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传统在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中的体现
2014-07-14刘瑞霞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内蒙古呼和浩特市010010
刘瑞霞 (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10)
草原文化传统在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中的体现
刘瑞霞 (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10)
近年来,蒙古族风格钢琴音乐的创作日益繁盛,与此相关的理论研究一直方兴未艾。受到民族音乐学对“文化中音乐”的研究理念启发,笔者将其置于蒙古族传统文化背景之下,对蒙古族风格钢琴音乐进行浅析,探讨音乐中的蒙古族传统文化。希望本文,为研究蒙古族风格钢琴音乐尽一份绵薄之力。
宗教文化;游牧文化和那达慕;马文化
我国境内的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等省自治区,少数散居在宁夏、河北、河南、云南、四川、北京等地。1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东部语支。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独特的生存环境、生产方式和民族历史,孕育出蒙古族独特而绚烂的民族文化。近年来,蒙古族风格钢琴音乐的创作日益繁盛,为更多的人从多种渠道开始了解草原、了解蒙古族、了解他们的生活和优秀的草原文化提供了新视角。笔者认为:将其置于蒙古族文化背景之下,通过对蒙古民族文化的认知、了解和把握,深刻理解和认识其文化内涵对于蒙古族音乐创作的影响,并从跨文化、跨专业、跨学科的角度,重新审视自身的研究领域和视野,以达到多方位、多角度对于音乐文化的研究。
一、宗教文化
萨满信仰万物有灵,萨满教中存在着对祖先、动物图腾以及高山、河流、树木等自然景物的崇拜观念。萨满仪式中包括请神、开场、送神三个场景。在蒙古族文化历史的发展上,具有独特的意义。首先,在蒙古族钢琴音乐的作品中,莫尔吉胡的《山祭》和李世相的《萨满之舞》《敖包祭祀》,对于祭祀场景,具有不同的审美意识:在《山祭》中,作者运用音乐语言对仪式举办的场景和环境进行了细致的描绘。乐曲一开始就置身于一个神秘的场景,左手声部五度音程的持续,右手节奏密集奏响,庄重的鼓点声揭开了仪式的序幕。柔板的进行,犹如置身于广袤的草原,飘渺且空旷。6—8小节的特有节奏,犹如巫师身上铃铛作响,神秘、怪异。64小节ff(更强)的开始,声部增多,节奏多变,动机密集,一种紧张气氛由内而发,祭祀也达到了高潮,犹如祭祀中,向山神敬献黑马的环节,充满着巫师的念念咒语和祭祀者紧张的祭拜心情,渴求山神的保佑和赐福。在104小节,音乐出现二度进行,sf(突强)—p(弱)的转换,音乐也顿时变得神秘、诡异。对于场景的描绘一直紧扣祭祀的主题,在神秘、庄重、诡异,体现祭祀的神圣、庄严。
李世相的《萨满之舞》,作者更多的运用西方音乐语汇。1—8小节奏模进进行,突出旋律音2、3、#4、6,大二度、小三度关系的进行,表现出一种萨满仪式场景的怪异感觉;从41小节开始,音与音之间二度的进行,形成一种神秘感,犹如萨满巫师开始作法,充满神秘和庄重;65—72小节,是对之前节奏模进进行的再现,怪异感再现,结尾六连音二度的模进进行,神秘依旧。怪异、神秘的氛围充斥在乐曲中,音乐语言对于仪式场景的展现很是细致。以上两例的共同之处在于祭祀的庄严、隆重,不同的是音乐技法之下传达的审美理念不同。
其次,在蒙古史第一部著作《蒙古秘史》中就记载了,早在一千年前蒙古人每当聚会庆贺总要在蓬松树下跳舞的情景:“绕蓬松茂树而舞蹈,直踏出没肋之蹊,没膝之尘矣”。“安代”系蒙古语音译,其含义或说是人名,或说是病名,众说不一。其渊源和古代萨满以巫术治病的习俗有关。古代在举行仪式时,由萨满巫师(博)主持,广请歌手、亲友参加,病人也到场。那么宗教文化中神圣热烈的安代舞,在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中是如何体现的呢?以李世相的《蒙古族风格钢琴组曲集》中《篝火旁的安代》为例,乐曲没有引子,直接进入主题,调式由F羽调式转入C宫调式再转回F羽调式,中间段落在C宫调式的属音稳定后,上声部和声调性游离,最终又回归到F羽调式。低音声部运用分解和弦进行,高音声部跳跃的高八度演奏和低音的相互呼应,形成相互对比的两种节奏音型,即仿佛萨满的巫师(博)在热烈的气氛中举行神圣的仪式。《萨满之舞》是小回旋曲结构,调式属于蒙古族特有调式兀良亥调式,低声部五度音程的运用,节奏不断的变化,由慢渐快,鼓点加速进入到下一乐段,神秘的曲调音阶式结构,最终主题的再次陈述,尾声中六连音的模进进行将音乐的神秘性展示淋漓尽致。
二、游牧文化和那达慕
