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瓷绘画与中国画

2014-07-13江西工艺美术馆330000

大众文艺 2014年19期
关键词:元青花气韵国画

(江西工艺美术馆 330000)

我国传统的陶瓷绘画具有下列几个方面的美学特征:(1)以陶瓷本身材质为绘画主体,运用陶瓷颜料在陶瓷主体中进行白描抑或精心描绘;(2)我国传统陶瓷绘画吸收了我国传统国画中的面、线、点等线条勾勒特征,讲究气韵与神似,追求线条匀称、笔势流畅、图文并茂等艺术境果;(3)我国陶瓷艺术大师们在吸取我国传统国画艺术精粹的同时,还将古典诗词中蕴含的意境、韵律等美学特征巧妙地融入其中,创造出韵味独特的陶瓷艺术精品。那么,中国画与陶瓷绘画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

一、陶瓷绘画与中国画之间的关系

1.异流同源的精神意境

我国传统的陶瓷绘画和我国传统的国画艺术,之所以能给受众带来愉悦的审美体验,在于二者均具备生动鲜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精美独到的意境意蕴。我国传统的陶瓷绘画和我国传统的国画艺术,均是用外物与心灵的结晶具体表现艺术大师们对空灵的精神境界的描绘与追求。这正如张璪所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绘画作品应该是艺术大师精神意境和内心感悟的传神写照。事实上,我国传统的陶瓷绘画艺术异常生动地体现了上述传神写照的艺术手法。如陶瓷艺术大师熊汉中先生创作的作品,尤其注重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愫的融合,其代表作品《清趣图》,就是运用自然景物荷叶、翠鸟的传神写照给观看者营造一种祥和、宁静的氛围,充分体现了国画手法运用在陶瓷绘画上的意境美,画家对自然和生活的醇厚情意通过陶瓷装饰淋漓尽致的抒发。

2.异曲同工的气韵表现

我国传统国画特别注重营造意境美,尤其讲究工写之巧妙结合,其国画艺术作品立意高远,意境深幽,尤其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以无穷无尽的意味。谢赫(南朝)曾在其画论中提出过绘画之六法论,具体内容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传移模写、经营位置、随类赋彩。(《古画品录》)在上述诸法中,首法即为“气韵生动”。此外,荆洁(五代画家)在其绘画理论“笔法记”中也曾提出“气、韵、思、景、笔、墨””等绘画六要,其“气”仍占首位。由此可知在我国传统绘画理论中,“气韵之境”极为重要,而气与韵二者之间,“气”更为重要。那么,具体而言,“气”又包含哪些具体的内容呢?在我国传统国画艺术中,“气”包含着“色气、墨气、笔气”等诸多绘画技艺,以及“气度、气势、气场、气韵”等诸多唯美意境。时至南宋,文人画派仍认为宁静优雅之“气”韵是绘画技艺中的上流高妙技艺。我国传统的陶瓷绘画艺术,是采用绘画工具在陶瓷主体表面精心绘制图文等的艺术,其绘画材质、用笔、表现形式等虽与国画不尽相同,但其艺术效果却呈现出异曲同工之妙。陶瓷艺术工匠一般都是“民间美术”的传承者,其“民俗性”的基本特征决定了表现形式的“世俗性”,但其“世俗性”并不影响陶瓷表现中的气韵生动。

