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网络外部性影响的研究文献综述

2014-07-11沈骏波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市场竞争

沈骏波

摘 要:网络的普及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经济学者开始充分重视网络的影响,网络外部性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重点研究对象之一。国内外的研究已经充分证实,在当代社会,网络外部性对企业和市场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影响。网络外部性究竟对企业和市场都会有哪些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如何,则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简要回顾网络外部性的起源和概念,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网络外部性的主要研究成果并最后分析了国内研究的主要特点和不足,以便于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网络外部性;市场;竞争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2-0269-03

引言

现代社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网络对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使得人们开始适应网络的特性和带来的变化。网络的其中一种特性就是若消费者购买特定产品或服务进入某种网络(如电信网络、因特网等)后,随着使用同样产品或服务的人数的增加,消费者的效用也会相应增加。这种消费上的特性又被称为“网络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ies)。网络外部性是外部效应的特殊形式,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得自某种商品的效用取决于消费这种商品的其他消费者的数量[1]。如今,网络外部性在产品定价、市场均衡等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网络外部性的内涵

(一)网络外部性的概念界定

西方经济学界较早地认识到了消费外部性,并逐渐从消费外部性中发现并开始研究网络外部性。Katz和Shapiro两位学者于1985年第一次提出了网络外部性的概念。他们将网络外部性定义为当消费同样产品的其他使用者的人数增加时,某一使用者消费该产品所获得的效用增量[2],并指出一个指定消费者从商品中获得的效用依赖于其他在同一“网络”中的使用者的数量。同时,他们还通过模型的分析发现了网络外部性条件下消费者预期和公司声誉,以及公共政策对公司兼容性决策的重要影响和作用。此后大部分学者普遍采纳了Katz和Shapiro两位学者关于网络外部性概念的表述。

(二)网络外部性的分类

为了进一步研究网络外部性,国内外学者对网络外部性作了分类,目前被普遍采用的有两种:一种是从网络外部性的影响来分,将网络外部性分为正的网络外部性和负的网络外部性。通常认为,网络外部性是正的,即如果一个网络的使用者人数越多,它的价值就越高,用户就能有更大的效用。但是,负的网络外部性同样也不能忽视。由于在现实世界中,正的网络外部性占绝大多数,因此,国内外文献更多地对正的网络外部性进行了探讨。另一种从网络外部性影响的方式来分,将网络外部性分为直接网络外部性和间接网络外部性。直接网络外部性是指由于消费相同产品的消费者数量的增加而直接导致消费者效用增加。间接网络外部性是指由于某一消费品使用者数量的增加,导致相关互补品使用数量增加而产生的外部性。

二、网络外部性的影响

网络外部性的影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国外学者如Katz和Shapiro早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开始初步讨论了网络外部性对市场的影响。中国关于网络外部性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也意识到了网络外部性的重要性,于是开始将网络外部性应用到了产品定价,企业竞争策略等经济实际问题研究中去,网络外部性影响的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网络外部性对市场的影响;二是网络外部性对企业的影响,包括在网络外部性条件下企业的竞争策略。

(一)网络外部性对市场的影响

国内外的研究证明,网络外部性会影响市场的竞争,进而影响市场结构与市场均衡。目前普遍认同的观点是,网络外部性往往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市场垄断。这一观点也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垄断形成的原因。王国才[3]认为,若网络外部性不存在,最优市场结构为完全竞争市场。在网络外部性的影响下,若网络产业产品完全不兼容,网络产业应通过适度集中而不是绝对集中以改善社会福利。陶爱萍(2009)认为,当正反馈效应使某种技术标准的成为经济系统的潜在障碍时,网络外部性就会导致市场失灵和寡头垄断。吴昊(2007)对有网络外部性的产业竞争机制作了分析,结果表明网络外部性形成的进入壁垒加大了市场后进入者进入市场的难度。

另外,一些学者认为垄断程度和网络外部性的强度有关,但只要没有达到完全垄断,垄断厂商在该行业就依然面临着竞争。孙武军等[4]通过分析,确定网络外部性强度是决定企业能够进入市场和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并且对市场的调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陈宏明(2003)等认为,在存在网络外部性的市场中,由于存在正反馈效应,首先达到网络外部性临界容量规模的厂商往往成为垄断者。但是,由于技术创新的存在,垄断厂商仍然面临着竞争,而其垄断能力取决于技术创新的能力。

(二)网络外部性对企业的影响

1.网络外部性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网络外部性对企业的影响比较复杂,需要视网络外部性强度、市场竞争程度以及企业自身情况等而定。一种观点认为,在网络外部性条件下,就企业自身而言,有更强的网络外部性就会有更大的利润。这一研究结果解释了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不断追求扩大自身产品市场规模的原因。龙勇[5]等人研究了网络外部性与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影响关系,认为联盟自身产品网络外部性越大,联盟个体利润越大,两者成正相关关系。巩永华等(2010)认为,对垄断企业而言,网络外部性不影响最优需求区间分段单调递增的性质,但企业产品价格会随网络外部性的增强而提高,随之利润也会相应提高。潘小军等(2006)的研究表明,如果厂商推出升级产品并且产品是部分兼容,则价格随不同情况下网络外部性强度的差异而不同,并且垄断厂商有强烈的动机扩大其产品间的兼容性以获得最大利润。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不同市场情况下,网络外部性对企业造成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在成熟市场上,网络外部性对不同初始份额的厂商产生不同影响;在新兴市场上,网络外部性无一例外地会加剧市场竞争,造成厂商利润下降。竞争激烈程度随网络外部性系数的增加而递增(董亮等,2012)。endprint

