏赐以朝服、敛衣为主,不再赏赐命服。北魏的官服赏赐是封建时期等级制度的象征,通过官服的赏赐达到笼络和调整统治集团力量的目的,是“汉化”的表现,也是胡汉民族文化融合的表现。

对于弱势群体的服饰赏赐跟官服不一样,类似于现在的福利救助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天灾人祸后的紧急救助;二是平常对鳏寡孤独、老弱病残的救助。古代由于科学技术不够发达,社会经济还较为落后,遇到天灾人祸时,人民的抵抗能力较差,经常会有流离失所,衣不蔽体的情况,而古代对于天灾人祸的发生,通常有统治者失德这样的解释,灾后的救助工作做得好不好也体现了统治者是否有好的德行,因此,每在天灾人祸发生后,统治者都会救助受灾群众,赏赐衣食,帮助其灾后重建,北魏时期也不例外。北魏建国初期,征战不断,天灾频繁,因此道武帝拓跋 下令“民有老不能自存者,诏郡县赈恤之”,要求地方官员关照不能自给的老人。到孝文帝时期,北魏的福利救助制度相对来说趋于成熟,对七十岁以上的老人赐爵奉养,其他弱势人群则赏赐衣食等物。

据马冬先生曾做的统计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周边少数民族的服饰赏赐以北魏时期最为显著。北魏是由鲜卑族建立的政权,在其统治范围内及周边少数民族众多,鲜卑建立政权后,周边的少数民族要北魏遣使朝贡,因此,北魏统治者需对周边少数民族领袖进行封爵并给予大量赏赐,服饰的赏赐就包含在内。孝文帝之前,北魏对周边少数民族的服饰赏赐没有具体的名称,统称为“衣服”,都是周边少数民族惯常所穿的裤褶、靴帽之类。孝文帝时期,北魏对周边少数民族的服饰赏赐有了具体的名称,如赏赐给高句丽的服饰,为具有浓厚汉服意味的“衣冠服物车旗之饰”,这也契合了孝文帝推行了的“汉化”政策,是民族文化融合的表现。

三、北魏时期石窟的佛衣类型。以云冈石窟为例,云冈石窟第一期和第二期是孝文帝改革之前开凿而成,主要为上衣外覆,中衣被外层上衣所掩盖。细分之下又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通肩佛衣,即上衣自背部覆盖双肩,右衣角自颈下绕过搭向左肩,佛衣的衣褶为相互咬合的勾连纹或者窄浅阶梯纹;坦右佛衣,上衣自背部覆盖左肩后,右衣角自腋下绕过搭向左肩;覆肩坦右佛衣,上衣自背部覆盖双肩后,上衣右侧沿肩臂处经右腋下绕过搭向左肩,裸露出右侧胸臂,衣褶和通肩佛衣类似。孝文帝改革之后,佛衣类型发生变化,云冈石窟第三期的佛衣类型中衣外露型,可以细分作两类,分别是上衣搭肘佛衣和中衣搭肘佛衣。上衣搭肘即上衣自背部覆盖双肩后,上衣右衣角自胸腹前绕过搭向左肘,中衣在胸口下端隐现,衣褶为宽深阶梯纹;中衣搭肘则是指中衣的右衣角搭在右肘上,上衣自背部覆盖双肩后,右侧沿肩臂处经右腋下绕过搭左肩。云冈石窟形成的“云冈模式”,对此后石窟的开凿具有重要意义,其佛衣类型也因此影响了此后开凿石窟的佛衣形式,代表了佛衣从沿袭印度传统到偏重汉族传统的发展过程,体现了胡文化逐渐“汉化”的过程,是胡汉文化融合的表现。

四、北魏时期的妇女服饰。北魏妇女服饰发展的主要途径是汉化,不同时期侧重点不同。平城时期,妇女的裙装服饰是以鲜卑族服饰为基础,借鉴汉人服饰的特点,主要为窄袖、袍衫、垂裙、黑帽,有的妇女服饰则是着儒裙,将领口加宽,腰线上移,有时在肩膀上披披巾,具有鲜明的胡服特色。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推行全面汉化政策,洛阳时期的妇女裙装服饰则是从上到下完全模仿汉服,但有受到民族迁徙、佛教等影响,汉服中又融入其他各民族的服饰特征,从而形成具有朴素特点的妇女裙装服饰。如洛阳北魏元邵墓中女侍俑的服饰,与汉服相比,袖口裁短,领口加宽并将腰线上移,不仅有汉服的特点,也有其他民族服饰的特点。北魏贵族妇女的服饰主要是模仿东汉服饰,大多为宽大的长袍,配有复杂的纹饰,将缘饰缝在领口和袖口,在腰部系一条带子。

北魏妇女除了穿裙装服饰,着长袍,有些人也穿裤褶服。北魏一种常见的妇女裤装服饰就是:上身穿长度仅及臀部的宽袖短褶,下身穿裤腿散开的大口裤子。这样打扮显得身材苗条,靓丽动人,这种服饰样式既有胡服的特点,又融入了汉服的样式,深受妇女喜爱。

服饰作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载体,在北魏时期发生巨大的变迁,在中国服饰文化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是少数民族汉化的重要标志,体现了胡汉文化融合;另一方面,北魏时期的服饰文化对隋唐时期的服饰风潮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服饰文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1]黄良莹.北朝服饰研究[D].苏州大学,2009.

[2]竺小恩.从北魏服饰改革看胡汉文化关系[J].河西学院学报,2006(4).

[3]陈悦新.云冈石窟佛衣类型[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3).

[4]宋丙玲.北魏时期的服饰赏赐[J].兰台世界,2012(36).

[5]黄清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服饰融合[J].闽江学院学报,2006(1).

[6]张静,王美芳,杨琨.北魏妇女服饰的历史渊源[J].兰台世界,2012(1).

[7]张燕飞.帝王·服饰·天下治——胡服骑射与孝文改制[J].社科纵横,2009(1).

[8]陈开颖.北朝朝服制度的三次改革[J].兰台世界,2013(2).

[9]翟文明.话说中国(佛教、服饰)[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6.

[10]蒋雯.云冈石窟文化融合分析[J].安徽文学,2014(1).

猜你喜欢

孝文帝汉化鲜卑
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日源外来词汉化研究
从平城到洛阳,北魏迁都前发生了什么?
从平城到洛阳,北魏迁都前发生了什么?
鲜卑族的崇山与祭天
“汉化”产权保险
鲜卑民族初探
孝文帝的宽容
浅论几个北方游牧民族的婚姻习俗
软件汉化之路
北魏后宫最疯狂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