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油画创作中的分色画法
2014-07-14贵州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贵州贵阳550000
李 捷 (贵州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 贵州贵阳 550000)
论油画创作中的分色画法
李 捷 (贵州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 贵州贵阳 550000)
从19世纪法国印象派明确的将点彩分色画法运用之后,点彩分色画法开始在油画领域逐步发展起来。虽然已过百余年的时光,但这种创作手法在今天依然被很多艺术家广泛的使用,本文试从多个角度来说明分色画法的价值和重要性。
分色;修拉;补色;制衡;视觉感受
文艺复兴之后,以达芬奇等为代表的古典派画法统治着欧洲世界,古典派画法强调写实,注重还原物体本来面目,但过分刻板的遵循往往限制了画家们的灵感发挥,而在一次艺术沙龙中首次面世的法国画家莫奈名作《日出•印象》,则代表了一个新的画派——印象派(impressionism)的诞生。印象派画家吸取自然科学家对光学的研究成果,在写生实践中充分正确地表现物体的色彩变化,反映光线、周围环境对物体色彩的影响,产生一种淡然的意境。而点彩派(Pointillism)则是在印象派所主张的色光原理基础上出现的一个新画派,又称“新印象主义”(Neoimpressionism)1。
十九世纪末,法国画家乔治•修拉首先将点彩分色画法提出并实践。所谓点彩分色画法,就是对光和色进行了分解,创造出一种用笔触的绘画技法,把原色中的红色一条条涂在画面上,再在红的笔触下面平行地涂上蓝的笔触,站在一定距离看上去,画面的两种色彩恰好混合成紫色2。修拉以及西涅克,把物理学上色彩分解与综合的方法运用于绘画上,又创造出一种圆点绘画的方法。他们觉得用圆点比用长条的笔触画出来的画效果更好,不再在调色板上调合颜色运用笔,所以用小号油画笔以色点形式塑造物体成为分色画法的标志。
修拉认为紧密相连的色点更能精确地模仿光落在各种颜色之上的反射效果。修拉的作品让人很难相信他在31岁即英年早逝,他的作品中蕴含的成熟技巧更像是出自一名年老的艺术家之手。在《星期天午后的大碗岛》中修拉通过他的“点彩”小心翼翼地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梦幻的永恒瞬间,他不可思议地把“有序”与“诗意”这两个看似矛盾的方向统一在一起。他把瞬间无限凸显出来,到达一种诗意的静滞状态。一个评论家曾这样评论“它通过理智的想象力和完美的技法,及其自然地想我们传达一种清澈的抒情性3。”
如此,画面上只有色彩斑点的逐渐变化,把自然物象分析成细碎的色彩斑块,用画笔点点地画在画布上。这些斑斑点点,通过视觉作用达到自然结合,形成各种物象。他们主张:废除在调色板上调色,把原色一点点地用科学的规律排列在画面上,让人眼的水晶体去混合色彩,从而产生对色彩的感觉,这就是毕沙罗所说的“以光学调色代替颜料调色4”,所以也可以把这种印象主义叫做科学的印象派。再者画面具有永恒和稳定的特点,不是一瞬间的,有别于印象派强调瞬间的真实。在修拉之后,随着点彩分色画法的逐步运用与成熟,形成了从印象派的光与色彩的原理发展而来的“分色主义5”。
在以往,当把不同颜色的颜料混合在一起时,最终会得到一种灰黑混沌的污浊色,这是因为绘画中的颜料执行的是“减法混合”,颜料属性有明度、纯度和色相,每当把它们混合一次后,相混合颜料的明度、纯度和色相都会发生变化,混合次数越多变化越大,最终丧失了颜料的原有属性,而光的混合执行的是“加法混合”,两种以上的光混合在一起,光亮度会提高,混合色的光的总亮度等于相混各色光亮度之和。而点彩派画法正是利用了光的混合效果,带给我们一种独特的视觉体验,有人称之为纯色的魅力。
当跳出画面,抛开技法,随意浏览一组色彩,观者可以获得两种体验,第一种体验,乃是纯粹的物理印象6。色彩的美以及其他特性,让人着迷,有如大快朵颐。当然,正如川菜麻辣痛快,也可能伤舌,浓彩会让人兴奋也可能刺目。不过即便受过刺激,眼睛也能像触碰过冰块的手指那样渐趋平静。这些都是物理感受,持续时间短暂。只要心灵紧闭,这些浮浅的物理印象便会销声匿迹。当然即是这些浮浅印象,其质量也不同。明亮、纯净的色彩容易吸引眼睛,纯净的暖色尤其如此,所以火红总是令人着迷、明快的柠檬黄鲜亮刺眼,有如小号长啸的刺耳,人如要想舒缓下来,必会将其转向蓝色或绿色,由暖色转向冷色。由此我们可看到色彩的第二种体验,即色彩的心理效应7。色彩能引发相应的精神感受,而物理印象只是促成精神感应的一个步骤,虽然不无重要性。
回归到分色,正是由冷暖色的对比体现出分色,让色彩从物理印象转换为心理效应,使观者得到更深、更丰富的精神享受。在冷暖对比中,笔者将分色的效果分为真分色与伪分色。众所周知,色彩的属性由明度、纯度和色相三者构成,而真分色与伪分色的区别就在于色彩中的色相是否产生漂移,发生变化。所以,不论明度、纯度是否变化,只要当色相产生漂移即为真分色;同理相反则为伪分色。故此,在同色相变化时产生的分色,是无法达到冷暖色彩对比的特性。而伪分色之间是和谐的对立统一关系;真分色则成为对立的辩证统一关系。
在分色画法中,如想表达橙色,那将是红色与黄色的纯色色点的交汇互补产生,正如河流的上游是红色与黄色两条支流,最终在交汇的过程中构成下游的橙色。上游的红色与黄色只是过程色,而下游最终的橙色则是目标色。
在分色的运用中,补色的作用是分色的一种重要的运用手段。所谓补色即色相盘上对面的颜色。简单的说就是将两种颜色混合一下,可以看到黑色系的颜色(包括各种灰色,白色),那这两种颜色就互为补色。一般来说,红色与绿色互补,蓝色与橙色互补,紫色与黄色互补。色彩中的互补色相互调和会使色彩纯度降低,变成灰色。所以在两种颜色互为补色的时候,一种颜色占的面积远大于另一种颜色的面积的时候,就可以增强画面的对比,使画面能够很显眼。两色之间比例越大,画面越温润、越和谐;比例越小,画面越躁动、越激烈。同时,补色的影响力或干扰力是与补色的使用面积和纯度是同时相关联。故而,艺术创作中的补色比例的正确运用,才能更好的服务艺术创作的动机和立足点。
