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引导下微管+宫术宁胶棒用于早早孕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2014-07-12沈巍巍
沈巍巍
B超引导下微管+宫术宁胶棒用于早早孕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沈巍巍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寻找终止早早孕的最佳方法。方法将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早早孕患者100例, 尊重其意愿分为A、B两组。A组在B超引导下使用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以下简称微管)+宫术宁胶棒终止早早孕。B组以药物流产终止早早孕作为对照, 比较两组疼痛、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完全流产率等。结果两组疼痛、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完全流产率均有显著差异。结论B超引导下微管+宫术宁胶棒终止早早孕的方法简便易行, 不良反应少, 安全性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尤其是基层医疗技术服务机构。
早早孕;B超;微管;宫术宁胶棒
终止早期妊娠的主要手段目前采取的方法有:①负压吸引术;②药物流产。目前对于早早孕, 药物流产是一种常见的方法。但药物流产的出血时间长, 完全流产率低。而传统的负压吸引术通常在孕期6~10周进行, 孕期不足6周的早早孕[1]用传统的负压吸引术漏吸率高, 医生往往让患者等到6周以后再手术。选择一种安全有效且并发症相对小的终止早早孕的方法是医患双方共同关心的话题。本站从2011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B超引导下微管+宫术宁胶棒用于早早孕人工流产, 取得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站要求终止妊娠的早早孕患者100例, 年龄20~42岁, 平均26.5岁;停经时间35~42 d, 平均39.1 d;尿HCG检查阳性, B超探及平均孕囊径线5~10 mm[2], 常规检查无药流及人工流产禁忌证。尊重其意愿分为A、B两组, A组50例, 在B超引导下使用微管+宫术宁胶棒终止早早孕。B组50例, 以药物流产终止早早孕作为对照。两组平均年龄, 孕产次, 孕周等无明显差异, 有可比性。
1.2方法 A组:患者适度充盈膀胱后取膀胱截石位, 术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宫颈, 将宫术宁胶棒置于宫颈达内口处, 10 min后取出, 助手腹部B超显示孕囊位置, 按人工流产手术常规插入微管, 将微管开口对准孕囊着床处常规负压吸宫,确定孕卵被吸出宫腔线规则即可。B组采用米非司酮25 mg b.i.d.(首剂加倍)×5次空腹口服, 第3天清晨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 待绒毛排出, 阴道流血量不多, 离站随访。
1.3效果观察 按WHO标准对患者疼痛程度分4级进行评估。0级:无痛, 安静合作;I级微痛, 易忍受, 合作;II级中度疼痛, 难忍受, 欠合作;III级重度疼痛, 不能忍受,不合作。B组观察服米索后腹痛情况。术后观察2 h, 7~15 d回站行B超检查, 并做好随访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流产过程中疼痛情况比较 A组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见表1。
2.2两组术后出血时间比较 A组明显少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见表2。
2.3两组流产率比较 A组完全流产率100%, 高于对照组7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见表3。
表1 两组疼痛情况比较(n)
表2 两组阴道流血时间比较(n)
表3 两组流产率比较(n, %)
3 讨论
由于目前生殖保健宣教还不够普及, 加之性观念的逐步开放, 女性非意愿妊娠发生率越来越高, 借助早早孕检测技术发展, 大多数意外受孕者可以在停经1周内明确诊断。选择一种安全有效, 无痛苦, 低损伤, 简单易行终止妊娠方法很有必要。药物流产应用于早早孕流产时完全流产率较低,因为孕囊越小, 蜕膜组织越少, 蜕膜的孕激素受体数量可能不足, 或孕激素受体与米非司酮结合能力低, 不能有效地抵抗孕酮的作用, 加上早早孕子宫平滑肌对米索前列醇敏感性低所致[3]。并且流产时疼痛及阴道流血时间过长, 给女性生殖健康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宫术宁胶棒中含有利多卡因, 654-2及润滑胶等。术前置入宫颈管溶化后部分润滑胶黏附于宫颈处减少微管对宫颈的摩擦和损伤。宫颈黏膜吸收棒中的药物成分, 使宫颈局部麻醉松弛, 减轻疼痛, 并有效防止人流综合征发生。微管外径4.4 mm, 由PVC高分子医用材料制成, 质的柔软, 富有弹性。在腹部B超监视下进行宫腔操作, 形成真正全程可视操作。弥补了传统人工流产凭感觉和经验盲目操作的缺陷, 使手术操作者能凭借超声的动态监视,直观地观察子宫的位置, 宫腔深度, 孕卵着床部位, 及时检测吸干净与否和术后子宫的情况。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 最大限度减少子宫内膜过度损伤, 子宫穿孔, 吸宫不全等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 B超引导下微管+宫术宁胶棒终止早早孕的方法简便易行, 不良反应少, 安全性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尤其是基层医院。同时还可将此技术用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子宫畸形等人工流产。
[1] 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023.
[2] 严英榴, 杨秀雄, 沈理.产前超声诊断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41.
[3] 黄蕊, 郭凯, 黄文英, 等.早孕药物流产800例分析.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1, 19(11):691-692.
246501 安徽省宿松县计划生育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