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建构影视多媒体系统的理论与实践
——以国家博物馆为例
2014-07-12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100006
陈 晨 (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京 100006)
博物馆建构影视多媒体系统的理论与实践
——以国家博物馆为例
陈 晨 (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京 100006)
现代化的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圣殿,更是艺术的圣殿,博物馆的影视多媒体系统需要全面的理念革新和实践。本文通过国家博物馆的实例与技术应用探讨博物馆建构影视多媒体系统的理论研究与技术实践。
博物馆;影视多媒体技术;理论;实践
一、绪论
按照国际博协对“博物馆”的定义,“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可见,当今人们非常看重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播功能。这就是说,博物馆不仅为国家保藏珍贵的科学文化财富,并通过展览陈列的举办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是国际文化交流的平台,还是公众接受社会教育、历史教育和艺术教育的绝佳场所。
随着传播方式和受众期待视野的嬗变,传统的博物馆展览体系已无法满足受众要求,并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博物馆水平。传播语境的变迁需要博物馆的影视多媒体系统建构进行全面的理念革新和实践。
二、理论研究
著名学者阿诺德•豪泽在《艺术社会学》中提出博物馆是传播文化艺术重要的“中介机制”之重要观点,他认为若没有博物馆作为中介机制,所谓的“世界艺术”和“世界历史”的概念便不复存在了。这与博物馆功用中“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机构或者社会公共机构”的内容是相一致的。博物馆固然应该有收藏、有陈列,但如果失去了传播文化、教育公众这样的文化艺术媒介属性,便仅具有文物的保藏功能。
博物馆中,影视多媒体系统(包含影剧院与文化展示区域,高清演播室与音视频后期制作系统等)的建构,会极大地拓展了博物馆的影响领域,丰富了博物馆定义中“教育、研究、欣赏”三大目的的外延,对博物馆传统功能有极大的改进与提升。
1.多角度的信息传达与全方位的媒介表现
当代传播语境已发生巨大变化,影视多媒体的影响力已深入各个领域,媒介是人的延伸,博物馆需要延伸的是信息传递手段、表现方式和与之相配合的技术。枯燥的讲授和陈列不会激起公众的兴趣,他们期待多媒体的审美体验,期待获取知识的手段多样化。
有情节的主题设计,多感官的媒介刺激,不仅传递了更多的信息,提升了表现力,还使得公众对文物、对艺术作品的体验建立在更逼真的历史坐标和存在感上,对历史与文化有更直接的感受和认识,引发更深入的思索。影视多媒体运用多元的艺术手段,多角度、多维度地传递信息,使参观者完全置身于艺术的享受和感悟之中。
2.重新建构博物馆的公共空间
豪泽也将传统博物馆称之为陵墓,“在这个陵墓中,艺术品过着一种抽象的、与世隔绝的生活,它们已经与产生它们的生活、与它们曾在这种生活中完成的实际任务隔断了联系”。瓦勒里认为,传统博物馆里,原先的艺术品“都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挤在博物馆的空间,失去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相互之间也不存在任何内在联系”。
哈贝马斯认为,组成公共领域和空间的公众与剧院、博物馆、音乐厅有密切联系。传统博物馆关注的往往是国家权威空间与个人空间,缺乏对话和交集,无法构成公共话语和观点的交流,由此造成了博物馆公共空间的缺失。
影视多媒体系统等大众传播媒介符号的融入使得博物馆公共空间的概念得到强化,音乐、影像、动画等生动展示与文化交流,增加了博物馆的文化吸引力,在公共空间的建构上成为信息的汇集点和思想的辐射点。这些新符号在博物馆公共领域的引导与实现过程,将形成博物馆独属的公共话语空间。
3.丰富公共教育手段
瓦勒里认为,传统博物馆制造的艺术世界“其经过精心排列的组合是一种有组织的混乱”,而美学更看重“每件真正的艺术作品的个性”。现象学美学认为,审美和艺术最为重视的就是感性。影剧院及广电影视系统作为大众传媒的实现手段,其感性光辉最为强烈,是传统展览无法企及的,能够使博物馆大大提升其美育功能和责任。接受美学也认为,音视频的直接呈现对审美趣味的培养是不可抗拒的。例如一件古代乐器不再只是图片加文字,还可通过音乐演出展示,影视节目体验、音乐录音研究等多方面展开。影视多媒体系统的建构,对培养公众的艺术修养,提升公众的审美趣味有极大帮助。
