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穿刺冲洗治疗急鼻渊的中药干预临床疗效观察

2014-07-13郑兆晔

天津中医药 2014年8期
关键词:窦炎鼻塞上颌

郑兆晔,王 军,闫 博,蒋 霞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 300150)

急鼻渊是指以鼻塞,流脓涕,头痛和患窦局部疼痛,鼻腔内有大量脓性或黏脓性分泌物等为特征的急性鼻病。属于现代医学的急性鼻-鼻窦炎,多为单鼻窦炎,多鼻窦炎,其以上颌窦炎发病率最高,达86%[1]。依据急鼻渊发病特点及近年临床治疗体会,采用上颌窦穿刺冲洗术合中药干预治疗急鼻渊疗效显著,现将66例急性上颌窦炎临床观察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制定。

1.1 诊断标准

1.1.1 西医诊断标准[3]急性鼻-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炎症性疾病,局部症状以鼻塞,流脓涕,嗅觉障碍,局部痛或头痛为主;全身症状以畏寒,发热,烦躁,精神萎靡及嗜睡等。全身症状与局部症状持续存在12周以内。鼻腔检查见鼻黏膜充血,鼻甲肿胀,中鼻道、鼻底、嗅裂区积聚脓性分泌物。尖牙窝处,鼻根、內眦处局部压痛和叩痛。X线片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显示鼻窦阳性病理改变。

1.1.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4]1)外邪犯肺证:鼻塞、鼻涕量多,黏稠,头痛、嗅觉减退,发热恶风,咳嗽痰多;舌红,苔薄黄,脉浮数。2)胆腑郁热证:鼻塞,流脓涕,黄稠量多,或有臭味,嗅觉减退,头痛甚,口苦心烦,两胁胀闷;舌红,苔黄,脉弦数。3)脾胃湿热证:鼻塞重,流脓涕,黄稠量多,嗅觉减退,头昏闷胀,倦怠乏力,纳呆脘闷;舌红,苔黄腻,脉滑数。鼻窍检查均可见:鼻黏膜充血,鼻甲肿胀,中鼻道或嗅裂等处可见黏性或脓性分泌物。

1.2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以急性上颌窦炎为主的病例。3)年龄 18~60岁。4)病程<12周。

1.3 排除标准 1)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鼻腔肿瘤,萎缩性鼻炎者。2)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严重疾病,精神病患者。3)妊娠或意向妊娠,哺乳期妇女。4)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5)精神紧张而晕针、晕血者。

1.4 一般资料 66例病例均为本科门诊患者,其中男30例,女36例;年龄18岁~55岁,平均(33.9±12.6)岁;发病时间最短3 d,最长8周。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3例,对照组33例。试验组中男16例,女17例,年龄18~55岁,平均(31.8±11.5)岁,病程平均(9.7±3.6)d;对照组中男14例,女19例,年龄19~54岁,平均(29.3±13.6)岁,病程平均(9.3±3.5)d。66 例患者中鼻窦CT片示单鼻窦炎即急性上颌窦炎者38例,多鼻窦炎即急性上颌窦炎合并急性筛窦炎者18例,急性上颌窦炎合并急性筛窦炎及急性额窦炎者10例。其中试验组急性上颌窦炎者19例,急性上颌窦炎合并急性筛窦炎者10例,急性上颌窦炎合并急性筛窦炎及急性额窦炎者4例;对照组急性上颌窦炎者19例,急性上颌窦炎合并急性筛窦炎者8例,急性上颌窦炎合并急性筛窦炎及急性额窦炎者6例。两组皆有鼻塞,流脓涕,头痛,鼻黏膜充血,鼻甲肿胀,中鼻道或嗅裂等处可见黏性或脓性分泌物;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症状、体征、鼻窦CT片影像显示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均衡性好,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试验组 先行上颌窦穿刺术以温生理盐水500 mL冲洗窦腔,辨证施治口服中药汤150 mL,2次/日,治疗1周;1周后再穿刺冲洗1次,继口服中药汤剂150 mL,2次/日,1周。2周为1个疗程。中药配伍:苍耳子 12 g,辛夷12 g,川芎 12 g,白芷12 g,菊花 12 g,龙胆草 15 g,黄芩 15 g,连翘 20 g,鱼腥草 15 g,桔梗 12 g,浙贝母 12 g,甘草 6 g,瓜蒌皮 20 g,射干 12 g,藿香 15 g,石菖蒲 15 g。

2.2 对照组 先行上颌窦穿刺术以温生理盐水500mL冲洗窦腔,口服阿莫西林胶囊500mg,3次/日,治疗1周;1周后再穿刺冲洗1次,继口服阿莫西林胶囊500 mg,3次/日,治疗1周。2周为1个疗程。

2.3 分级量化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治疗急鼻渊(急性鼻窦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急鼻渊主要症状鼻塞,鼻涕,头痛,鼻甲肿胀,鼻腔分泌物,鼻黏膜充血,窦腔黏膜增厚征,窦腔积液征分为正常、轻度、中度,重度进行评分,正常计0分、轻度计1分、中度计2分,重度计3分。

