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电影《云上太阳》中的贵州苗族民俗文化

2014-07-12刘聪伟孟娟娟中国地震局防灾科技学院河北三河0650

大众文艺 2014年2期
关键词:民间艺术苗族贵州

刘聪伟孟娟娟 (中国地震局防灾科技学院 河北三河 0650)

浅析电影《云上太阳》中的贵州苗族民俗文化

刘聪伟1孟娟娟2(中国地震局防灾科技学院 河北三河 065201)

苗族题材影片《云上太阳》以电影这种视听相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深入开掘了贵州苗族的人文原生态,用镜头向外界展示了贵州苗族的风土人情,并呈现了贵州苗族的民间艺术。

贵州苗族;风土人情;民间艺术

2011年2月27日闭幕的第十七届美国塞多纳国际电影节上,表现中国贵州苗族人文风情的电影《云上太阳》获得最佳外语片奖、最佳摄影奖,同时获得最佳影片提名。该片的创作者丑丑是一位地道的贵州侗族姑娘,她用唯美纯净的电影画面和质朴感人的故事情节记录并刻画了家乡的山水、苗族文化和苗族的人物性格。

一、银幕上的“风土人情”

《云上太阳》以视听合一的传播方式传递了大山深处贵州苗族的自然风光、民族习俗和风土人情,直接迅速地反映了贵州苗族的生活方式,并延伸出深厚的人文情怀。

电影并不用好莱坞式的手法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只是干净的自然画面,静静的把观众带入中国贵州东南部神秘美丽的大山深处的丹寨,镜头中出现奇异的喀斯特溶岩地形及独特的高山地貌,缓缓铺开的画面展现出的是迤逦婉转的苗寨梯田,显得格外纯净和美丽。影片开始没有音乐的铺衬,而是用油画般的大自然做背景,单单依靠画面的张力引出两位苗族小主人公耳环和她的弟弟,姐弟两人于无声的画面中在层层梯田间穿梭着,银幕空间中呈现出的“人与自然”无处不体现出苗族的淳朴。影片紧接着将镜头对准了病情严重的法国女画家波琳,进而引出第四位主人公——两个孩子的父亲,画面的转换干净利索,并没有多余的镜头交待,他把波琳背回家里并请来当地的苗医给她治病,后来在波琳病情危急时,当地淳朴的山民甚至用他们心目中最神圣的锦鸡给她治病。影片的画面一直安静的展示着部落人民的真实和淳朴,通过镜头让观众看到了人间的美和爱。

全片没有使用炫丽的特技和快速的剪辑手法,仅有很少的对白,镜头的焦点始终在人,只有真诚的人性才能打动观众,心跟心才能沟通。所以,这一点恰能证实这部电影在国外获得奖项和好评的缘故,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情感可以跨越地域和国度,镜头里那些淳朴的脸,干净的眼神,眼睛里那种泪花,所有人看到都会被他们感动。通过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影片中关注的焦点和表达的东西,是全世界都在关注的人与人之间最单纯的情感,画面就是具有这种魔力,都能够让人从镜头中得到认同感。影片原生态的表演,没有娱乐话题,只有一个本土女导演用摄影机来发现山寨的美,通过画面来让人感受更深一层的人性的善良。《云上太阳》并没有商业大片轰动一时的效果,但是它特有的民俗风情以及贵州苗族的文化展示内核是独一无二的,是一部能够记录和一定程度上反应真实苗族生活的优秀影片。

二、镜头下的“民间艺术”

淳朴的苗族自古流传着“好客迎客而从不拒客送客”的民俗,波琳在梯田遇救后,受到苗寨一家人的真切挽留,此时显示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导演设置了影片的第一个“激励事件”——她坚持要付钱才肯留下,最终以波琳加入到造纸作坊作为偿付。影片在这一关键性的情节轴线上,将苗族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法造纸工艺,朴素地融入叙事中。

据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专家考证,丹寨古法造纸所采用的工具、原料和工序,与《天工开物》中所记载的东汉时期的造纸术如出一辙。1影片将这种造纸法的完整程序一点点的展现出来,镜头下的:采、浸、蒸、浆、晒、冻、拣、压、漂、捣、抄一系列程序,有条不紊,安静且恬适,画面中的造纸师手持竹帘,往石槽里抄水,一张薄如蝉翼的白皮纸便被神奇的滤在竹帘上了。熟悉了喧闹城市的观众在这样优雅的画面跟前感受到的定是一种全新的世界,看着在刚造出来的白皮纸上拈上新鲜的花瓣,再加以印压便可将图案定格于纸上,俨然是一幅天然的图画。

提到苗族就不得不说到它的舞蹈,影片在结局部分呈现了贵州苗族的另一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锦鸡舞,当女主角换上苗家女子美丽的民族盛装并佩戴上银饰融入载歌载舞的人群时,合着芦笙曲调和优美的舞步,镜头将苗家人欢庆的盛典表现的淋漓尽致。影片中众人舞蹈的场景将丹寨的鸟图腾崇拜展现无遗,场面宏大的锦鸡舞是苗族人民每十二年一次的祭祖活动中的主要的舞蹈形式,也是民间的婚庆、迎客礼仪和青年男女的“跳月”过程中的重要表演内容,舞蹈是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元素。导演用类似纪录的手法来展示民族的艺术珍宝:芦笙、舞蹈、银饰、百褶裙、绣花鞋、古法造纸等民间艺术形式,镜头下的苗族盛装绚丽多姿,保留着古朴典雅的民族特色,繁复的绣花百褶裙、古朴的各类银饰以及神秘的古法造纸术无不透露出了苗族人民对于生活的热爱。

影片以一个西方人的视角,对多彩神奇的贵州和黔东南进行了描绘,可以说,贵州苗族的民俗文化已然构成了《云上太阳》这部影视作品的灵魂。在贵州,苗族侗族都没有文字,主要通过民间艺术和口头来传承文化,《云上太阳》以视听觉综合的影视语言将贵州苗族的民间艺术进行了记录与传递,并为贵州苗族文化登上世界舞台提供了尽情展示的阶梯——很多国外观众都是通过观看该影片,了解到贵州苗族的传统风俗与民间艺术。《云上太阳》以鲜明的民族特性赢得观众的青睐,让更多的人从镜头中认识、关注并保护这种文化。

注释:

1.伍丽洁,黄晓海.丹寨绝技:鸟部落里的锦鸡舞;拈花造纸术;东方第一染[J].环球人文地理,2012,(08).

[1]王春丽.少数民族电影(视)中的民俗文化研究[D].甘肃.西北民族大学,2007.

[2]郭宁娜.“古法造纸”重换生机[J].科技世界,2011,(31).

[3]张玲玉.丑丑:太阳,在每个人心中[J].当代贵州,2012,(17).

猜你喜欢

民间艺术苗族贵州
以歌为家——在沪苗族务工妇女的音乐生活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民间艺术篇
新时代的贵州值得期待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苗族老照片
苗族芦笙制作师
漂亮的“银饰”
贵州古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