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构建

2014-07-11崔虹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事业单位

崔虹

摘 要:以A事业单位为研究对象,对A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针对A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并构建A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最后,对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实现的功能进行介绍。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2-0115-02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为了适应市场环境,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逐步地增加了固定资产的种类和数量,这些财产不仅是事业单位自身的资产,更是国家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事业单位长期的工作模式,导致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信息化管理方式,并随着固定资产的转移、报废、登记等操作的增加,问题越发的严重。因此,如果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信息化进程,如何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等信息化技术进行管理,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以A单位为例,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进行了研究。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固定资产,一般指的是企业或者单位与生产和经营相关的资产中的房产、有一定购置金额标准的以政府采购为主要购置渠道的办公设备、通用设备、仪器仪表、交通工具、图书资料、文体用品等。固定资产一般具有价值高、使用周期长、低度的磨损并不影响固定资产的正常使用、允许固定资产依据磨损程度进行折旧等。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属于较为特殊的一类,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能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从而在医疗、科技、教育、政务等方面,塑造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一类服务性组织。大部分属于公益型性质。因此,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也具有特殊的特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仅仅是单位自身的财产,更是国家的资产,在中国体制改革的大前题下,事业单位如果不顺应形势,与时俱进,还墨守成规地抱着老旧的管理模式不放,势必会导致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缺陷、混乱,这将直接导致国家资产受损。

本文以A事业单位为例,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进行了研究,从而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建提供基础和依据。A事业单位是行政方面的事业单位,主要以财务管理为服务目的,通过对A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方面进行研究发现,A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固定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固定资产管理体制不健全、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程度不够等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A事业单位由于长期的工作性质决定,单位和工作人员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由于A事业单位长期依托国家来提供经费,并不自负盈亏,生产和工作过程中,无需考虑生产成本和固定资产折旧等问题,也不用考虑如何利用固定资产来对单位进行创收,固定资产也不如资金资产直接和鲜明,因此,单位和工作人员缺乏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A事业单位对工作人员在固定资产方面的管理业疏于考核,固定资产管理与工作人员的业绩并不直接挂钩,也间接导致了工作人员缺乏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

(二)固定资产管理体制不健全

A事业单位缺乏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没有统一的管理体系,导致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很多漏洞和缺陷,而且A事业单位很多时候,会依托其他企业来进行服务和创收,因此,缺乏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非常容易导致资金和资产的流失,也很容易导致固定资产和账簿内容严重不符,往往发生固定资产购买价格偏高、登记的数目与品牌和实物不对应、资金已经流失但无实物等现象,不仅造成事业单位和国家的经济损失,而且发生问题后,很难找到相应的责任人和追究人。

(三)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程度不够

A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够,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和计算机带来的便捷和能力,A事业单位在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时候,只是简单地使用计算机进行了文档记录,没有综合性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单纯依靠人工来对固定资产的变更进行记录,当A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有较大修改和变动时,往往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准确性和效率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且很多固定资产同时归属于几个部门,部门之间的界限无法划清,所以工作开展也存在一定问题,因此,A事业单位缺乏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将严重影响资产的管理、工作的部署,缺乏高效率和高准确度的工作状态。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构建

在对A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A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提高单位和工作人员固定资产管理重视程度、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来加强A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但是,如需从根本上解决A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还应该从A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方面着手,因此,本文对A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进行了构建,通过与计算机、数据库等相关技术进行结合,一共分为六个子系统,分别是个人设置子系统、权限管理子系统、系统管理子系统、资产管理子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报表管理子系统。

(一)个人设置子系统

个人设置子系统,主要是对A事业单位的部门和工作人员等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管理,包含用户的个人资料的记录和修改、登录用户名和密码的记录和修改等相关信息,从而实现对系统中不同用户的使用和个人信息进行管理。

(二)权限管理子系统

权限管理子系统,主要是对A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等用户在登录系统后的使用权限和角色进行管理,比如操作员管理、角色管理等。根据用户权限进行分类,从而对用户的职能和可操作性进行指导或者限制,实现不同权限的用户对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使用。

(三)系统管理子系统

系统管理子系统,主要是对A事业单位的系统进行综合管理,包括系统状态、日志管理、清除系统缓存,从而对系统的综合性能进行分析,对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出现的问题进行统计和处理,进而保障了A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的顺利运行。

