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民间音乐的艺术风格

2014-07-12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绛州八音锣鼓

赵 静

(商丘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河南 商丘476000)

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山西民间音乐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及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发掘、保护、传承和繁荣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在我国2006年、2008年发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山西省共有9项民间音乐项目名列其中(见表1、表2)。这9项民间音乐项目是山西民间音乐的代表和精华,体现了山西地方性的民族风情、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

表1 2006年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山西民间音乐项目(共7项)

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山西民间音乐项目概述

山西民间音乐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这是由山西省各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文化传统(尤其是音乐传统)以及人们的语言、风俗习惯和所邻近省区的影响等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现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这9项山西民间音乐项目作一简要概述。

(一)左权开花调

左权开花调以左权县为中心,是流行在左权、和顺、武乡等县的山歌。因其歌词的上句总是以“XX开花”起兴,下句点题而得名。所有唱词一律以“花”为中心,以“开花”为比兴,故称开花调。以构思精巧,语词新颖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

(二)河曲民歌

山西河曲素有“民歌之乡”之称。河曲民歌大多是由农民创造,将当地民谣谱上旋律变成了歌谣,世代相传。河曲民歌中反映了当地的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等方面。清朝同治年间,当地穷人走西口谋生,在走西口的过程中,将这种艺术形式带到口外(内蒙古),并与当地民歌结合,使河曲民歌得到进一步发展。河曲民歌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久唱不衰。

(三)晋南威风锣鼓

晋南威风锣鼓主要以鼓、锣、铙、钹四种打击乐器齐奏。鼓声威武雄壮,震天动地。铙、钹清脆响亮,加花伴和;大锣镗错深沉、富有感召力。加之演奏者身着民族服装,仪表威武,演奏姿势奔放,变化多样,使场面更加威武雄壮,便有了“威风锣鼓”的称号。起初为民间祭祀所用,后来逐渐演化成为民间节日时的助兴节目。

(四)太原锣鼓

太原锣鼓是太原社火习俗的灵魂,深受太原人的喜爱。主要曲牌有“流水”、“一二五”等多种。“流水”是七种锣鼓曲牌套路的总称;“一二五”则是根据马锣击打节奏而得名。时至今日,太原锣鼓已是代代传承,而且曲牌套路也是硕果累累。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来临之际,太原市各城区都要组织锣鼓表演,欢庆节日。

(五)文水鈲子

文水鈲子又称岳村鈲子。为何得此名号?首先,是由于地域问题,被冠以地名。其次,是由于演奏乐器的独特性,此演奏乐器的外形类似于小钹,当地人将其称为“鈲子”。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击打小钹后会发出“呱”的声音,因此得名“文水鈲子”。

(六)绛州鼓乐

据考证,世界上最早的鼓,就诞生于古绛州一带。山西新绛县自古就有演奏鼓乐的传统,在日常的民间文艺活动中,最为常见的就是鼓乐的表演。绛州鼓乐在演奏时,会充分利用鼓的各个部位,演奏起来铿锵有力,为百姓所喜爱。

(七)五台山佛乐

五台山佛乐源于印度佛教音乐。大致分为两类:汉传音乐和藏传音乐。汉传音乐又可称为青庙音乐,藏传音乐又可称为黄庙音乐。青庙音乐流传范围较广,而黄庙音乐仅在五台山地区流行。在音乐风格方面,汉传音乐和藏传音乐也存在着差异。例如,汉传音乐的风格整体呈现的是清净闲雅之风,而藏传音乐的风格则更具民族音乐的色彩。

(八)恒山道乐

恒山道教音乐(简称恒山道乐),至今仍保留着大量的古代乐曲,是道教与民间音乐相结合的历史产物,反映了道教的艺术表现形态与美学追求。随着时代的发展,“恒山道乐逐步溶入农村岁时节日和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中,对于丰富当地人们的文化生活、创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1]192。

(九)上党八音会

上党八音会是一种民间吹打乐,在中国古代,能制作乐器的材料大约有八种:“金、石、土、木、匏、革、丝、竹”。后来,人们就将各种乐器通称为“八音”。“会”在这里指的是一种形式、一个平台,将各种乐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演奏音乐,就叫做“八音会”。如今,八音会是民间组织的音乐班子,主要使用鼓、锣、钹、笙、箫、笛、管等八种乐器,故名为八音会。

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山西民间音乐的艺术特色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山西民间音乐的9项内容按照艺术特色的不同,可分为五类:一是民歌——左权开花调和河曲民歌;二是锣鼓——晋南威风锣鼓和太原锣鼓;三是打击乐——绛州鼓乐和文水鈲子;四是宗教音乐——五台山佛乐和恒山道乐;五是吹打乐——上党八音会。整理归纳和分析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山西民间音乐的艺术风格及特色,一方面可为音乐工作者和爱好者提供山西民间音乐直接且丰富的资料,另一方面可以让越来越多的人熟识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山西民间音乐。现对其各类项目的艺术特色和风格作一简要介绍和分析。

(一)民歌——左权开花调和河曲民歌

左权开花调的艺术风格特点是委婉、清秀,旋律流畅、清新,曲调优美动听,抒情性较强。具体来看,“其音调简洁,节奏比较规整,不是上下句变化较小的平行结构,而是变化较大的、呼应式的对比结构。绝大多数由相互呼应的上下两个乐句组成,旋律进行以级进七声性音阶为主,偶尔会出现大跳音”[2]108。左权开花调的歌词中夸张、谐音、双关、叠字等手段和方言虚词的使用,增强了歌曲的地方特色。

