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议论文写作中程度副词的语用研究

2014-07-10李晓璇

池州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限时副词形容词

李晓璇

(宿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议论文写作中程度副词的语用研究

李晓璇

(宿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以“中国学习者口笔语语料库(SWECCL)”的子库WECCL为基础,探讨了中国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程度副词使用的语用特征。研究运用软件AntConc及词语检索软件Colligator对常见不同类别程度副词在语料库中逐一进行检索,获取它们的出现频率,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学习者虽然掌握了一定程度副词的词汇量,但是在使用上还主要限于几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如very,most、rather和quite。本研究将对大学英语词汇的教与学,尤其是程度副词在英语写作中的正确运用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语料库;程度副词;议论文;频率

Halliday(1994)在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中指出,在概念功能上,程度副词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等所达到的程度;在人际功能上,表达说话者的语气和态度。由此看出,程度副词可以加强话语语气,增强表达力度,从而明确地表明话语者的态度,实现一定的语言交际功能,因而在英语口语和书面语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鉴于程度副词表达程度的高低差别,英语程度副词构成一个从低度、中度到高度乃至极度的层次序列。Klein(1998)把英语程度副词分为八个小类,分别是绝度副词、极度副词、高度副词、中度副词、低度副词、接近副词、准否定副词和否定副词[1]。Lorenz(1998)对程度副词按阶梯状进行分类,即表达最高程度、加强程度、程度对等、有所保留、减弱程度以及最低程度六个类别[2]。由此看出各家对程度副词的分类标准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程度副词的可分级性。

表1 程度副词的分类

鉴于Lorenz对程度副词的分类更详细,本文采用了其对程度副词的分类法(见表1),并在语料库的基础上对英语议论文限时和非限时写作中学生对各类程度副词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1)中国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使用常见程度副词的频率和搭配方面的总体特征;(2)限时和非限时写作条件下学习者程度副词使用特征的异同;(3)导致上述这些特征的潜在原因。

1.2 研究方法

本文所做研究是从WECCL(“中国学习者口笔语语料库(SWECCL)”的子库,WECCLE1.0的设计容量为100万词,书面语料主要从国内9所不同层次的高校英语专业1—4年级的学生中采集,以保证所选语料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语料内容为若干不同题目的英语作文。)中随机抽取的2478篇议论文,其中限时和非限时作文都是1239篇,长度为300—800词不等,共82.5万字左右。

1.3 研究过程

利用Antconc工具,给各类程度副词在限时和非限时条件下在所选文本(生文本)中予以定位,通过分析确定出两种写作环境下各类常用程度副词的使用频率,然后把频率最高的程度副词作为节点词,利用词语检索软件Colligator对赋码议论文文本进行处理,通过设定左右不同的跨度词来检索各类程度副词在限时和非限时环境下与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类连接情况,然后利用人工对一些不符合条件的搭配进行剔除以获得有效数据(即程度副词与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搭配)。通过对比所得数据,分析学生使用不同级别程度副词的总体情况,以及在限时和非限时环境下程度副词使用情况的异同,并从认知的角度探讨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

2 统计结果和分析

通过利用相关软件对所选数据库进行调查统计,各类程度副词在文本中出现的频率如表1所示:

表2 高频程度副词

从表1可以看出:

第一,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本文中特指中国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倾向于使用有限的几个程度副词,这就导致了对某些词的过度使用而忽视其它程度副词的应用。在六类程度副词中,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第二类,即表达加强程度的副词,总词频数达到1739次(限时)和1998次(非限时);其次是表达最高程度的副词,总词频数为498次(限时)和610次(非限时);然后是第四类,即表达有所保留的副词,总词频数达到339次(限时)和373次(非限时);表达程度对等和最低程度副词的使用不足,而表达减弱程度的副词存在严重使用不足的现状。

鉴于上表统计所得数据,同时结合本人在教学中的实际经验,现将此结果的相关原因归纳如下:

(1)总的来说,学习者虽然掌握了一定程度的的相关词汇量,但是在使用上还主要限于几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如very,well,most、rather和quite。这一点可以从心理词汇的提取方式来解释。在心理学领域,心理词汇指记忆中永久储存的词汇,心理词汇也指内部词汇和心理词典。在心理词汇的提取方面,人们总是倾向于提取那些处于大脑记忆的最表层高频词汇,而这些词汇也是最容易受使用者母语影响的一些词,所以造成像 “很”、“非常”、“最”和“相当”这类程度副词的过度使用。