(四)资产管理子系统

资产管理子系统,主要是对A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统计和管理,通过结合计算机、数据库等相关技术,根据固定资产的类型和所属部门进行分类,为用户提供固定资产添加、查询、删除、修改、折旧、报表等多方位地与A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息息相关的汇总工作,从而实现对A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

(五)业务管理子系统

业务管理子系统,主要是对A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相关业务,如租赁、归还、折旧、维护、更新等业务进行管理,通过与计算机、数据库等相关技术结合,对固定资产的租赁和归还情况进行记录和查询、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和维护情况进行记录、查询和分析,并给出固定资产当前的性能状况,从而为系统管理子系统是否对固定资产更新提供依据,并对固定资产的更新情况进行统计和查询。

(六)报表管理子系统

报表管理子系统,主要是对A事业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的报表进行管理,包括维修报表、折旧报表等,并对维修和折旧的产生的费用进行统计,计算固定资产的投入和产出是否均衡,为A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否需要维修提供依据,从而尽可能地降低A事业单位的运营成本。

科学的管理系统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固定资产的管理规格,最大限度地保护国家资产,同时能够对单位各项工作生产提供高效的帮助,使处在体制改革大潮中的事业单位经济效益的创收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峥.企业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体系[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0).

[2] 施国伟,夏元义.以信息化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科学化精细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0,(6):42-52.

[责任编辑 陈凤雪]endprint

摘 要:以A事业单位为研究对象,对A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针对A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并构建A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最后,对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实现的功能进行介绍。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2-0115-02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为了适应市场环境,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逐步地增加了固定资产的种类和数量,这些财产不仅是事业单位自身的资产,更是国家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事业单位长期的工作模式,导致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信息化管理方式,并随着固定资产的转移、报废、登记等操作的增加,问题越发的严重。因此,如果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信息化进程,如何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等信息化技术进行管理,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以A单位为例,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进行了研究。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固定资产,一般指的是企业或者单位与生产和经营相关的资产中的房产、有一定购置金额标准的以政府采购为主要购置渠道的办公设备、通用设备、仪器仪表、交通工具、图书资料、文体用品等。固定资产一般具有价值高、使用周期长、低度的磨损并不影响固定资产的正常使用、允许固定资产依据磨损程度进行折旧等。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属于较为特殊的一类,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能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从而在医疗、科技、教育、政务等方面,塑造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一类服务性组织。大部分属于公益型性质。因此,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也具有特殊的特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仅仅是单位自身的财产,更是国家的资产,在中国体制改革的大前题下,事业单位如果不顺应形势,与时俱进,还墨守成规地抱着老旧的管理模式不放,势必会导致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缺陷、混乱,这将直接导致国家资产受损。

本文以A事业单位为例,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进行了研究,从而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建提供基础和依据。A事业单位是行政方面的事业单位,主要以财务管理为服务目的,通过对A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方面进行研究发现,A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固定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固定资产管理体制不健全、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程度不够等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A事业单位由于长期的工作性质决定,单位和工作人员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由于A事业单位长期依托国家来提供经费,并不自负盈亏,生产和工作过程中,无需考虑生产成本和固定资产折旧等问题,也不用考虑如何利用固定资产来对单位进行创收,固定资产也不如资金资产直接和鲜明,因此,单位和工作人员缺乏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A事业单位对工作人员在固定资产方面的管理业疏于考核,固定资产管理与工作人员的业绩并不直接挂钩,也间接导致了工作人员缺乏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

(二)固定资产管理体制不健全

A事业单位缺乏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没有统一的管理体系,导致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很多漏洞和缺陷,而且A事业单位很多时候,会依托其他企业来进行服务和创收,因此,缺乏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非常容易导致资金和资产的流失,也很容易导致固定资产和账簿内容严重不符,往往发生固定资产购买价格偏高、登记的数目与品牌和实物不对应、资金已经流失但无实物等现象,不仅造成事业单位和国家的经济损失,而且发生问题后,很难找到相应的责任人和追究人。

