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预前后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2014-07-12王华陈峰恩
王华 陈峰恩
干预前后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王华 陈峰恩
目的 明确本院目前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现状及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查阅病程记录及住院医嘱 , 对 600 份手术病历的手术名称、预防指征、给药方案、抗菌药物等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Ⅰ类切口手术使用抗菌药物预防病历 269 份 (89.7%), 干预后 114 份 (38%), 干预前有预防指征合理应用 74 份 (27.5%), 干预后 88 份 (77.2%)。结论 院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 干预措施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抗菌药物 ;预防应用 ;干预措施 ;干预效果
如何预防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 (SSI)是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抗菌药物预防应用不当 , 则可导致伪膜性肠炎并产生耐药菌株 , 造成医院内感染 , 增加围手术期患者的总费用[1]。为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 本院采取了干预措施 , 本文对本院干预前后Ⅰ类切口手术病历进行分析 , 以掌握目前院内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现状 , 明确干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干预前 2012年 10~12月和干预后2013年 10~12月Ⅰ类切口手术病历 300份 , 其中腹股沟疝修补术 (包括补片修补术 )50份、甲状腺疾病手术 30份、乳腺疾病手术 60份、关节镜检查手术 20份、颅骨肿物切除手术10份、腘窝囊肿手术 20份、静脉曲张手术 40份、骨科手术70份。
1. 2 方法 查阅病程记录及住院医嘱 , 对 600份病历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 包括是否预防用药、预防指征、药物选择、剂量、给药途径。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 , 2010版《中国药典》, 以确保对本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做出判断。
2 结果
干预前Ⅰ类切口手术使用抗菌药物预防病历 269 份 , 占抽取病历数 89.7%, 有预防指征合理应用 74 份 , 占预防病历27.5% ;干预后Ⅰ类切口手术使用抗菌药物预防病历 114 份 ,占抽取病历数 38%, 有预防指征合理应用 88 份 , 占预防病历77.2%。有指征为以下几种情况 :①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 ;②手术涉及重要脏器 , 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 ;③异物植入手术 , 如人工心瓣膜植入、人工关节置换等;④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Ⅰ类切口手术干预前后预防用药统计表
3 分析
3. 1 预防用药合理性 在干预前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很高 ,达 89.7%, 合理性预防占抽取病历 27.5%;干预后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降至 38%, 合理性预防增至 77.2%;在查阅病历中发现 , 干预后临床医生在预防用药时更趋于理性 , 特别是乳腺疾病手术和腹股沟疝修补术 , 超过 80%病历未预防用药 ,预防用药人群基本为糖尿病患者、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者、肿瘤患者及高龄 , 预防指征明确 , 骨科手术、普外科静脉曲张手术部分预防病历用药指征不明。有调查研究表明 , 术后常规应用抗菌药物组与不用抗菌药物组术后伤口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2]。
3. 2 用药方案 围术期用药的目的是手术期间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内保持较高的血药浓度和组织浓度 , 以防止或减少细菌在手术暴露部位的定植、生长、繁殖 , 从而预防和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 , 同时也降低其他相关部位的感染率。如果用药时间提前 , 就起不到应有的预防作用 , 同样术后给药 ,甚至是长时间给药 , 由于错过了细菌发生污染或定植的时期 ,同样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 并且术后多日给药并不能进一步降低手术感染率。干预后术前预防给药时间不合理例数降至10.8% 明显改进 , 但术后预防时间依然偏长 , 未达到卫生部38号文不超过 24 h标准 , 有待加强改进。二联用药预防干预后效果明显 , 基本合理。
3. 3 预防药物选择 Ⅰ类清洁手术未涉及消化道 , 呼吸道与泌尿生殖道 , 主要是预防切口葡萄球菌感染 , 选择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容易引起过敏反应且在本院耐药率高 , 头霉素类抗菌谱覆盖厌氧菌对于预防切口感染抗菌谱广 , 一代头孢菌素五水头孢唑林价格偏高 , 不符合安全有效经济原则。干预后头孢哌酮舒巴坦与美洛西林、阿洛西林的使用量明显减少 ,选药趋于合理但还存在以下问题:①无头孢菌素过敏史首选克林霉素预防。预防用药应首选针对手术部位感染常见病原菌的杀菌剂 , 克林霉素属于抑菌剂为二线预防用药首选不合理。②头霉素类头孢西丁与头孢美唑使用量大 , 针对预防葡萄球菌感染 , 头霉素类与一代头孢菌素类相比较不具有优势 ,使用不合理。③五水头孢唑林钠 , 五水头孢唑林和头孢唑林比较优点为稳定性好 , 但其价格偏高 , 增加患者住院费用 ,选择欠合理[3]。
4 讨论
综上所述 , 采取的干预措施对本院Ⅰ类切口手术合理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明显有效 , 临床医生对于围手术期药物的选择、使用时间、使用剂量等更趋于合理 , 对于用药指征更加明确 , 但是也存在不足 , 统计结果发现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比例为 38%, 超过卫生部 2011 年下发的《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中要求的使用率低于 30%的标准 , 预防用药时间偏长普遍超过 24 h, 要加强改进。干预工作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 只有不断的强化及时发现纠正 , 才能确保本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办公厅 .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2012, 22(12):152-153.
[2]曾明辉 ,李福宣 ,陈瑶 ,等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中国药业 , 2011,18(17):36-37.
[3]蒲丹 ,谭成 ,张卫东 ,等 .1380 例Ⅰ、Ⅱ类手术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的调查研究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2010,20(12):1779-1781.
2014-04-28]
453000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