河曲民歌的艺术风格特点是上下两句的旋律基本相同,唯有落音的一音之差,为平行结构。旋律简单、优美,音程跳度大,音调高亢、辽阔,节奏比较自由,口语化的装饰音较多,具有鲜明的山歌风味。经常是“见什么唱什么,想什么唱什么”,尽显地方民俗风情。

(二)锣鼓——晋南威风锣鼓和太原锣鼓

晋南威风锣鼓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器乐的配置和击奏方法上,一边击奏,一边还有舞蹈动作。有的以鼓为主,有的以钹为主,有的以铙为主,风格虽然不同,但其突出之处都表现在锣鼓上,气势都很威风。威风锣鼓的曲牌结构复杂多变,往往在一曲中既表现单拍子,复拍子,又表现出混合拍子。

太原锣鼓在曲式结构和打击艺术上的显著特点是:重章叠句、长短错落,似古典诗词的句式结构,能给人以厚重紧凑、回环反复的印象。常常使用急煞停顿,如乐谱中的休止,给人以干净利索的深刻印象。

(三)打击乐——文水鈲子和绛州鼓乐

文水鈲子的艺术风格特色主要表现在:乐器由大鼓、鈲子、大钹、大铙等四种乐器组成。其中,鈲子是具有岳村人特质的一种小钹。这种小钹形状独特,演奏时,能产生“呱”、“呱”的音响效果。这四种乐器各有特点,大鼓浑厚有力;鈲子激越、干脆;大钹雄浑、热烈;大铙温和、清亮。这套锣鼓,能生动地渲染出各种自然气氛,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尤其是鈲子“呱”、“呱”响之声,贯穿乐曲始终,给人留下强烈而深刻的印象。

绛州鼓乐则素有“地动山摇”、“闻声十里”之誉。“绛州鼓乐也以花敲干打著称。绛州鼓乐的艺术风格特色是演奏者充分利用鼓的各个部位以及鼓槌、鼓架的最佳声音进行演奏,演奏起来宏厚博大,气势磅礴恢宏,声韵铿锵,粗犷豪放而有力度。所使用的乐器是多面形制不同的鼓。现有十几种敲奏技法,即击鼓边、敲鼓边、墨鼓钉、蹭鼓面、打鼓帮、抽鼓皮、磕鼓环、碰鼓架、单槌滚、双槌擂、槌相搓、槌相击、槌相打、槌相挑等”[3]。这些技法构成绛州鼓乐独特的地方色彩,也表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四)宗教音乐——五台山佛乐和恒山道乐

五台山佛乐的艺术风格特色,需要从青庙音乐和黄庙音乐两种形式分别来看。首先,青庙音乐有比较严格的规格和要求,而黄庙则没有那么严谨。其次,“两种音乐使用的调高不同,黄庙使用本调,即管调。使用工尺谱,即现代E调。青庙比黄庙低一个调,即角调,高音相当于现代D调。另外,青庙以汉民族乐曲为主,黄庙则继承了许多西藏古老曲目。因此,青庙风格以庄重、典雅、幽静见长,黄庙音乐则表现为刚强、洪亮、粗犷有余”[4]。

恒山道乐的艺术风格特色主要体现在:基本内容有赞叹、器乐曲、工尺谱、宫律调系统等几个部分。“赞叹”,是经文的唱诵,也是道乐中的声乐部分;器乐曲,是道乐中的器乐演奏部分,有“套曲”和“支曲”之分;明洪武七年(1374)后,道乐采用传统的工尺记谱法记谱,恒山道乐亦沿用此谱至今;宫、律、调系统,恒山道乐使用传统的五调、十律和四韵十二宫六十调,是古代民间音乐的活化石[5]。

(五)吹打乐——上党八音会

上党八音会的艺术风格特色可以用“吹打并重,热烈奔放”来概括。在演奏中亦吹亦打,高亢激越。其中,吹既可以“文吹”,又可以“武吹”。“文吹”是普通的吹奏,可以是一支民间小调,也可以是一支名曲,或是一段名唱段,或是整出戏文(包括不同行当念白)。“武吹”则不仅要吹得好,而且还要外亮功夫,如口咬铡刀等形式。八音会这种吹打轮击形式,不仅使观(听)众欣赏到吹、打的高超技艺,也使文武演奏者互相衬托,且能稍息调整。

[1]山西省史志研究院.山西通志(第47卷)民俗方言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山西通志(第40卷)文化艺术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6.

[3]窦氏一家亲.绛州鼓乐[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82162.htm.2011 -05 -09.

[4]焦瑾琦.中国民族宗教网——五台山佛乐:穿越千年的清凉梵音[EB/OL].http//www.mzb.com.cn/html/report/10607-1.htm.2006-04-04.

[5]青风.恒山道乐[N].太原晚报,2006-09-06.

猜你喜欢

绛州八音锣鼓
《八音的秘密》
邵伯锣鼓小牌子
绛州鼓乐的流变与传统文化的传承研究
乡村八音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民族音乐“如何教”VS“怎么学”——以民乐合奏《丰收锣鼓》一课的教学为例
浅谈如何在中小学教育中促进绛州鼓乐的传承与发展
绛州木版年画:追忆民俗味道
布依八音坐唱
龙潭八牌锣鼓的概况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