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创新机制推动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

2014-07-11王军利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路径选择转型升级技术创新

王军利

摘 要: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技术创新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全国各省也在制定相关政策来推动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河北省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度了解技术创新的基本理论,探索出河北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大力发展技术创新机制。

关键词:技术创新;转型升级;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2-0046-02

一、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概述

1.技术创新的概念。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20世纪初提出“技术创新”这个概念。技术创新这个概念来自于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关于技术变革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和卡尔·马克思关于技术进步在长期经济增长中的的核心作用的观点。研究技术创新这个概念对建立和发展技术创新哲学和技术创新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经常提到的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2.技术创新的本质。(1)技术创新的关键是新技术的第一次应用,而这恰恰体现了其创造性。这种具有创造性的特征,既是指创新成果与原有技术水平的差距,又是对创新成果所在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边界的规定。因此技术创新是指在了解市场结构和抓住市场机遇的前提下把技术和生产要素相结合,在隐形的赢利前景引导下努力去争取最优状态的技术创新行动。(2)技术创新与发明创造不同,它是在生产体系中引入发明或科技成果,利用固定的科学原理生产出市场所需要的商品,从而使整个生产链条产生震荡效应。(3)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条件下,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科学发现是技术创新的必要前提,技术创新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发现活动的展开。(4)并不是所有的技术发明都能称之为创新,技术发明只是技术创新的导火线,是技术创新的起点。

3.技术创新的分类。由于技术创新进入市场时间的先后顺序有所不同,清华大学傅家骥教授将技术创新分为率先创新和模仿创新两个基本类型。(1)率先创新是指依靠企业独立自主,依靠自身的能力完成创新,率先把技术商品化和市场化,向市场推出全新的产品或率先使用全新工艺的一类创新性行为。一般来说,率先创新都是完全性的创新,它开拓的都是全新的市场和领域。(2)模仿创新是指企业把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作为榜样,并以其创新产品为示范,紧跟率先创新者的足迹,充分借鉴率先者成功的经验和吸取其失败的教训,以引进购买或反求破译的手段掌握率先创新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并在它的基础上对其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进一步研发富有竞争力的商品,以此来参与市场竞争的一种渐进性创新行为。概括而言,模仿创新是后发者的创新。

4.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1)资金制约。资金紧张是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河北省企业技术创新的重大障碍是资金严重不足,而这导致创新难以开展,又进一步削弱了企业深层发展的能力,又加剧创新资金的不足,如此往复,恶性循环。(2)技术制约。技术资源的缺乏视为是制约产业技术创新的又一难题。人才、技术信息、技术能力的缺乏均被列为紧随资金因素其后技术创新的重要障碍。目前河北省特别是小企业,人才的缺失占66.4%,大型企业为51.4%。

所以,一省技术创新应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省创新资源的实际状况。目前,河北省企业在创新资金和技术资源方面仍然面临严重紧缺的局面。

二、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

1.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分析。目前,国际产业转移越来越快,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仍然是这次接收国际产业转移的首选目的地,而这也为中国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提供了重要机遇。而河北省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大省,想要承接京津城市的产业转移、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就必须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2.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技术创新。怎样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呢?河北省应一改以往把招商引资作为最主要发展途径的思路,转而立足于自己的制度、技术创新,来实现河北省的产业转型和升级。(1)产业的转型升级是非常具体、非常技术化的事情。河北省的大部分企业规模偏小,让它们自己去技术创新可能性不大,特别是那些高科技,要花大量资金的小型企业根本支持不了。所以要依靠政府出面帮助,政府应按照不同行业的具体特点,对企业的结构、基本经营能力做好技术方面的引导。(2)一省经济的真正发展最终是建立在技术自主创新之上的。只有在产业领域具备了从事独立自主的技术研发能力,才有可能够开拓全新的领域,才能真正走在世界的前列。自主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我省的产业政策、企业改革、产业转型升级 是互相关联、需要统一考虑的事情。