(2)very、well、most、rather和quite是表程度加强、最高和对等的副词,意义比较虚化,但在实际语言中很常用。徐晶凝(1998)指出,既可用于口语又可用于书面语的程度副词,使用频率总体偏高[3]。根据语料库调查和笔者教学经验,上述very,well,most、rather和quite五个副词在使用中即属于意义比较虚化的副词,所以造成此类副词用量相当高。而像表达程度对等、最低程度和减弱程度的副词,由于学习者对这几类副词比较的程度或比较的等级把握的不好,在写作中就会采取回避策略,而用其它类别的程度副词去替代,所以造成其在写作中使用不足的现状。

第二,非限时条件下程度副词的使用频率要高于限时条件下的使用。通常情况下,学生在限时和非限时条件下写英语作文对程度副词的选择会有所不同,因为在限时条件下学生会有一种时间紧迫感和压力,所以通常倾向于选择那些他们最了解、认为最有把握的词汇去表达相似的意思,这是学习者避免犯错的一种词汇策略。而在非限时条件下写作者会有相对充裕的时间去思考所选程度副词在语义韵(增强效应)、搭配和类连接等方面的运用恰当与否。

鉴于以上结果,又由于各类程度副词出现频率的差异比较大,所以笔者挑选出两种条件下使用频率都 比 较高 的 程度副 词 , 即 very、well、most、rather和quite,调查并分析它们在与其显著搭配词搭配时语义韵的和谐度情况。接下来笔者将主要从限时和非限时的角度研究学生在写作中程度副词的使用特征。

通过利用软件对语料库的检索发现,语料库中程度副词和形容词的类连接占了所有类连接的绝大多数比例,另外,Lorenz(1999)研究发现:二语者使用的形容词程度修饰语比母语者多得多,不管是绝对数据而言,还是与二语者自己使用形容词数量相比较。究其原因在于他们希望表达更多信息[4]。而且Lorenz(2002:144)指出,修饰形容词是英语程度副词的最典型功能[5]。鉴于此,well作为程度副词时主要与动词搭配使用,所以笔者主要调查very、most、quite、rather四个程度副词在限时和非限时条件下与形容词搭配的语义韵情况。

笔者利用Colligator检索工具在语料库中观察四个节点词的频率、类连接、搭配词的数量及搭配词的语义韵分布情况,具体分析几个节点词的搭配特点,对其搭配特征进行进一步的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表3 四个节点词搭配调查

从表3可以看出,very与形容词搭配的语义特征在限时和非限时条件下虽然总体呈中性,但是在具体分布上区别还是很大的。具体情况如下:与积极语义特征的形容词搭配比例由限时条件下的43%到非限时条件下的55%;与中性语义特征形容词搭配的比率由限时条件下的43%到非限时条件下的28%;而与消极语义特征形容词搭配的比率由限时条件下的14%到非限时条件下的17%,此变化比率不大。因为very是一种口语化很强的副词,意为超乎平常的程度,在同类词语中最常用,语气最强,对应的汉语意思为“很”、“非常”,中国英语学习者受母语影响,通常倾向于把其与一些表达程度很高的形容词项搭配使用,这是very在实际所选语料库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所选语料库中,限时条件下very与显著搭配词important的类连接为144次,非限时条件下very与important的类连接甚至达到238次,此数据反映出very属于典型的过度使用,显然important是个具有积极语义特征的词项,这也是造成其在非限时条件下积极语义韵如此之高的原因。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非限时条件下中国英语学习者在very与具体形容词搭配上受口语影响的程度比限时条件下大。

Most在两种条件下与具有积极语义特征的形容词搭配都占了绝大多数,这与其本身作为副词时的基本用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即常与两音节以上的形容词或副词构成最高级;表示“极;很;十分;非常”,用来强调或加强语气;或者表示“几乎;差不多”,相当于almost。对于其基本用法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初级阶段就已经习得,所以对此词的用法掌握的比较牢固。结合所得数据发现,most在限时条件下与显著搭配词important的类连接出现 77次,而在非限时条件下与important的类连接出现232次,由此看出在表示important的程度上,非限时条件下most属于典型的过度使用。另外,在与其搭配的具有积极语义特征的形容词种类限时条件下为51种,非限时条件下为55种,差别并不明显。

所选语料库中,无论在限时还是非限时条件下,中国英语学习者quite的整个搭配模式呈现出错综复杂的语义韵特征。 两种条件下具有消极和中性涵义的搭配词项分别占了77%和76%,这说明对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来说,quite搭配词选择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它不仅吸引那些具有积极涵义的搭配词项,同时也和一些具有消极涵义和中性涵义的词项共现。 此结果反映出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对此词用法的掌握还不是很全面,对其深度的把握还不够。这一点在唐丽玲(2010)的研究成果中已得到应证,其研究指出,本族语者在使用quite+adj.类联接时表现出了极为明显的积极语义韵倾向[6]。但是笔者通过仔细分析所得数据发现,限时条件下quite具有消极搭配词项占23%,而在非限时条件下只占到10%,虽然与本族语者对此词与积极语义倾向的比例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与消极语义倾向的形容词搭配上与本族语者很接近,此处可以参照唐丽玲(2010)研究所得结果[6]。

