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衣部字探析
2014-07-14李茜
李茜
摘 要:《说文解字》是一部记录古代经济、政治、宗教、民俗等历史文化信息的大百科全书,对历史有着真实的折射和反映。而服饰不仅仅是人类外表的包装,更代表着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可谓是人类内心世界的折射,同时也是人类进步与文明的标志。因此,试图对《说文解字》中116个衣部字进行研究以探寻我国古代服饰文化的奥秘。
关键词:说文解字;衣部;服饰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2-0127-02
《说文解字》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以六书理论系统解释汉字形义关系、分析汉字结构、归纳汉字构形系统的文字书籍,不仅系统地贮存了经秦代书同文规范后的小篆,同时也是记录我国古代经济、政治、宗教、民俗等历史文化信息的大百科全书。正如许慎之子许冲在《进<说文解字>表》中所言:“慎博问通人,考之于逵,作《说文解字》,六艺群书之诂,皆训其意,而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因此,《说文解字》犹如一面镜子,真实地折射出古代的历史与文化。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古国,历来都十分关注“人”自身,无论是饮食还是建筑,是典章制度还是思想流派,都有其渊源的文化传承。服饰,更是在人类日常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仅是人类外表的包装,更代表着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可谓是人类内心世界的折射,同时也是人类进步与文明的标志。《说文解字》共收字9 353个,其中“衣”部共收字116个,包括重文(异体字)11个,另有新附字3个。这些字都是在一定程度上与服饰有关的,并从不同方面反映出了我国古代的服饰文化。
一、“衣”部字的总体特征
《说文解字》“衣”部的一百来余字并非是简单地记录语言的符号,而是具有文化传承的重大意义。因此,许慎在释义次序时也是煞费苦心,尽量将有关的衣类联系起来,使得整个衣部首尾呼应,贯通一气。从《说文解字》“衣”部字整体的顺序来看大致是从积极义到消极义,由贵到贱,先名后事。这在王筠的《说文句读》中也曾提到:“本部次字,颇无伦脊,贵者之衣在首,次之以衣之一端之名,结以贱者之衣,死人之衣,车马之衣。”如《说文解字》“衣”部中表示天子、王后的礼服的字“■”、“ ”、“■”、“■”均列在第三、四、五、十七的位置上,而表示僮竖、蛮夷、兵卒等贱者之服的字“■”、“卒”、“褚”、“■”则都列到第101、107、108和111的位置上。这样的排列次序无疑是古代封建等级思想的深刻反映,同时也是昭示身份,彰显贫弱,表明等级,维护礼制和封建强权政治的重要工具。
二、“衣”部字所反映出的服饰特点
对《说文解字》“衣”部的116个汉字笔者分为上装、下装、古代裁剪工艺和其他这四个方面进行分类整合和研究,从而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从形制上来说,我国古代的服饰大致分为上衣下裳与上下衣裳合成一体的深衣这两种形式。而上有衣下有裳的样式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周易·系辞下》中曾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这在甘肃省出土的彩陶陶绘中就有所体现。这种上衣下裳的服饰形制对后世的影响十分巨大,我们今天把各种衣着都统称为衣裳,便足以证明这一点。此外,还有另一种服饰形制——深衣。孔颖达《五经正义》中曰:“所以称深衣,以余服则上衣下裳不相连,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深衣大致在先秦时期开始流行,上至天子下至百姓,不分男女,都可服之。其特点是使身体深藏不露而显雍容典雅之态。深衣的用途十分广泛。《礼记·深衣篇》中载:“故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可以摈相,可以治军旅。完且弗费,善衣之次。”而当深衣发展到汉代,则成为了袍,袍服实际上也就是深衣的变种。
其次,由《说文解字》“衣”部也可以看出古代服饰中的衣襟与衣领同样是十分有讲究的。衣襟分有直裾和曲裾两种。所谓“直裾”是指衣襟从领上曲斜到腋下,然后直通下齐:而“曲裾”则是指衣襟从领至下齐旋转而下的。此外,古代服饰的衣领部分一般都裁制成交领。衣襟右掩为我国中原或发达地区常穿的形式,而偏远不发达或是死者穿衣则恰恰与之相反。如《说文解字·衣部》中“袭,左衽袍”。释义为死者穿的衣服,衣襟在左边。这一特点与我国古代“右为贵,左为贱”的封建思想是不无关系的。总的来说,无论是左掩还是右掩,我国古代服饰大多都为交领。“此外,也有直领和方领。直领即对襟式,尤其以妇女常穿;方领则为学者之服。”[1]另外,在袍服中,其衣领常常以袒领为主,多裁成鸡心式。在古代服饰中,无论是交领还是袒领,穿着时都要露出内衣,也就是说无论穿几件衣服,每件衣服的领子都必须露出来。
再次,在古代服饰中最有特点的便是衣袖了。古代服饰一直崇尚的是宽袍大袖,袖口的部分又紧紧收缩,因此常将衣袖肥大称为“袂”,袖口收紧称为“祛”。朱骏声在他的《说文通训定声》中就曾论述过:“析言之则袖曰袂,袂口曰祛。”“这种宽大的袍袖将自然的人体隐藏于其中,常常给人一种宽大、飘逸、含蓄以及内敛的美感。”[2]但是,这种宽袍大袖自然是不适合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因此普通百姓,乃至士兵通常都穿窄袖服,以方便其劳作和打仗。
