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形式,“新”婚姻——谈刘半农的现代婚姻家庭关系
2014-07-13江苏刘红林
江苏 刘红林
编 辑:赵斌 mzxszb@126.com
翻开中国现代文化史,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三兄弟组成的“刘氏三杰”,无疑占有重要的地位。
刘半农(1891—1934),名寿彭,后改名复,初字半侬,后改字半农,晚号曲庵;笔名有瓣秾、半、瓣、寒星等,曾用过化名范奴冬女士;堂号有灵霞馆、桐花芝豆堂、双凤凰砖斋、含辉堂、二复堂等。刘半农是中国新文化事业多个领域的开创者和领路人。他早年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了许多震惊文坛的进步作品,成为新文化运动中的一位“斗士”和“闯将”,是“五四”先驱者之一。后旅欧留学,获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1925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职于北京多所大学,还任《世界日报·副刊》主编、中央研究院研究员等。刘半农一生在他涉足的众多领域内都成就斐然:他是小说家、翻译家,是白话诗歌的拓荒者,是现代民歌搜集和研究的主要倡导者和实践者,是早期民间文学运动的发起人和组织者,是具有开拓精神的杂文家,他又是我国语言学及摄影理论奠基人、著名摄影家,是中国现代实验语言学的开创者之一,还是新式标点创制者、中国文物保护专家。刘半农在短促的一生中,著译甚丰,所作新诗多描写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疾苦,语言通俗。他创作了《扬鞭集》《瓦釜集》《半农杂文》,还编有《初期白话诗稿》;学术著作有《中国文法通论》《四声实验录》等;另有译著《法国短篇小说集》《茶花女》等。其中《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康士坦丁语言学专奖”,是我国第一个获该奖的语言学家。
刘半农在婚姻家庭生活中也堪称是国人的楷模。
1910年6月初,刘半农母亲病危,根据当地习俗,家里要求长子半农结婚冲喜。未婚妻朱惠,小字蕙英,1888年阴历十月初五生,属鼠,比半农大三岁,其父朱子文是江阴县城东帽店的店员。据说,半农十一岁那年有一次陪母亲到兴国塔下面的涌塔庵里去烧香,遇见了朱惠的母亲。朱母相中了半农。朱家想把长女朱惠说给他为妻。刘半农的父亲刘宝珊却不同意,既嫌女方大三岁,又怕属相上鼠兔相克,朱家遂改口把朱惠的妹妹说给半农。这桩婚事就此订了下来。不幸的是,朱家次女暴病身亡。朱家实在不愿放弃这个乘龙快婿,又提出前议,把长女嫁与半农。刘家同情朱家的变故,又感念朱家的执着,结下了这门婚姻。这是一桩典型的旧式婚姻。不过,半农没有遵守订婚男女不得直接接触的古训,忍不住跑到朱家去偷看。那是一个春天,朱惠正在院子里洗衣服,见未婚夫不请自来,惊惶失措,红着脸躲进屋里。刘半农匆忙中,只看到未婚妻穿着红绣鞋的小脚。回家后,他让母亲带话给朱家,要朱惠放脚。他的出发点并不是像同时代的许多知识青年那样,视裹脚为封建、落后、丑陋的代名词,而是觉得裹脚太痛苦了。既然女子不裹脚怕嫁不出去,那么,由婆家来提出放脚好了。未婚夫的关怀,让朱惠感动不已。
二十岁的刘半农和二十三岁的朱惠仓促结婚,并没有起到冲喜的作用。6月19日,刘母蒋氏在看到长媳进门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不过,这桩父母之命又兼鼠兔相克的婚姻,却十分的美满幸福。
新婚之初,半农和二弟天华都在常州读书,继而又去上海谋生,家务事全要朱惠操持,年仅七岁的寿慈(北茂)也需要她照料。由于刘宝珊患病不能教书,家里的生活十分困难,朱惠还要从外面承接一些零活回家做,以贴补开支。过重的负担,导致她两次流产。盼孙心切的刘宝珊非常不满,又听信了算命先生的胡说,认为朱惠不能生育,便责令儿子把媳妇休了,休不了就娶妾,以传宗接代。刘宝珊还认真地物色了合适的女子,趁儿子1913年夏天从上海回江阴时,说服他迎娶。
在当时,男人三妻四妾是理所当然的,新青年们以婚姻革命为由离婚再娶或者不离婚而在外另结姻缘的现象也十分普遍。刘半农照着父亲的话做,谁都不能说什么,甚至还可以博得“孝”的美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嘛!可他却坚决反对父亲的安排,不离婚也不纳妾。为了保护妻子,在岳母的帮助下,刘半农背着父亲,把朱惠接到上海居住,开始了小家庭生活。1916年9月16日,长女小蕙(刘育厚)出世。