(一)游牧文化
古代蒙古族一直保持着“逐水草而游牧”的游牧生活方式。所谓游牧也就是根据牧草的生长状况和气候的不同,离开一个相对稳定的驻牧地,转换到另一个草质较好的牧场去放牧。这种生活方式在长久的实践中,必然就会衍生出不同于其他民族生活方式的文化底蕴,我们称这种方式和这种方式创造出的文化、艺术为游牧文化。蒙古族的游牧文化是草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就是人、牲畜和环境,人们为了放养牲畜需要肥沃的草场,而好的草场是需要不断去寻找的,迁徙是蒙古族游牧生活方式决定的。
(二)游牧文化的现代演绎
李世相在《路边欢跳的小鹿》D羽调式,1—15小节固定音型的持续到16小节运用固定音型的置换,置换后节奏的改变和力度的加强,左手的旋律的律动感像一只奔跑的小鹿的美丽姿态,使“画”中的小鹿活泼可爱;《海青与天鹅的对唱》音型的高八度置换和织体加花改变后的旋律重复,右手和音的持续和左手旋律的流动,像是天鹅在空中展翅飞翔,在10小节处的处理,犹如天鹅与海清的对话,结束处的波音似和谐动物的相处,给人以美好;《幽默的东格尔先生》中时刻在表现他东格尔的风趣,乐曲中节奏的运用,跳音的处理,尾声部分下行半音阶的加入,都在向我们呈现一个有趣的先生。
(三)传统那达慕风俗的留存
那达慕是蒙古族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形式。“那达慕”是蒙古语的音译,意思是指一种娱乐、游艺的群体活动,这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的群众性盛会。 一般在每年农历六月初四举行(有些地方没有特定时间,一般在牧草繁茂、牛羊肥壮的七、八月间),流行于内蒙古东部地区。关于那达慕的举办,在史料中有所记载。“那达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末年和元朝初年,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在斡难河畔召开“忽里勒台”(大集会),成吉思汗被推为蒙古的大汗,为了庆祝此次的集会,会后举行了赛马、摔跤、射箭得竞技及舞蹈的表演活动,这就构成了“那达慕”的雏形。现在在那达慕这场盛会上,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摔跤、赛马、射箭、赛布鲁、套马等比赛,更加可以体会到蒙古族的竞技文化在那达慕中的体现。那达慕是蒙古族小伙们展示力量和智慧一种竞技模式,那就是“摔跤”,这项运动不仅考验比赛者的心理素质,对于智慧的运用也是无疑的。蒙古族的摔跤模式是轮着摔,双方选手一上来气势夺人,一开始就互相抓着对方,比赛规则为膝盖以上任何部位触地都视为失败,这场比赛考验的不仅仅是选手的力气,还有他出场的气势。摔跤人数是八、十六、三十二、六十四等双数,总数不能出现奇数。摔跤手的服饰比较讲究,下身穿肥大的白裤子(蒙古语为班斯拉)外面再套一条绣有各种动物和花卉图案的套裤,上衣是牛皮制做,上边钉满银钉或铜钉(蒙古语为卓都格),背后中间有圆形银镜或”吉祥”之类的字,腰间系有红、蓝、黄三色绸子做的围裙,脚登蒙古靴或马靴。优胜者脖子上常套着五颜六色的布条顶圈“姜嘎”。在摔跤比赛场上,选手的气势和场边人们的助威,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在李世相《蒙古族风格钢琴组曲集》第六首“摔跤手出场了”,形象的为大家描绘了摔跤手上场的形象和气势。这首曲子的主题源自作者的创意,调性、调式的转折自由多样,全曲经过了bB宫、F 徵、G 羽、C宫,最后结束又回归 bB 宫。下行音阶的设计、数量较多的琶音奏法,烘托出现场气氛,紧扣摔跤手出场的情绪主题,用音乐的特有语汇描绘了一场生动的摔跤比赛。
三、马文化
(一)马在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蒙古民族素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美誉。马不仅仅是人们生活、放牧、运输的主要工具,更是蒙古族心目中的家人、朋友。蒙古族对于马的感情相当深厚。马在蒙古族的生活中,在整个民族成长、发展的阶段都有很重要的位置。蒙古族的人民对于马的感情可以说是特殊的,马几乎在蒙古族的各个层面和领域中展露身影。在蒙古族的生产劳动、行军作战、社会生活、祭祀习俗和文学、艺术中,都有马的踪迹,这也是马文化成长的摇篮。
(二)音乐作品中的马文化
李世相一首《小骑士的风采》让我们看到了草原上小小蒙古人那不输大人的风姿,从开始的引子部分到A段的进入,作曲家时刻变化着模进方式,小骑手雄赳赳、气昂昂的进入赛场。不断的变化,主题的在现,高八度运用,让整首乐曲在激荡中完成,赛马的情况很激烈,然而小骑士稳步向前,直到冲刺到最后的一米,完成了属于他的胜利。然而在《山祭》中,人们的赛马却显得庄重和密集,《赛马》一开始就气氛紧张、神圣庄重,半音阶的进行,颤音的演奏,低声部的分解和弦,向我们展示马儿叫喊着开始奔跑,虽然时不时的有些小的跳跃,冲刺,但是不只是为了胜利,更像是一种神圣的仪式。
