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西部地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2014-07-11刘强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西部地区发展对策文化产业

刘强

摘 要: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使得文化成为了一个国家展现综合实力的重要部分,当文化与一国的经济进行完美的融合时,将产生巨大的文化生产力,从而影响国家的发展。西部地区作为中国的文化发源地,对于全国的文化产业建设起着巨大的作用。通过对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作为基础点分析,从而提出加快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为中国的文化事业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2-0044-02

引言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发展精髓以及历史见证,是人类的精神家园。随着地球村的建设日趋完善,各国的经济文化之间的发展也逐步进行整合,而文化发展的强弱对于一个国家的强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涨,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通过不断地进行文化的传承,全面地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开拓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是现阶段发展的要求。

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进程的不断逼进,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推高,文化产业发展已经成为了西部地区重点关注的产业。中国的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现代的特点,使得整个文化产业的作用与其他的一些地区存在着极大的不同,只有从总体上把握这些差异,才能使整个西部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中国的西部地区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指引下,以地方区域的发展以及经济优势作为基础,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一系列信息的优化,大力地解决了由于人才流失以及产业要素变化不齐备引起的一系列发展不顺的问题。

一、西部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现状

在中国大力倡导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中国的西部地区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逐步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以及人才,资金吸附能力极强的城市。东部地区早年在中国的政策引领之下,逐步走上了富裕的道路,我们应积极地利用这种优势,大量地引入外来的资金进行本地城市的基础设施以及工作环境的全方面改变,从根本上优化西部的生存环境。

(一)自然环境较为恶劣

西部地区在中国的地理环境中处于偏远的地区,受到干旱的自然气候以及风沙环境的影响,常年降水量较低,整个生态环境较为恶劣。由于西部地区在地理位置上远离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中心,资源分布不均使得西部地区的发展更加缓慢。因此,在进行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极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

(二)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经济发展落后是西部地区的一个普遍的现状,极大地制约了文化产业的更进一步的发展。经济条件的落后使得整个行业的资金较为短缺,视野不够开阔使得整个城市的产业规划能力较弱,并没有以政策为导向进行城市产业集群的规划以及发展。同时,从整个文化产业上而言,当地的民族文化以及习俗等分布较于分散,并不利于统一管理以及进行全面的宣传。虽然中国的西部地区具有极强的文化资源的优势,集中了中国的大量地方文化特色资源,但是由于其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开发以及经济条件的一系列制约,使得当地的文化特色产品并没有走向全国,甚至有机会走向世界。

(三)人才力量较为不足

任何产业的发展必须依靠三大战略才能完成自身的转型,即是战略层次、管理层次以及相应的操作层次。其中,操作层次是整个产业发展的基础,是企业进行产品生产,销售的中心,发展的命脉。管理层次是以二线管理人员的身份对一线的操作员工进行团队化的管理,以明确企业发展的方向以及分配每个人的具体工作任务。战略层次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最高层次,掌握了企业发展的方向,决策企业的发展战略以及战术。但是由于西部地区地处偏远,发展较为落后,使得中国的大部分人才不愿意到西部进行服务,造成了当地的专业人才的匮乏,也给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同时,由于文化产业的研究在中国处于一个新兴的阶段,相应的人才以及教育体系更加缺乏,这使得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与人才的提供程度并不匹配。文化产业作为中国一门新兴的行业,在整个的经验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上仍然处于一个较为模糊的阶段,难以与现下的成熟产业进行竞争。

二、西部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策略

(一)拓展文化产品开发空间

中国的西部地区地大物博,当地的人民政府应当恰当地运用这种优势,将当地的产品进行对外宣传。将地方的文化特色产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历史留下来的古迹,通过对历史的产品模拟化,让中国人更加了解当地的特色。例如天津的麻花,苏州的刺绣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另一类是通过时下流行的新媒体等多种传播渠道,将民族文化产品渗透到千家万户,通过对文化产品反复地宣传达到良好的效果,湖南长沙的娱乐节目“快乐大本营”等,营造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例如,中国西部打造的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培育拥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文化品牌。完善传统工艺、技艺的认定保护机制,鼓励挖掘、保护、发展中华老字号等民间特色传统技艺和服务理念,加大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力度。鼓励各地培育、发展“一地(县、镇、村)一品”,在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工艺美术等领域,形成一批藏羌彝文化产品知名品牌。鼓励各地依托民族传统节庆,规范举办主题文化周、文化月、电影周、旅游节等,形成具有产业优势、艺术优势和创新优势的新兴文化活动品牌。建立健全品牌授权机制,建立文化品牌营销推广平台,扩大优秀品牌产品生产销售。支持区域内文化企业在境外开展宣传推介、投资合作,创建国际化营销网络和知名品牌。