三、推动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方式——模仿创新

目前,河北省也具有实力雄厚、技术先进、在创新方面卓有成效的企业,但制约河北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却是经济运行的主体—企业的效率低下,生产技术水平十分落后,工艺陈旧,设备老化,产品质量差,而这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着河北省产业技术创新的步伐。

所以为了改变河北省经济主体的面貌,应大力推动全省范围的模仿创新。只有模仿创新才是大众的事业,它才能使河北省普通的企业迈开创新的脚步,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在国内市场上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模仿创新不仅可以在市场上取得竞争力,而且还可以激励大众市场的扩张,使企业大获其利。当一省的企业富裕了,整个省的经济才会有根本性的发展。

模仿创新为一个企业或一个省、甚至一个国家所带来的绝不是表层的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通过提供特殊的资源积累机制来建构企业、省或国家的后发优势。无形资源的积累是现代企业、省或国家发展最关键的也是最难得资源。endprint

因此,从推动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角度看,以模仿创新为主导形式的技术创新不失为河北省现阶段广大企业应选择的理想创新战略。

四、推动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机制的路径选择

1.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技术创新支撑体系。河北省企业技术水平落后,规模普遍偏小。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充分发挥在技术创新中政府的引导推动作用,集中力量在重要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1)政府要把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作为经济和科技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制定配套优惠扶持政策,并将反映企业长期竞争力的一系列指标,如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人力资源开发,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和发展等列入国有企业的考核指标体系。(2)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由从前的直接组织技术创新活动为主,继而转向宏观调控、促进产学研三者合作为主。政府要不断提供信息服务,完善市场体系,提升市场功能;还要不断完善法律,规定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比例,使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有充足的资金保证。

2.明确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从外部机制分析,必须深化改革河北省的管理体制,实现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利益主体、风险主体、研究开发主体。从内部机制看,河北省必须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完善企业产权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方面来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我们还要建立有效的企业家激励、约束和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灵魂和核心作用。

3.高度重视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河北省科技创新人才缺乏,人员流失现象十分严重,再加上对科技人员利用效率也不高导致河北省企业缺乏创新能力,所以政府必须加大对教育投入,改革教育体制,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形成高校与创新企业间人才的良性循环。要在全省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形成一条龙式的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鼓励科技人员以成果、专利等资本要素入股,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同经营者和职工的利益相关联的模式,充分调动和激发科研人员的智慧与创新潜力。

4.提升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和二次开发的能力。技术的引进固然重要,但建立一个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开发的机制也迫在眉睫。长期以来,河北省盲目引进技术装备,不重视消化、吸收更不用提创新,导致河北省每年进口技术装备的数量持续上升,不仅造成省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从很大程度上降低河北省自主创新的能力。为此,河北省应注重引进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然后组织产学研联合攻关,在消化吸收的层面上进一步进行二次开发,最后再引进到企业中去。同时我们还要调整技术引进的结构,引进目的要从直接使用为主转向消化创新;引进方式从单纯进口生产线向重视引进软技术和必要的关键设备转变。

5.积极鼓励和扶持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目前河北省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严重的政策支持完善、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等具体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法规,以法律形式把相关政策、措施固定下来,从而使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法制化。二是成立专门负责中小企业的组织机构,监督并落实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法规,以促进技术创新的高效运作。三是政府应重点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特别是在融资、财政、税收等方面,从而增强其创新和竞争能力。四是加快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的科研合作,实现产学研的战略联盟,提升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并为中小企业培养、输送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唐蓉,吴园一.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研究[J].全国商情,2010,(10):42-43.

[2] 吴二娇.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协整分析——以广东省为例[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1-65.

[3] 谷建全.依靠科技创新促进河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J].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11).

[4] 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5]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责任编辑 刘娇娇]endprint

猜你喜欢

路径选择转型升级技术创新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技术创新路径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