4.全面提高受众的参与度与体验感
影视多媒体信息的易于被受众解码,所传播信息的编码也相对简单。梅洛维茨认为,电子媒介展示了自发和自然的讯息,“且将不同人所展示的大众形象类型都融入了公共领地”。在接受影视多媒体信息时,受众的体验感往往是无法复制和替代的,这种体验会长时间存在于公众脑海中,形成深刻记忆。多媒体的融合及互动,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艺术空间,尤其为原来没有机会或能力从事艺术活动的人们提供了体验的条件。因此,影视多媒体系统的融入能够使博物馆更符合大众精神,更利于文化传播与交流,全面提高受众的参与度。
三、实践——以国博为例
国家博物馆于2011年完成改扩建工程,不仅建筑体量扩大,而且重视相应硬件设施的技术革新,这其中就包含先进影视多媒体系统的技术建构,目前国博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音视频多媒体技术系统,并将在今后的运用中挖掘新技术的潜力,提高数字内容水平。
影视多媒体音视频群涵盖了剧院、学术报告厅(兼做3D数码影院)以及高清演播室、后期制作群等大量影视制作用房,包括高清演播系统、视频后期制作与资源共享管理系统、环绕声制作系统、3D影视制作系统等。这些影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极大扩充了国家博物馆的数字内容水平,全面提高观众的参与度和体验感,为参观者提供更加丰富便捷的文化服务。
1.完成文化节目录制的高清演播系统
充分利用好独一无二的历史资源(文物、学术专家、考古活动等),对已有珍贵影视资料进行管理存档和编辑利用,录制相关影视节目,不仅需要保证节目内容上的权威性和科学性,也需要在节目制作技术上做到一流。
国家博物馆600平米高清演播室包括视音频系统、通话系统、同步系统、应急系统等功能较为完善的数字演播室系统。它主要由高清演播室摄像机、演播室切换台、高清数字录放机、监视设备、应急切换矩阵、同步系统、音频系统、视音频周边设备等设备组成,不仅配置了演播室摄像设备,还包括了野外ENG拍摄设备。先进的多媒体演播技术,不仅可以用于文物、非遗和文化活动录制,对文化遗产的存档也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国博高清演播室已录制完成了《中国绘画史》系列高清节目的拍摄制作,此外,还充分结合国博功能区域实际和使用需求,独具特色地建立形成了以高清演播室为核心,以演播大厅、国博剧院、学术报告厅为主景区,以后期制作机房群为后期制作中心的整体演出制作系统。这使得国家博物馆能够在现实展示空间和虚拟空间都搭建一个影像化的平台,在举办国博讲堂系列活动、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中英博物馆连线、亚洲博物馆论坛、“启蒙之对话”中德高端论坛等活动时,借助先进的影视多媒体系统完成国家博物馆公共空间的重构,以立体化(现场视、听、感多角度接受)、影像化(多讯道拍摄)、多媒体化(现场、影视、网络等多种途径)、多语言化来促进公共话语和观点的交流,增强国家博物馆的文化吸引力。
2.完成文化庆典与交流的演出场所
国家博物馆坚持历史与艺术并重。配合展览、文化庆典与国际交流的各类演出从实践上多角度、多方向地传播了世界民族优秀艺术,它是博物馆在文化展示和文化交流层面上的有益尝试和功能拓展。
其中,国博剧院是组织文化交流与展示的良好场所,目前已举办各类演出交流几十场,其中不仅有中国优秀民族剧目、民族音乐等,还包括国外优秀演出,这使国家博物馆真正承担起国际文化交流平台的重任。例如:国博剧院首场演出暨德国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交响音乐会以极高的艺术水准演绎了贝多芬“英雄”交响曲,场面热烈;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讲述春秋战国时期故事的戏剧《说客》演出;以交响音乐朗诵之形式来展现我国唐诗宋词一座座巍巍丰碑的《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由国家博物馆与歌德学院主办的戏剧经典朗读系列活动;阿塞拜疆的木卡姆乐团、委内瑞拉国家舞蹈团激情四射的拉美歌舞、来自蒙古国家歌舞团的传统民俗表演、沙特阿拉伯王国歌舞表演等一系列外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交流与文化演出也使观众体验了原汁原味的异域文化。
此外,作为国际文化交流场所,国家博物馆还越来越多地承担大型文化庆典或仪式的任务。例如2011年4月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启蒙的艺术”大型展览开幕式及“启蒙之对话”系列活动,就都有中德两国政府首脑、外交使节、著名历史文化学者参加并作报告。自国博2010年开馆以来,大型庆典音视频系统已陆续完成各类大型展览开幕式、大型文化交流庆典活动200余场。先进的音视频多媒体技术,保证了典礼活动的国家级水准,更好地为公众提供了精神文化享受。