从结婚的那一天起,刘半农给予妻子的就是挚爱和负责。无论是穷得吃不上饭,还是日后身居“要津”,始终不离不弃。刘小蕙曾回忆说:
外婆来到上海,在家中共有四人,都要依靠父亲一个人的菲薄薪水和不定期的稿费维持生活,很是困难,然而父亲仍是情绪乐观、精神饱满,对母亲和我从不流露困窘。当母亲告诉我,父亲常要很早地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在冷风里奔跑着追赶叫唤卖烘山芋的人,然后把烫手的热山芋买来塞进棉袍的袖子里带回给我们做早点,而他自己却匆匆地去中华书局上班……①
刘半农性格开朗豁达,灵动洒脱,诙谐幽默,才华非同一般,见过他一面的赵景深说他“谈笑风生,妙语如珠”②。他是北京大学名教授、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后来还当了北京多所大学的领导,尤其是女子大学的校长等职。他写的歌词经赵元任谱曲,在青年学生中广为传唱。如果当时有排行榜,那他的《教我如何不想她》《听雨》等歌一定多年雄踞榜首。当时,仰慕他的女学生一定不在少数,可他从没有绯闻传出。
刘半农是个一等一的好父亲。小蕙出生后,他丝毫没有重男轻女的观念。面对在长辈的压力下有些惭愧的妻子,他安慰道:“先开花后结果,现在生了个女孩,为什么以后就不能生男孩呢? ”③为了应付亲友,他把小蕙打扮成男孩模样,直到出国留学前夕才改回本来面目。后来,儿子出生,刘半农对小蕙的疼爱也没有稍减,他用自己的诗文,记录着爱女成长的点点滴滴。如《题小蕙周岁日造像》:
你饿了便啼,饱了便嬉,
倦了思眠,冷了索衣。
不饿不冷不思眠,我见你整日笑嘻嘻。
你也有心,只是无牵记;
你也有眼耳鼻舌,只未着色声香味;
你有你的小灵魂,不登天,也不堕地。
呵呵,我羡你,我羡你,
你是天地间的活神仙!
是自然界不加冕的皇帝!④
这首诗作于1917年10月,发表在1918年1月出版的《新青年》4卷1号上,是中国首次发表出来的九首新诗中的一首,后收入《扬鞭集》。
另一首《晓》写于1918年7月10日,发表在《新青年》5卷2号,1918年8月15日出版,后收入《扬鞭集》。这首诗被公认为中国散文诗史上鲜有的珍品,全诗如下:
火车——永远是这么快——向前飞进。
天色渐渐的亮了;不觉得长夜已过,只觉车中的灯,一点点的暗下来。
车窗外面:——
起初是昏沉沉的一片黑,慢慢露出微光,露出鱼肚白的天,露出紫色,红色,金色的霞彩。
是天上疏疏密密的云?是地上的池沼?丘陵?草木?是流霞?辨别不出。
太阳的光线,一丝丝透出来,照见一片平原,罩着层白蒙蒙的薄雾。雾中隐隐约约,有几墩绿油油的矮树。雾顶上,托着些淡淡的远山。几处炊烟,在山坳里徐徐动荡。
这样的景色,是我生平第一次见到。
晓风轻轻吹来,很凉快,很清洁,叫我不甘心睡。
回看车中,大家东横西倒,鼾声呼呼,现出那干——枯——黄——白——很可怜的脸色!
只有一个三岁的女孩,躺在我的手臂上,笑弥弥的,两颊象苹果,映着朝阳。⑤
诗尾那个三岁的女孩,“笑弥弥的,两颊象苹果,映着朝阳”,不仅表现出慈父爱女之切,还象征着一个美好灿烂无限光明的未来。杨扬说:“诗人在对幼小女孩的喜爱里,融合着对其他新生的、前进的事物的欣悦,这首诗是个证明。飞进的火车,映在女儿脸上的朝阳,使诗人振奋,也使读者同为之振奋。”⑥
刘半农还常常以小蕙的神态、儿语入诗。如《登香港太平山》:
登上四望,丛岚绕足,白云漫漫:
下不能见地,上不能见青天。
山水溅溅,山树摩肩。
偶从云淡树深处,窥见远海云山:
海大不如镜,山大不如拳。
稚儿欢笑奔我前,
山风吹短发,
飘荡白云间。
“尔胡为乎来哉?”
跳舞拍手,心中茫然。
为折花佩胸前;
下山入海白阿母:
“今日阿爹,携我上天。”⑦
1920年2月,刘半农携妻女赴英国留学。2月10日,船行香港作短暂停留,半农带着女儿游览了太平山,回船后,写下了这首诗。诗中满满都是对祖国的不舍与留恋,只有可爱的小女儿能稍稍缓解这种“茫然”,而女儿却“少年不知愁滋味”,高兴地告诉母亲:“今日阿爹,携我上天。”这首诗描写景物和女儿的神态举止,既生动细腻,又阔大辽远,感情真挚动人,语言清丽优美,却不知为何没有收入《扬鞭集》。
《扬鞭集》中有两首模拟小蕙儿语的诗向来为人称道。其一:
一个失路归来的小孩⑧
(这是小蕙的事)
太阳蒸红了她的脸;
灰沙染黑了她的汗;
她的头发也乱了;
她呆呆的立在门口,出了神了。
她呆呆的立在门口,
叫了一声“爹”;
她举起两只墨黑的手,
说:“我跌了一交筋斗。”
“爹!妈!”