3.艺疏理同的笔墨意趣

我国古代绘画大师因为受“实源于虚、有源于无”传统哲学观念的熏陶和影响,在绘画艺术中则表现为追求线条流畅、依托笔墨语言传递自然神韵、讲求天然物化、追求空灵清淡与萧散古雅等意趣,强调绘画者主观情感在笔墨中的表现,着意于绘画者在运墨与行笔中传达出的活力与生机。有趣的是,在笔墨意趣上,我国传统国画艺术与我国传统陶瓷绘画艺术艺疏理同。请看现有的陶瓷种类,无论是盛唐时期极为流行的釉下花鸟彩绘,抑或是明清时期盛极一时的彩瓷艺术作品,抑或是融入近现代绘画理念和绘画技艺的现当代陶瓷艺术作品,都无不彰显出无穷无尽的中国传统国画般的笔墨意趣。其中,元青花瓷尤甚。以元青花为例。这种陶瓷虽然只呈现出一种看似单调的蓝色,但却极富艺术表现力。此外,因为元青花具有吸水性的干胚胎和水性的青花材料等特质,从而导致元青花的笔墨工具性能与国画极为相似。大师们在制作元青花艺术作品的过程中,运用娴熟的笔墨技艺将青花技艺与中国国画技法巧妙地融为一体,创造出青花分水写意法绘画技艺,创作了一种笔墨浑厚、笔简意丰、胜形胜意的崭新的笔墨艺术表现形式,既体现了中国水墨画的意趣,又彰显了“元青花”陶瓷的艺术风采。古语有“纵横变用,在乎笔也”,二者不同的艺术形式在笔墨意趣上的达到了空前的默契,陶瓷绘画也将一步步继承和发展陶瓷绘画中的中国画那笔墨丰富的表现力,也将逐步成为中国美学史上最浓墨重彩的隽永之作、气韵之品。

二、陶瓷绘画对中国画技法的借鉴

1.写意、传神

我国传统的水墨画注重传神与写意,追求“神在形似之外,形在神气之中”和“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境界。以“八大山人”的写意画为例。其画虽然廖廖数笔,其意境却深远绵长,出神入化。如“八大山人”在《婴戏图》中的画人,头是一个圆圈,发是一撇,眼是两点,舞动的双手是倒转人字重笔撇成,身躯和脚是两条下窄上宽的长线。如此则构成活泼多姿的孩童的全部笔墨和线条。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在中国传统国画和中国传统陶瓷绘画中均非常明显。

2.重线条画结构

强调线条的作用是中国传统国画的基本特征。中国传统的陶瓷绘画技艺借鉴了中国传统画中的“人物十八描”(李白麟)和“吴带当风”(吴道子)线描技法,无论是在元青花还是在粉彩、古彩、新彩等陶瓷绘画技艺中,线条的运用均十分流畅。以陶瓷绘画中的“古彩”为例。“古彩”大抵以中锋为主,笔墨线条呈现出刚劲有力的艺术特征。

3.装饰性的色彩

我国传统的国画与我国传统的陶瓷绘画均追求十分强烈的色彩装饰。为了达到某种色彩效果,大师们往往运用想象抑或夸张的技艺来凸显某种色彩抑或富丽堂皇、抑或简单明快的装饰性艺术效果。

以画房屋顶部的色彩为例。传统国画中大抵采用赭石描绘房屋顶的色彩,但在陶瓷绘画中,却用紫金釉描绘房屋顶部的色彩。再如,传统国画中可以用红、绿、本色描绘树叶,而在陶瓷绘画中,也可以用红料、绿料及本色料点染树叶的色彩。

参考文献:

[1]姜长军.文人画对唐以后瓷器发展的影响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2

[2]林通.晚明清初民窑青花绘画与文人画艺术特征辨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2

[3]邓维明.陶瓷绘画艺术与中国传统书画美学探缘[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0

[4]张欣.明代晚期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写意性绘画特征探析[D].汕头大学2007

[5]刘影青.“中国画”与陶瓷装饰小议[J].陶瓷研究.1998(02)

[6]李鹏来,谢勤.浅谈中国画与陶瓷装饰的关系[J].景德镇陶瓷.2008(03)

[7]胡敏.浅论中国画的表现手法适合陶瓷绘画[J].景德镇陶瓷.2010(02)

[8]兰和海,吴永先.浅谈中国画与陶瓷装饰的关系来源[J].景德镇陶瓷.2011(03)

猜你喜欢

元青花气韵国画
国画《鲦鱼》
国画《鲿》
中国美学“气韵”范畴之“韵”探颐
最贵“福禄”元青花 元青花缠枝福禄万代大葫芦瓶拍卖价5681万元
国画欣赏
Charm and Beauty—A Comparison of Two Aesthetic Categorie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Paintings
气韵生动 潇洒自然——柳清芬书法印象
风:世世代代的气韵传承
从考古发现看元青花在海内外的传播
张庆玉探寻元青花内在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