3.音视频后期制作系统
国博的文化传播和公众教育任务,不仅要在展厅实现,还需要系列化的影视多媒体节目来实现。那些基于模拟视音频原理而日益面临磨损的珍贵影像、声音资料,同样是宝贵的文化遗产,需要国博建构先进的影视多媒体系统来形成一整套拍摄与制作系统、转换与备案系统。
国博视频后期制作与资源共享管理系统包括媒体资产管理系统、远程资源回传系统、后期制作系统等。具有集节目制作、存储网络化的大容量磁盘阵列资料库,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具有网络化节目采集、制作、数字化存储等功能。后期制作非编工作站、节目包装工作站、合成渲染工作站极大地丰富了视频制作的表现手段;国博环绕立体声制作系统基于国博文艺录音棚,通过强大的计算机多轨数字音频工作站、广播级数字调音台、音频处理器与效果器和众多优质话筒来完成制作任务,能够完成民族戏曲戏剧录制、民族音乐与非遗类音乐录音、历史文化专题片配音与音效合成。
先进的音视频后期制作系统,能够以电子出版物的载体完成博物馆的公众教育、学术研究推广与艺术欣赏功能。例如,2012年是国家博物馆建馆100年,作为百年国博庆典系列活动之一,国博剧院连续举办了“琴汇——中国古琴大师雅集”系列音乐会。由于该演出汇集了当今古琴界最具代表性的八位大师,艺术水准卓越,为更好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博物馆利用高清视频讯道系统、数字音频工作站等先进设备完成了演出实况的录制,制作成光盘套装由中国录音录像出版总社出版发行。
4.3D影视制作系统
博物馆拥有独一无二的历史文物资源,能够拍摄、制作并推广一批高质量3D节目,将会极大提升博物馆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并使博物馆的影视多媒体技术走在业界前沿。目前,国家博物馆已建立起一整套3D立体视频实时拍摄与制作系统,它包括立体电影制作系统、双路数字放映系统、金属屏幕、特殊观看眼镜等。3D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为前来国博参观的公众提供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极大的增强参与性、体验性和交互性。
例如,国家博物馆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了《国脉——中国国家博物馆100年》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以及《国脉》3D版。该套系列专题片不仅对国家博物馆所有影像资料进行整理,对建筑和文物进行高清拍摄,也运用了情景再现等手法重现国博的历史,运用三维动画等方式丰富观众的视觉体验。该片2013年元旦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已受到各方关注和好评。《国脉》3D版更是在2013年5月于央视3D频道震撼播映,成为国家博物馆立体展示我国民族文化瑰宝的典范之作。
四、结论
现代化的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圣殿,更是艺术的圣殿。在博物馆建设中,以先进的影视多媒体技术为重点,建立博物馆独属的配套影剧院与文化展示区域,高清演播室与音视频后期制作系统,并充分发掘其使用潜力,合理运用于非遗展示、考古遗址拍摄、文化节目录制、主题场景设计、文化庆典与交流等诸多领域,将使得博物馆不再只是静态的展览馆,而能满足不同观赏者的不同观赏模式、不同观赏层次、不同观赏目的,名副其实地成为多维度的包罗万象的文化场所。
[1]阿诺德•豪泽著.居延安译编.艺术社会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
[2]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本雅明著.许绮玲译.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梅洛维茨著.肖志军译.消失的地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5]姜浩.数字媒体技术与互动影视应用[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6]关昕.数字博物馆与公众教育[J].博物馆研究.2006(1)
[7]黄琛.漫谈博物馆宣教服务体系建设[J].中国文物报.2008(7)
[8]论公共领域中的艺术博物馆[Z]
[9]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文化类博物馆展览陈列中的合理应用[Z]
[10]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配套音视频群相关资料[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