她忍住了眼泪,
却忍不住周身的筋肉
飒飒的乱抖。
她说,“妈!
远咧!远咧!
那头!还要那头!”
1920 年
杨扬评价:“确是小女孩迷路归来的形态和语言,历历如画。”⑨其二:
雨
这全是小蕙的话,我不过替她做个速记,替她连串一下便了。
妈!我今天要睡了——要靠着我的妈早些睡了。听!后面草地上,更没有半点声音;是我的小朋友们,都靠着他们的妈早些睡了。
听!后面草地上,更没有半点声音;只是墨也似的黑!怕啊!野猫野狗在远远的叫,可不要来啊!只是叮叮咚咚的雨为什么还在那里叮叮咚咚的响?
妈!我要睡了!那不怕野猫野狗的雨,还在墨黑的草地上,叮叮咚咚的响。它为什么不回去呢?它为什么不靠着它的妈,早些睡呢?
妈!你为什么笑?你说它没有家么?——昨天不下雨的时候,草地上却是月光,它到哪里去了呢?你说它没有妈么?——不是你前天说,天上的黑云,便是它的妈么?
妈!我要睡了!你就关上了窗,不要让雨来打湿我们的床。你就把我的小雨衣借给雨,不要让雨打湿了雨的衣裳。
1920年
台湾诗人痖弦说这首诗是那个时代绝无仅有的童话诗:“如此俏皮、新颖的句法,就是衡诸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诗坛,也是毫不逊色的。这样的意象,如有人说摘自郑愁予的诗句,人们一定会信以为真的。”⑩
这两首诗饱含着浓浓的父爱,读来令人动容。刘半农对他那一对双胞胎子女刘育伦、刘育敦也是十分疼爱,外出还要向子女们报告行踪和在外地的见闻。只是半农去世时双胞胎还小,与父亲的互动没有小蕙那样多。
刘半农的民歌体诗歌集《瓦釜集》中有一段后语:
这一本小唱本出世,我在感谢替我看稿子的周启明先生之外,还有两个最亲爱的朋友,也应当致谢:一,是我妻蕙英夫人,我稿子里,有好多处在方言上不甚妥洽的,是她指正修改的;二,是我的女儿小蕙,我每做成一歌,便唱给她听,她总问,“这是真的?是假的?”而且要求我接续着唱,不许停歇——没有这简单而有力的鼓励,亦许这书竟做不成。⑪
由此可见,刘半农对妻女不光有爱,还有尊重和平等,夫人朱惠也不光是他生活上的伴侣,还是事业上的助手,完全是一种现代新式的夫妻子女关系。常有人说刘半农是半新半旧的人,似乎也是,旧式的婚姻形式,现代的婚姻家庭关系。不过,当时亦有许多半新半旧之人,抛妻弃子时说是婚姻革命,是新青年,却并不妨碍他们在家庭生活中行使封建的夫权和父权。所以,我们只能认为,刘半农并非半新半旧,而是既传统又现代,确切地说,是在中国传统美德和西方现代道德之间扬长避短,建立一种完美的道德和人格。他的事业,他对中华文化的巨大贡献,说到底,都是这种取长补短。不仅他如此,他的两位相貌英俊又才华横溢的弟弟刘天华和刘北茂,也都是出色的丈夫和父亲,和妻子相濡以沫,对儿女疼爱负责。他们分别从事当时最吸引女孩子眼球的音乐、英语教职,还成就非凡,却都是“一生一世一双人”。这就是他们的家风吧!做他们的家人真的是非常幸福!
①刘小蕙:《我的父亲刘半农》,《新文化史料》1995年第3期。
②③赵景深:《忆刘半农》,选自赵景深原评、杨扬辑补:《半农诗歌集评》,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第1页,第1页。
④刘半农:《题小蕙周岁造像》,选自《扬鞭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11年版,第5页。
⑤刘半农:《晓》,选自《扬鞭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11年版,第11页。
⑥⑨⑪赵景深原评、杨扬辑补:《半农诗歌集评》,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第12页,第25页,第148页。
⑦刘半农:《登香港太平山》,《新青年》8卷2号,1918年10月出版。
⑧刘半农:《一个失路归来的小孩》,选自《扬鞭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11年版,第33页。
⑩痖弦:《早春的播种者——刘半农先生的生平与作品(节录)》,见鲍晶编:《刘半农研究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第3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