最后,在古代服饰的发展史上,裤子的出现是晚于衣裳的,其形状经过了一个逐步完备的过程。最初的裤子是套在小腿上的两只裤管,叫作“胫衣”。直到战国是,胫衣才演变为裤子,但这时的裤子基本上都是开裆的,因此外面常常要罩以裳或深衣。直到汉代时,出现了有裆之裤。“据史料记载有裆裤的出现实际上是宫廷政治谋权的产物。《汉书·上官皇后传》便记载有:汉昭武帝时,大将军霍光专权,为了保证其孙女昭帝皇后,能够得到皇帝专宠和地位的绝对稳定,霍光便勾结御医以爱护汉昭帝龙体为名,命宫女都穿有裆裤并要在前后用带系住。此令一下,“后宫莫有进者”,从此以后有裆的裤子便从宫廷中流行开来。”合裆裤出现之后,开裆裤其实并未完全消失,直到南宋,还依然有穿开裆裤的,这与我国服饰的基本样式是不无关系的。
三、小结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我国古代——这样一个高度集权的国家里,服饰的功能已经不仅仅是最为原始的蔽体、遮羞,更多是在此基础上彰显其民族文化和鲜明的等级礼法制度。总的来说,我国古代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丝绸之路的开通以及与中亚、西亚的广泛交流都为古代服饰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因此,在这样一种广开言路、兼容并蓄的开明政策下,我国的古代服饰也蕴含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与特点。
首先,由《说文解字》“衣”部116个字的排列顺序,便可观察出古代服饰本身已经成为等级礼法制度的一种严格的标志,并且具有十分鲜明的政治功能,即在古代封建的等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有着十分强烈的贵与贱、上与下的排列秩序。这种强烈的等级制度反映在服饰中便有了《说文解字》“衣”部中所记录的表示贵人之衣的“■”、“ ”、“■”、“■”和表示僮竖、蛮夷、兵卒等的贱者之服“■”、“卒”、“褚”、“■”。
其次,我国古代的服饰对后世朝代乃至我们今天的服饰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一,服饰本身成为等级礼法制度的标志这一特点,在后世的各个朝代中都有所体现,服饰中所反映出的等级思想观念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时刻都有所体现。
第二,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制服饰,到汉代时便逐渐流行并完善,因此出现了《说文解字》“衣”部中的“袍,■也。从衣,包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袍■有别,析言之。浑言不别也。”释义为有夹层、中著棉絮的长衣。“袍”实际上就是先秦时代这种深衣制的沿袭。而至隋唐,男子的主要服饰依然是袍,只不过是将领口处改制为圆形领口;宋代时,男子服饰仍旧是以袍服为主;元代的质孙服、①腰线袄子,②以及明代的曳撒,③乃至我们今天的连衣裙、旗袍等,实际上都是沿袭了这种服制。
第三,汉代的宽袍大袖也对后世朝代有着一定的影响,虽然在南北朝以及唐初期,受少数民族的影响,服饰渐趋流行窄袖。但至中唐以后,汉族服饰宽衣大袖的传统形式得以恢复。到唐末五代时,大袖袍服已经定型,并且一直延续到宋明两代。
第四,汉代出现的有裆裤也为我国的服饰文化及文明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才使我们今天有着款式众多、颜色各异的裤子样式。
另外,许慎所收录的服饰形式及类别在后世各个朝代都基本相同。如“襦、袄、衫、袍”等在后世各朝代中都基本为人们所常穿之服饰。而汉代服饰对于我们今天的影响更是十分巨大的,如近些年来的华服、学位服等,都无疑不体现出汉代服饰巨大的影响力,以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
因此,我国古代服饰在中国服饰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代代相承袭,汲取了各个朝代的服饰艺术精华,并将其在稳中有变的服饰文化中传承于后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古代服饰凝聚着华夏民族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灿烂的中华文化,同时也揭示出来我国古代人民自信、开放的民族心态和兼收并蓄的民族风貌。对于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发展乃至我们21世纪的今天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77.
[2]仪平策.中国服饰简史[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2:124.
[3]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4]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M].长沙:月麓书社,1990.
[5]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6]姚昀菁,王瑾.从《说文》“衣”部字看古代服饰文化[J].中国教师,2008(21).
[7]顾瑛.《说文.衣部》构形表义系统的文化学价值[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