2.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经正态性检验均为偏态分布,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秩和检验,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治疗急鼻渊(急性鼻窦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判定标准。1)临床痊愈:用药7 d以内症状减轻,14 d以内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积分减少≥95%。2)显效:用药14 d以内主要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积分减少≥70%且<95%。3)有效:用药14 d以内主要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积分减少≥30%且<70%。4)无效:用药14 d以内主要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积分减少不足30%。

3.2 主要症状、体征疗效评定标准 1)临床痊愈:单项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症状积分减少≥95%。2)显效:单项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症状积分减少≥70%且<95%。3)有效:单项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症状积分减少≥30%且<70%。4)无效:单项临床症状、体征均无好转,甚或加重,症状积分减少<30%。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以百分数表示。

3.3 疗效判定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the clinical effects between two groups 例(%)

3.4 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 见表2。

两组治疗前比较鼻塞、鼻涕、头痛、鼻甲肿胀、鼻腔分泌物、鼻黏膜充血、鼻窦腔黏膜增厚征、窦腔积液征经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在鼻塞、头痛、鼻甲肿胀、鼻腔分泌物、鼻黏膜充血、鼻窦腔黏膜增厚征、窦腔积液征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好于对照组,在鼻涕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相当。

4 讨论

鼻渊是耳鼻咽喉常见病,以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为主症,常伴有头痛、鼻塞、嗅觉减退等症状。《素问·气厥论》“:胆移热于脑,则辛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鼻渊有虚实证之分,本研究所论为实证——急鼻渊,因外邪侵袭,肺、脾胃、肝胆等脏腑功能失调,郁热或湿热上蒸鼻窍而为病。依据肺、脾胃、肝胆脏腑功能失调,风、热、湿三邪犯鼻窍病因病机,拟中药汤剂配方苍耳子12 g,辛夷12 g,川芎12 g,白芷 12 g,菊花 12 g,龙胆草 15 g,黄芩 15 g,连翘 20 g,鱼腥草 15 g,桔梗 12 g,浙贝母 12 g,甘草6 g,瓜蒌皮 20 g,射干 12 g,藿香 15 g,石菖蒲 15 g,方中以苍耳子、辛夷、白芷、桔梗、菊花疏风清热;以龙胆草、连翘、黄芩、鱼腥草清泻肝胆郁热;以藿香、石菖蒲、瓜蒌皮、浙贝母、射干化湿去浊。现代药理实验证明辛夷具有抗微生物、抗组织胺、抗炎、收缩鼻黏膜血管、抗过敏作用[5-6]。通过多个环节对急慢性炎症具有抗炎作用[7]。苍耳子具有抗微生物、抗炎、镇痛、抗过敏作用[8],及抗病毒作用[9]。白芷抗微生物、解热、镇痛、抗炎作用[10];连翘具有明显抗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11-12];黄芩既有抗菌消炎作用,又有抗变态反应作用[13-14]。基于中医学传统中药的优势和现代医药抗生素耐药性产生的原因,以及临床实践中西医结合治疗明显优于西药治疗[15]经验所得,针对急性上颌窦炎的治疗采取上颌窦穿刺冲洗与中药干预的联合疗法,与上颌窦穿刺冲洗和口服抗生素阳性对照比较观察,结果表明,上颌窦穿刺冲洗治疗急鼻渊的中药干预具有临床推广优势。

表2 两组患者主要症状、体征和影像积分比较(x±s)Tab.2 Comparison of the main symptoms,sings and image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x±s) 分

[1] 崔 盾,芦长勇,曾祥柱,高勇安,等.CT所见200例鼻窦炎的发病部位分析[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4(15):268-290.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24-427.

[3] 孔维佳.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72.

[4] 王德鉴,王士贞.中医耳鼻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4-175.

[5] 于培明,田智勇.辛夷研究的新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7):652-653.

[6] 李小莉,张永忠.辛夷挥发油药的抗过敏实验研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9):520-521.

[7] 王文魁,沈映君,齐 云,等.辛夷油药效学初探[J].山西医药杂志,2000,29(3):206-207.

[8] 张明发,沈雅琴.苍耳子药理与临床[J].中南药学,2006,3(6):216-218.

[9] 姜克元,黎维勇.苍耳子提取液抗病毒作用的研究[J].时珍国药研究,1997,8(3):217.

[10] 郑 辉,王德才.白芷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08,1(1):83-86.

[11] 李仲兴,王秀华.连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面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J].天津中医药,2007,24(4):328-330.

[12] 郭 纪,沈映君.连翘挥发油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5,27(3):136-138.

[13] 邦 华,黄选先.鼻渊舒口服液治疗慢性鼻窦炎30例疗效观察[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96,10(1):61-63.

[14] 华小东,巩媛媛,芮 青,等.黄芩素对皮肤过敏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J].天津中医药,2007,24(3):241-244.

[15] 沈啸洪,石志兴.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53例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药,1999,16(1):26-27.

猜你喜欢

窦炎鼻塞上颌
为什么鼻塞的时候,经常堵一边?
上颌第一磨牙牛牙症伴牙源性上颌窦炎一例
鼻塞不通食辛夷花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中种植体位置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右侧上颌第一前磨牙三根管1例
玻璃纤维桩在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的生物力学影响研究
牙源性上颌窦炎漏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