(二)形成文化发展的新理念

随着中国的经济不断进步以及世界主体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已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着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迈进。中国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高,使得人们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文化繁荣时期,进行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新时代建设的基本要求。在时代的大机遇下,中国的文化产业应不断地抓住机会,丰富图书馆、文化场所等全方面的公益事业,通过加大群众的文化活动,进一步地掌握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态势,推动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进行百姓文化水平丰富的同时,进一步地加强文化产业与社会利益的整合,通过转变政府的职能,进行政府事业的全方位改善。通过思想创新以及理论跟进等多种方法进行文化产业的改革。再者,由于中国的文化产业的公益性特点,使得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企业较少,整个市场化的程度较低,国家扶持力度不够。因此,在进行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开发时,政府部门应大力地鼓励企业进行文化教育事业的倾斜,通过资金以及人才力量的注入,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endprint

(三)整合虚拟文化和实体文化

文化产业的开发是近几年来一个较为热门的词语,对于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起着较大的作用。由于西部地区处于较为偏远的内陆,其文化的发展远远落后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专业技术人才的匮乏也使得文化产业的发展相对缓慢。进行文化产业科学化的发展成为了中国西部发展的重中之重。由于文化产业是一个充满想象力以及创意的产业,这使得文化的发展必须以人民的精神生活的提高为基础,使人民能够得到更多更丰富的精神食粮。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高新技术为人们的文化生活提高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方式以及理念,可以通过网络快速化发展进行文化产业的传播,使得文化更具表现力以及打动人心的魅力。例如,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与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筹建的西部地区首个文化保税中心——“陕西国际文化贸易基地”落户西安综合保税区,让文化产业享受保税政策优惠”的实施路径,积极推进两头在外模式,打造集文化仓储、文化加工、展览展示、文化交易为一体的“陕西文化产业保税园区暨陕西国际文化贸易基地”。同时,项目将引进国内外文化进出口贸易、文化品牌企业、海外文化机构办事处等入驻西安综合保税区,并建设保税仓库进行文化产品免税仓储,建设保税展厅举办文化产品展览、拍卖,建设保税文创院开展文化产品加工修复、创意设计、研发生产,另外还将建设主题文化酒店,完善综合配套服务。

(四)推动文化产业园的进程

西部地区进行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单单地依靠当地政府的力量,还必须引导企业进行文化产业的投入。在进行文化产业企业的培育上,应有优惠的政策以及完整的制度进行文化产业园的规划,使企业看到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充分地加强文化产业的竞争以及促进其形成。文化企业应利用政府以及市场提供的各项资源,通过对行业内外以及社会力量进行全方位的合作,通过资本运作的手段建成综合型的产业集团。通过引入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以及市场化的运作方法,不断地加强企业的资源利用能力,快速地提高企业的竞争机制,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链。文化产业链的发展离不开全方面的人才,受到现有的教育体制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西部人才聚焦效应较弱,造成了大量的人才流失,严重地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西部地区在进行文化事业发展时,应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通过制定全方位的人才发展规划,进行人才的培养,全方面地实现人才的可持续化的发展。

结论

西部地区作为中国文化的发源地,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通过对西部文化的提取,进行人民的思想积淀。西部地区应利用地方的发展优势,通过不断地引入资金以及高素质人才,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链,将中国传统的文化发扬下去。

参考文献:

[1] 钱丹青.基于文化资源开发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研究[D].杭州:浙江财经学院,2013.

[2] 李书群,王帆.文化产业:西部大开发新十年新的经济增长点[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11,(2).

[3] 毛云聪,毛阳海.统筹全局,优势突破: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定位设想[J].经济研究导刊,2011,(33).

[责任编辑 刘娇娇]endprint

猜你喜欢

西部地区发展对策文化产业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西部地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资源配置的思考
以法治提高西部地区环境保护实效
影响西部地区承接转移产业的原因分析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社会工作视角下贵州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家庭养老模式的探究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四川命名首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