在色彩关系中,任何试图以某种固定的理论意义上的色彩和谐为基础来建立模式的美学吸引力,那注定是不完整的,色彩的效果更主要地依赖于怎样在色彩关系中分配色彩8,如分色画法,使其外部整体画面达到平衡,内部色彩间相互制衡。所以所有良好的色彩融合都有某种相似性和某种对比关系。基本的问题在于形式组织所有方面中的整体呈现:整体中的变化,内在驱力的变化。在多样变化的色调之间必须要有和谐的关系,但这些关系又必须通过变化而具有活力和趣味。色彩关系本身并不存在获得愉悦效果的固定法门,只有已经讨论过的一些指导性原则。以此为基础,每一个艺术家逐渐建立自己的色彩语言,并将其用于每一件作品的力的交互作用中9。
在过去的时光中,人们勉费心思,为单色的作用进行不断的界定,以期为更多不同的艺术价值的最终体现奠定基础,期待让社会与人更多的体验其本身的价值与原意10。今天的人们,希望通过对构成艺术本身的各种元素进行解构、划分、考量,来重组自身艺术的内在驱力,能让其从社会中提取出的当代元素在重组内在驱动力时融汇,产生新的变化,让艺术发出更符合当下社会与人的状态的光芒,使其具有真正的生命力。而绘画题材、整体构思,这些要素的独特安排,都有赖于一定的艺术匠心。每种色彩的施设,相关色彩的两两调和,都是色彩协调、平衡的关键。这种谐和,是形式与色彩的融合,形与色各得其所,又互为依存,成就艺术的构成,成就共同的生命,这乃是内在驱力造就的艺术图画。
诚然,点滴积累是任何成就的根本,浮华的当下,此种点滴正如分色中的原色点触一般,平实却弥足珍贵。在各种体验的背后是艺术本身内在驱力的制衡,而这种制衡不仅仅只在艺术,更重要在于画笔背后的本心。
注释:
1.[美]威廉•弗莱明.玛丽•马里安著.宋协立译.《艺术与观念》(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1版第108页.
2.[英]盖尔著.符荆捷译.《艺术家手册》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4年1月1版第36页.
3.[英]盖尔著.符荆捷译.《艺术家手册》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4年1月1版第38页.
4.[美]约瑟夫•阿尔伯斯著.李敏敏译.《色彩构成》.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1版第96页.
5.[美]奥克威尔克等著.牛宏宝译.《艺术基础:理论与实践》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9版 第78页.
6.[俄]康定斯基著.吴玛悧译.《艺术中的精神》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1年6月1版第104页.
7.[俄]康定斯基著.吴玛悧 译《艺术中的精神》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1年6月1版第105页.
8.[美]奥克威尔克等著.牛宏宝译.《艺术基础:理论与实践》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9版 第122页.
9.[美]奥克威尔克等著.牛宏宝译.《艺术基础:理论与实践》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9版.第126页.
10.[俄]康定斯基著.吴玛悧译.《艺术与艺术家论》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1版 第51页
[1][美]约瑟夫•阿尔伯斯著.李敏敏译.《色彩构成》.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1版.
[2]彭吉象著.《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1版
[3][英]盖尔著.符荆捷译.《艺术家手册》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4年1月1版
[4][俄]康定斯基著.吴玛悧译.《艺术中的精神》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1年6月1版.
[5][俄]康定斯基著.吴玛悧译.《艺术与艺术家论》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1版
[6][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年1月1版
[7][美]奥克威尔克 等 著 牛宏宝 译 《艺术基础:理论与实践》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9版
[8][美]威廉•弗莱明 玛丽•马里安 著 宋协立 译 《艺术与观念》(上、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1版
[9][美]亨德里克•房龙 著 李龙机 译 《人类的艺术》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2版
[10]傅雷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插图珍藏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年10月1版
[11][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林夕译.《艺术发展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年11月1版.
[12]李泽厚著《美学三书》 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