表4 搭配语义韵倾向

这说明在非限时条件下学习者对quite的用法有了进一步的掌握,使用的随意性有所降低,语义韵和谐度也有所提高。

rather表示“相当”,其程度比一般的要过一点,往往有“过于”“胜过”的含义。唐丽玲(2010)指出,本族语者在使用rather+adj.的类联接时比中国英语学习者具有更加突出明显的消极语义偏好[6]。而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中国英语学习者rather形容词搭配词有半数选择了积极涵义和中性涵义词项。总体上与本族语者对此词的语义搭配使用还有一定的差距。不过结合调查所得具体数据,从rather与积极语义特征的形容词搭配比率看,由限时条件下的33%减少到非限时条件下的28%,虽然幅度不大,但也反映出在非限时条件下,学生时间相对宽裕,有一定的时间去思考所选程度副词在语义韵(增强效应)、搭配和类连接等方面的恰当与否,从搭配的语义韵的使用正确与否的角度看,学习者对rather语义韵的和谐度有了进一步的掌握。

3 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以“中国学习者口笔语语料库(SWECCL)”的子库WECCL为基础,探讨了中国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程度副词使用的语用特征,以及限时和非限时写作条件下学习者程度副词使用特征的异同。研究发现,学习者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程度副词的词汇量,但是在使用上还主要限于几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如very,most、rather和quite。

结合软件统计所得数据,无论在限时条件还是非限时条件下,中国学习者对very和most在口语和书面语中的语体特征区分不是很清晰,造成此类程度副词被过度使用而另一些程度副词却使用不足的结果;另外由于学习者对相关程度副词知识深度的把握还不够,有相当数量的搭配实例虽符合语法规则,但有违搭配规约,与节点词的语义韵冲突,破坏语义和谐,其中以quite和rather最为突出。本族语者在使用quite+adj.类连接时表现出了极为明显的积极语义韵倾向,而中国英语学习者quite的整个搭配模式呈现出错综复杂的语义韵特征;本族语者在使用rather+adj.的类连接时更加突出其明显的消极语义偏好,而笔者就所选语料库调查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rather形容词搭配词有半数选择了积极含义和中性含义词项。但是在比较限时和非限时写作环境下,中国学习者在quite和rather的使用上还是有一定的区别,在非限时条件下学习者对quite和rather的用法有了进一步的掌握,使用的随意性有所降低,语义韵和谐度也有所提高。

鉴于上述研究结果,笔者认为在英语教与学中,教师和学生应更多关注词语的语义韵特征和词语的搭配习惯,教师在同义词的教学中不应只停留在词汇的用法上,应引导学生分析、概括所学词项的搭配词语义特点,增强语义选择趋向意识,提高程度副词与搭配词的语义韵和谐度。同时,学习者对某些常用程度副词的运用可以折射出他们的写作水平,这更要求教师在写作教学中既要聚焦于程度副词不同种类的传授,更要注重各类词汇与搭配词的语义韵和谐度。本研究有助于中国英语学习者,特别是英语专业学生理解程度副词在英语议论文写作中的正确运用,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教师写作教学的效率有一定的启示。

[1]Klein,H.Adverbs of Degree in Dutch and Related Languages[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1998.

[2]Lorenz,G.Overstatement in Advanced Learners’Writing:Stylistic Aspects of Adjective Intensification[C]//Granger,S.Learner English on Computer.London:Longman,1998.

[3]徐晶凝.关于程度副词的对外汉语教学[J].南开学报,1998(5):76-80.

[4]Lorenz,G.R.Adjective Intensification:LearnersNative Speakers-a Corpus Study of Argumentative writing [M].Amsterdan:Augsburg University,1999.

[5]Lorenz,G.R.Really Worthwhile or not Really Significant:A Corpus-based Approach to the Delexicalisation and Grammaticalisation of Adverbial Intensifiers in Modern English[C]//Wischer&G.Diewald.New Reflections on Grammaticalization.Amsterdam:Benjamins,2002.

[6]唐丽玲.基于语料库的英语中程度副词语义韵对比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0(2):99-100.

[责任编辑:余义兵]

H030

A

1674-1104(2014)05-0097-04

10.13420/j.cnki.jczu.2014.05.023

2014-04-16

安徽省青年优秀人才基金重点项目(2012SQRW178ZD);宿州学院青年人才基金重点课题(2013XQRW09)。

李晓璇(1979-),女,安徽萧县人,宿州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语言学,教学法。

猜你喜欢

限时副词形容词
认识形容词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韩国语副词“더”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
提前预登记,免费参观
限时写作,由“扶”到“放”
找茬儿
副词和副词词组
形容词
趣味阅读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