李世相的《蒙古族风格钢琴组曲集》中,描绘了在蒙古高原上马儿自由奔跑,快乐游戏的场景,这不仅是草原的美景,更是蒙古族马文化的鲜明体现。《两匹调皮的小马驹》是《蒙古族风格钢琴组曲集》中第六部分:蒙古高原风情画亦五帧之一。作曲家以蒙古族传统民歌为动机,运用远关系调的叠置,右手演奏部分代表了其中的调皮的黑色小马驹,左手主要演奏白键部分,再现了可爱的白色小马驹。音乐中造成的不协和的增四度、减五度的音响效果,形象的表达出两匹调皮的马驹互相嬉戏、逗乐、打闹、奔跑的场景。
四、结语
“文化中产生音乐,音乐中体现文化”,这是民族音乐学对于音乐中文化的解读。倾听音乐时我们看到和听到的,不仅仅是音乐所带我们的享受,更应该重视其音乐背后所阐释的文化精神。体现在该民族的服饰、语言、民居、歌唱艺术、民族舞蹈、礼仪习俗等方面,是一个民族所特有的、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基本特征。蒙古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体现在蒙古族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宗教文化、竞技文化、马文化、游牧文化等为代表。传统的草原文化为蒙古族钢琴音乐创作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物质基础,通过这些真实的生活与文化创作的音乐,对于解读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大有裨益。显然,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钢琴音乐的创作需要“植根于民族生活,适应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弘扬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取民族民间音乐的营养,强化民族审美底蕴。”[6](167)对于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不应只看做是一种文化的生存,它更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蒙古族风格钢琴音乐作品,作为这种草原文化的重要载体,继承了民族文化的精华,体现了蒙古民族文化在发展中的创新,用音乐的语汇讲述着蒙古族的历史、今天和未来。
注释:
1.樊祖荫著.《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1.
[1]樊祖荫.《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
[2]潮鲁. 《蒙古族民间歌曲与说唱音乐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20053.
[3]乌黎 .《莫尔吉胡钢琴独奏曲集〈山祭〉》[D].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
[4]《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5]赵朕.《少数民族的风情》[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6]安乐.《蒙古族钢琴作品的民族特色及沿革初探》[J].文化研究.
[7]包琪莉蒙《试论现代化进程中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变迁与保护》[J].民族论坛,2011.
[8]梁仲晖.《试论蒙古族传统民族音乐元素在〈蒙古族风格少年钢琴组曲集〉中的独特体现》[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9]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总目》[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8.
[10]呼格吉勒图.龙梅.乌兰巴图译. 《蒙古族音乐史》[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12.
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内蒙古师范大学,批准号:CXJJS12026)
刘瑞霞(1988-),女,汉族,内蒙古包头市人,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1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