一些学者还进一步研究了网络外部性条件下产品质量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普遍认为高质量的产品才能保证给企业带来更多利润。这一研究结果深化和发展了网络外部性对企业利润影响的理论,也解释了为什么许多已经自身产品市场规模已经达到网络外部性临界值的企业还要不断地增加研发投入以改进产品质量或提高产品服务。Kim(2000)发现,生产高质量产品的企业偏好完全不兼容,生产低质量产品的企业则恰恰相反。曹俊浩[6]等的研究表明,利润最大化的定价策略在网络外部性条件下未必能给企业带来更多利润,而这要取决于网络外部性强度和提供服务的价格与质量之比。刁新军(2009)等认为,网络外部性造成产品质量水平差异增大,高质量产品的均衡市场价格,份额和利润都比低质量产品更大。且高质量产品的市场价格,份额和利润会随着网络外部性系数的增大而增大。潘晓军等(2001)认为在政府配额限制下,网络外部性条件下的产品质量水平要高于不存在网络外部性的产品质量水平。

2.网络外部性条件下企业的竞争策略

由于受到网络外部性的影响,企业倾向于采取新的定价策略、新技术与新标准策略以及其他策略。从国内的研究来看,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运用博弈论模型讨论网络外部性下企业的定价策略。一般认为,网络外部性条件下歧视定价更能增加企业利润。胥莉等人[7]分析了厂商对单一定价和歧视定价的战略选择,证明当网络效应不存在时,厂商或者同时采用单一定价,或者同时采用歧视定价;若网络效应存在或消费者对产品特征的敏感程度加强时,厂商更倾向于选择歧视性定价(这里网络外部性和网络效应为同一概念)。王国才[8]认为,企业在积累一定市场基础,即产品有了一定的网络外部性后,可采用价格歧视来增加企业利润。李卫红等(2012)进一步研究了网络外部性下企业的定价策略,认为当网络外部性强度较低时,企业将选择歧视定价策略,当网络外部性强度较高时,企业将选择单一定价策略。

此外,预期对企业竞争策略的选择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从国内外研究来看,不同主体,不同程度的预期都会对企业的技术、定价等策略产生影响。Katz和Shapiro(1985)发现产品的网络外部性使得消费者的不同预期导致市场多重均衡(multiple equilibria):新产品有可能完全替代旧产品;新产品和旧产品也有可能一起存在;新产品有可能因为旧产品的网络效应太强而无法进入市场。刘晓峰等[9]的研究表明,若消费者对网络增长的预期增加,企业就会相应地扩大网络规模和降低初始价格。孙武军(2008)认为,若消费者对产品未来规模的预期存在不确定性,则网络外部性强度较弱或者产品差异化较强时,专有技术厂商将开放技术,引入竞争性厂商;反之则独霸市场,专享技术,成为行业垄断者。

就总体竞争策略而言,追求市场份额则成为了网络外部性条件下企业的主要目标,王希凤[10]等人认为在网络外部性的市场中,产品的质量不一定是竞争获胜的关键,而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为此企业要尽量最先将自身产品的市场规模达到网络外部性的临界值上。

结论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外部性的重要性和研究价值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事实证明,在现代市场竞争中,网络外部性对企业和市场的变化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市场而言,它能改变市场结构和市场竞争形势。对企业而言,它能通过产品的质量等方面影响企业的利润。同时,它又激励企业利用网络外部性,采取新的竞争策略来维持甚至增加自身利润。国内对网络外部性的研究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对网络外部性基础概念和原理的探讨不多,主要是借用国外的研究成果;第二,重视应用,将网络外部性与企业具体竞争策略联系起来,着重分析网络外部性给企业带来的变化;第三,在传统经济学理论模型中加入网络外部性这一影响因素,分析其达到均衡时的结果。相比较于国内的研究,国外对网络外部性的定义、特征等基础概念等研究得更多一些,模型的讨论和理解也更为全面和深入。网络外部性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用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研究领域中去,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也很好地解释了由于网络外部性造成的实际生活中一些与传统经济理论不相符的经济现象。而如何将网络外部性理论应用到具体的各行各业去,并提出更具针对性的举措和建议,以及网络外部性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七版)[M].费方域,等,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10:535-540.

[2] Katz,Michael L.and Shapiro,Carl.Network Externalities,Competition and Compatibity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5,June 75 (3).

[3] 王国才,王希凤.基于网络外部性的产品纵向差异竞争与市场结构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5):129-140.

[4] 孙武军,陈宏民,陈梅.基于网络外部性的市场结构动态演化分析[J].管理科学,2006,(5):66-71.

[5] 龙勇,封连全.产品网络外部性对竞争性战略联盟 的外生效应影响研究[J].软科学,2008,(10):67-71.

[6] 曹俊浩,陈宏民,胥莉.基于网络外部性的电子商务企业纵向差异垄断定价策略[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9):57-60.

[7] 胥莉,陈宏民.具有网络外部性特征的企业定价策略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6,(12):23-29.

[8] 王国才.网络外部性、差异化竞争与主流化策略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5,(10):105-110.

[9] 刘晓峰,黄沛,杨雄峰.具有网络外部性的双寡头市场的动态定价策略[J].中国管理科学,2007,(2):94-98.

[10] 王希凤,王国才.网络外部性、纵向差异与企业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8,(3):57-58.

[责任编辑 吴 迪]endprint

猜你喜欢

市场竞争
竞争的合适位置
漫画哲理
感谢竞争
中国网约车的规制范式研究
浅谈房产测绘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与体会
浅析电子商务市场中的“柠檬”市场问题
如何平衡友谊与学业竞争的关系?
手机报面临的发展困境及纾解之道
“AutoForm金属板料成形仿真软件”市场在中国的开拓及本土化发展
正确面对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