(三)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程度不够

A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够,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和计算机带来的便捷和能力,A事业单位在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时候,只是简单地使用计算机进行了文档记录,没有综合性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单纯依靠人工来对固定资产的变更进行记录,当A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有较大修改和变动时,往往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准确性和效率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且很多固定资产同时归属于几个部门,部门之间的界限无法划清,所以工作开展也存在一定问题,因此,A事业单位缺乏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将严重影响资产的管理、工作的部署,缺乏高效率和高准确度的工作状态。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构建

在对A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A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提高单位和工作人员固定资产管理重视程度、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来加强A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但是,如需从根本上解决A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还应该从A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方面着手,因此,本文对A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进行了构建,通过与计算机、数据库等相关技术进行结合,一共分为六个子系统,分别是个人设置子系统、权限管理子系统、系统管理子系统、资产管理子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报表管理子系统。

(一)个人设置子系统

个人设置子系统,主要是对A事业单位的部门和工作人员等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管理,包含用户的个人资料的记录和修改、登录用户名和密码的记录和修改等相关信息,从而实现对系统中不同用户的使用和个人信息进行管理。

(二)权限管理子系统

权限管理子系统,主要是对A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等用户在登录系统后的使用权限和角色进行管理,比如操作员管理、角色管理等。根据用户权限进行分类,从而对用户的职能和可操作性进行指导或者限制,实现不同权限的用户对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使用。

(三)系统管理子系统

系统管理子系统,主要是对A事业单位的系统进行综合管理,包括系统状态、日志管理、清除系统缓存,从而对系统的综合性能进行分析,对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出现的问题进行统计和处理,进而保障了A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的顺利运行。

(四)资产管理子系统

资产管理子系统,主要是对A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统计和管理,通过结合计算机、数据库等相关技术,根据固定资产的类型和所属部门进行分类,为用户提供固定资产添加、查询、删除、修改、折旧、报表等多方位地与A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息息相关的汇总工作,从而实现对A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

(五)业务管理子系统

业务管理子系统,主要是对A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相关业务,如租赁、归还、折旧、维护、更新等业务进行管理,通过与计算机、数据库等相关技术结合,对固定资产的租赁和归还情况进行记录和查询、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和维护情况进行记录、查询和分析,并给出固定资产当前的性能状况,从而为系统管理子系统是否对固定资产更新提供依据,并对固定资产的更新情况进行统计和查询。

(六)报表管理子系统

报表管理子系统,主要是对A事业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的报表进行管理,包括维修报表、折旧报表等,并对维修和折旧的产生的费用进行统计,计算固定资产的投入和产出是否均衡,为A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否需要维修提供依据,从而尽可能地降低A事业单位的运营成本。

科学的管理系统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固定资产的管理规格,最大限度地保护国家资产,同时能够对单位各项工作生产提供高效的帮助,使处在体制改革大潮中的事业单位经济效益的创收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峥.企业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体系[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0).

[2] 施国伟,夏元义.以信息化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科学化精细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0,(6):42-52.

[责任编辑 陈凤雪]endprint

摘 要:以A事业单位为研究对象,对A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针对A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并构建A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最后,对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实现的功能进行介绍。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2-0115-02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为了适应市场环境,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逐步地增加了固定资产的种类和数量,这些财产不仅是事业单位自身的资产,更是国家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事业单位长期的工作模式,导致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信息化管理方式,并随着固定资产的转移、报废、登记等操作的增加,问题越发的严重。因此,如果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信息化进程,如何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等信息化技术进行管理,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以A单位为例,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进行了研究。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固定资产,一般指的是企业或者单位与生产和经营相关的资产中的房产、有一定购置金额标准的以政府采购为主要购置渠道的办公设备、通用设备、仪器仪表、交通工具、图书资料、文体用品等。固定资产一般具有价值高、使用周期长、低度的磨损并不影响固定资产的正常使用、允许固定资产依据磨损程度进行折旧等。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属于较为特殊的一类,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能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从而在医疗、科技、教育、政务等方面,塑造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一类服务性组织。大部分属于公益型性质。因此,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也具有特殊的特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仅仅是单位自身的财产,更是国家的资产,在中国体制改革的大前题下,事业单位如果不顺应形势,与时俱进,还墨守成规地抱着老旧的管理模式不放,势必会导致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缺陷、混乱,这将直接导致国家资产受损。

