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改编陕北民歌《兰花花》演唱中的吐字

2014-07-12浙江师范大学浙江金华321000

大众文艺 2014年2期
关键词:兰花花吐字咬字

张 坤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金华 321000)

浅析改编陕北民歌《兰花花》演唱中的吐字

张 坤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金华 321000)

声乐艺术的训练基础包括:“声、情、字、味、表、养、象”等方面,其中吐字是声乐演唱中的基础技能,地方民歌对于语言的吐字咬字的准确性要求较高,只有准确掌握地方方言发音,才能体现出歌曲的独特魅力。王志信改编陕北民歌《兰花花》就是中国民歌中一枝奇葩,这首作品经过改编,在原有的民族曲调上,加入了西洋交响乐气势磅礴的场面,更具戏剧性,给演唱者技术方面增加了难度,通过准确的吐字、科学的呼吸法的结合才能更好的表现出作品的情感与内容,所以,吐字在声乐演唱中是至关重要的。

兰花花;吐字

一、 陕北民歌的风格特征

我国是多民族、地域辽阔的国家,拥有丰富的文化形式,由于地域的分布,语言也形成了不同的地方特色,即方言。陕北地区语言丰富多彩又独具个性,民歌形式主要以劳动号子、小调、信天游为主。信天游的演唱,大多是由演唱者根据故事内容及情绪,自由发挥,不受曲调限制,可快可慢,节奏自由,旋律起伏较大,感情豪放。陕北民歌《兰花花》具有陕北“信天游”的显著特征。

二、《兰花花》演唱中的吐字

歌唱中的吐字、咬字是是歌声富有生命力、感染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忽略了咬字吐字,不管歌唱技术有多好,最终也会与群众疏远,不会打动感染到观众。声乐作品的内容和感情主要就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所以,吐字在声乐演唱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歌唱中语言要求在平时说话吐字的状态基础上,要保持在科学的发声状态中,做到“字正腔圆”。陕北语言具有独特的味道,掌握一些基本的发音规律是必要的。

首先在演唱《兰花花》之前,一定要通读整首歌词,一定要做到把每个字读出“字正腔圆”的效果,每个字的发音都要读的饱满,在此基础上演唱作品。“青线线(儿)那个蓝线线儿,兰格(儿)英英的彩,生下一个兰花花,实实的爱死个人(儿)。陕北方言的个别的特殊语音与普通话有所不同,呈现出独特的魅力。例如:生下(sheng xia)要唱成(seng ha)、实实(shishi)要唱成(sisi)、哥哥(gege)唱成(guoguo)、我(wo)唱成(e)等等较为突出的地方韵味的字一定要唱出陕北风味,而这些地道的方言极大的增添了歌曲的表现色彩。

第一乐段是原型民歌曲调,在此乐段中出现的“青线线儿”“蓝线线儿”“爱死个人儿”都用了儿化音来演唱,也是陕北民歌一大特点。“线儿”的着力点在齿上。演唱此段的情绪是赞美地,以轻快地、甜美地语气演唱,“数上那个兰花花好”这一句在处理上重点突出兰花花好,所以要把“好”字唱得饱满结实,唱到“兰花花”时要轻巧。

我国传统的民族声乐演唱把歌唱的咬字分为出声、归韵。“出声”就是咬准字头,“归韵”就是收清字尾。字头发音是由唇、齿、舌、牙、喉其中某些部位的相互配合而完成的,就是所谓的声母;字尾就是所说的归韵,一定要把字归到正确的韵母上,只要学过汉语语音基础的人都可以发出准确的韵母。“正月里那个说媒”中第一个字“正(zheng)”字发音很重要,直接带动影响整段的情绪。“正”字要唱出快、狠,快速归韵到eng,表现出悲痛情绪,“媒”字归韵到ei上,延长此音时表现出无奈抽泣的神情。“三班子吹来两班子打”重复两次,速度逐渐加快,紧接“撇下我的情哥哥”旋律向上提高,速度渐慢,唱出兰花花千呼万唤、哭喊着的效果,每个字都要狠狠地吐准,带有抽泣声,突出内心的痛苦之情。

第三乐段是快板,节奏急促,要运用口语化“念出”,表现兰花花的愤怒反抗的决心,整个段落,咬字、吐字要快,字字要狠、要重,嘴皮用力,营造出兰花花情绪的激烈性、戏剧性,矛盾冲突的情景。“前晌你死来后晌我兰花花走”结尾处渐强,表达兰花花对“周家”恨之入骨、想走、渴望自由爱情的刚直不阿的形象。“你好像那一座坟”中“好”字要突出加重口语化,用下滑音处理。

第四乐段是一个摇板,最大特点是“紧打慢唱”,节奏是紧张快速,而演唱是慢速舒缓的,此段是抗婚后出逃,最好用弱声演唱,与前后乐段形成对比,“遇弱先强”为后乐段激情演唱做铺垫。歌词中“怀里揣上糕”中“糕”字唱成颤音,突显兰花花马上见到情哥哥内心高兴的心理,“拼上我的性命”中“拼上”二字,字头要拉长、加重语气,突显兰花花内心的愤恨,形成此段的高潮,“往哥哥家里跑”第二个“哥”字要比第一个“哥”字音要高,要做渐弱处理,形成一种由近及远的效果。此段为摇板,每个字都要唱饱满,吐字要到位,随着情绪的升华,最大限度的延长字音,做到“急中声稳”。

第五乐段是一个行板,旋律回到原型民歌上,旋律虽同,情感各异。主要描绘了兰花花无限激情的憧憬与情哥哥的美好未来,力度加强,音区提高,旋律荡气回肠,要深情的演唱,使歌曲达到高潮。第一句中“我”发音为(e)。在处理上要先强后弱,“有说不出的话”要轻声慢语的说,表现兰花花对情哥哥的思念,“有”字要重一些。“咱们俩死活常在一搭”使用哭腔、抽泣的表现,最后“一搭”两字,由强、渐慢、延长、渐弱直至消失,表达出兰花花处在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中。

“以字带声”“以字带情”,增强语言的色彩,使得作品的表现力更加清晰,把握好吐字对演唱作品至关重要。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准确的吐字咬字对声乐演唱的重要性,同时,它与歌唱时的发声、情感表达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娴熟的运用,才能自如的歌唱。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文化的丰富传播,新的民族风格的作品越来越丰富,王志信就是代表人之一,他保留的传统的精华,融合了西洋声乐的某些技艺,形成一种统一的演唱风格,使得作品的戏剧性更加强烈,从而增进人们的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更是中国声乐发展上一大创新。通过此文的分析,希望能够在今后的声乐学习和声乐作品演唱处理中,正确运用吐字有所帮助与提高。

[1]金铁霖.《金铁霖声乐教学文集》.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8年4月.

[2]肖剑.《陕南、陕北民歌中的爱情歌唱》.2010年9月(总206期).《艺海》.

[3]米宏彬.《郭兰英演唱艺术的声音美》.2010年6月《艺海》(总203期).

[4]王群英.《关于新编民歌《兰花花》演唱技巧的思考》.2007年第28卷 第04期 .《韶关学院学报》.

张坤,浙江师范大学、声乐表演艺术及教育研究、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兰花花吐字咬字
流行演唱中的咬字问题剖析与正确运用
绕口令
有关声乐教学的咬字
三年只为这《兰花花》——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兰花花》观后
杨俊富的诗
浅谈语言在歌唱中的作用
歌唱语言中的咬字吐字探讨
论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咬字与吐字
泉水的歌唱
歌唱的咬字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