本文以A事业单位为例,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进行了研究,从而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建提供基础和依据。A事业单位是行政方面的事业单位,主要以财务管理为服务目的,通过对A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方面进行研究发现,A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固定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固定资产管理体制不健全、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程度不够等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A事业单位由于长期的工作性质决定,单位和工作人员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由于A事业单位长期依托国家来提供经费,并不自负盈亏,生产和工作过程中,无需考虑生产成本和固定资产折旧等问题,也不用考虑如何利用固定资产来对单位进行创收,固定资产也不如资金资产直接和鲜明,因此,单位和工作人员缺乏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A事业单位对工作人员在固定资产方面的管理业疏于考核,固定资产管理与工作人员的业绩并不直接挂钩,也间接导致了工作人员缺乏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

(二)固定资产管理体制不健全

A事业单位缺乏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没有统一的管理体系,导致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很多漏洞和缺陷,而且A事业单位很多时候,会依托其他企业来进行服务和创收,因此,缺乏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非常容易导致资金和资产的流失,也很容易导致固定资产和账簿内容严重不符,往往发生固定资产购买价格偏高、登记的数目与品牌和实物不对应、资金已经流失但无实物等现象,不仅造成事业单位和国家的经济损失,而且发生问题后,很难找到相应的责任人和追究人。

(三)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程度不够

A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够,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和计算机带来的便捷和能力,A事业单位在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时候,只是简单地使用计算机进行了文档记录,没有综合性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单纯依靠人工来对固定资产的变更进行记录,当A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有较大修改和变动时,往往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准确性和效率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且很多固定资产同时归属于几个部门,部门之间的界限无法划清,所以工作开展也存在一定问题,因此,A事业单位缺乏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将严重影响资产的管理、工作的部署,缺乏高效率和高准确度的工作状态。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构建

在对A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A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提高单位和工作人员固定资产管理重视程度、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来加强A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但是,如需从根本上解决A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还应该从A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方面着手,因此,本文对A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进行了构建,通过与计算机、数据库等相关技术进行结合,一共分为六个子系统,分别是个人设置子系统、权限管理子系统、系统管理子系统、资产管理子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报表管理子系统。

(一)个人设置子系统

个人设置子系统,主要是对A事业单位的部门和工作人员等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管理,包含用户的个人资料的记录和修改、登录用户名和密码的记录和修改等相关信息,从而实现对系统中不同用户的使用和个人信息进行管理。

(二)权限管理子系统

权限管理子系统,主要是对A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等用户在登录系统后的使用权限和角色进行管理,比如操作员管理、角色管理等。根据用户权限进行分类,从而对用户的职能和可操作性进行指导或者限制,实现不同权限的用户对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使用。

(三)系统管理子系统

系统管理子系统,主要是对A事业单位的系统进行综合管理,包括系统状态、日志管理、清除系统缓存,从而对系统的综合性能进行分析,对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出现的问题进行统计和处理,进而保障了A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的顺利运行。

(四)资产管理子系统

资产管理子系统,主要是对A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统计和管理,通过结合计算机、数据库等相关技术,根据固定资产的类型和所属部门进行分类,为用户提供固定资产添加、查询、删除、修改、折旧、报表等多方位地与A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息息相关的汇总工作,从而实现对A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

(五)业务管理子系统

业务管理子系统,主要是对A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相关业务,如租赁、归还、折旧、维护、更新等业务进行管理,通过与计算机、数据库等相关技术结合,对固定资产的租赁和归还情况进行记录和查询、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和维护情况进行记录、查询和分析,并给出固定资产当前的性能状况,从而为系统管理子系统是否对固定资产更新提供依据,并对固定资产的更新情况进行统计和查询。

(六)报表管理子系统

报表管理子系统,主要是对A事业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的报表进行管理,包括维修报表、折旧报表等,并对维修和折旧的产生的费用进行统计,计算固定资产的投入和产出是否均衡,为A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否需要维修提供依据,从而尽可能地降低A事业单位的运营成本。

科学的管理系统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固定资产的管理规格,最大限度地保护国家资产,同时能够对单位各项工作生产提供高效的帮助,使处在体制改革大潮中的事业单位经济效益的创收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峥.企业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体系[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0).

[2] 施国伟,夏元义.以信息化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科学化精细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0,(6):42-52.

[责任编辑 陈凤雪]endprint

猜你喜欢

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事业单位
消防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基于云会计的A集团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实施探析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