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幽默风格与归因风格的关系研究

2014-07-10姚承志

池州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幽默感归因人际

姚承志

(安徽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241000)

大学生幽默风格与归因风格的关系研究

姚承志

(安徽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241000)

为探讨大学生幽默风格与归因风格之间的关系,采用中文版幽默风格量表和MMCS多维归因量表对41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对数据进行性别差异检验、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发现:(1)大学生的幽默风格总体状况良好,幽默风格的得分上,积极幽默感高于消极幽默感。(2)积极幽默风格的得分上,性别差异不显著,但女性高于男性;消极幽默风格的得分上,男性显著的高于女性。(3)学业内归因与积极的幽默风格有关,学业外归因和人际外归因与消极的幽默风格有关。

幽默风格;归因风格;相关分析

1 引言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幽默感对个体的重要性。幽默感被称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润滑剂”。大众普遍认为幽默感对人的身心是有益的。然而,近年来有心理学家发现幽默感也分为消极和积极两面,并不是所有的幽默感都有益人的身心。Martin等人将幽默感划分为消极和积极两大类,并据此划分出了四种幽默风格,分别为自强型幽默、亲和型幽默、嘲讽型幽默、自贬型幽默。其中两种幽默风格对心理健康潜在的有益,另外两种则有害[1]。

归因风格是人们对生活中的成功和失败事件的归因倾向,大学生群体面对的生活事件主要由学业和人际两大部分组成。不同的归因风格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情绪体验。这些情绪体验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并能进一步影响到人的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和谐[2]。Bertolo(2006)等人进行的一项幽默理解和评价的fMRI的研究中,发现在对幽默材料进行加工的时候激活了与归因有关的区域,这一结果表明消解失谐的过程可能与归因有关[3]。消解失谐的过程是个体幽默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脑机制上的研究可以得出归因风格与个体幽默风格有关的结论。

那么归因风格与个体的幽默风格在心理层面上是否真的有相关?为此,本研究采用MMCS和幽默风格量表对大学生的幽默风格与归因风格之间的关系作一探讨。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随机抽取安徽省五所高校学生,共发放问卷500份,一共有416名中国大学生 (男39%,女61%;平均年龄在23±2岁)参与了这项研究。其中城市学生114人,农村学生302人;大一学生201人,大二学生145人,大三学生70人。

2.2 研究工具

2.2.1 中文版幽默风格量表 幽默风格问卷(HSQ;Martin)由Martin于2003年编制。包括四种幽默风格类型:亲和型、自强型、嘲讽型和自贬型四个维度,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陈国海在354名大学生中检验了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认为该量表达到了可靠的统计学指标。

该量表共有25个题目,采取的是7点李克特式计分,1~7表示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部分项目采取反向计分。

2.2.2 MMCS多维归因量表 MMCS多维归因量表包括学业成就与人际关系两个分量表各24题,共48题,每个分量表分为成功归因与失败归因的题目各12个。有研究表明,MMCS量表适用于中国大学生。

2.3 数据处理

采用 spss18.0进行数据录入及相关的数据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大学生幽默风格的总体状况

大学生幽默风格各因子得分均值和标准差如表1所示。根据Martin等人的研究将亲和型幽默和自强型幽默归为积极幽默;将自贬型幽默和嘲讽型幽默归为消极幽默。幽默倾向,即用积极幽默的得分减去消极幽默的得分可以得出个体幽默性质的倾向——得分越高积极幽默的倾向越高。

表1 大学生幽默风格的总体状况

从表1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幽默风格总体来说是积极幽默风格高于消极幽默风格。幽默风格的各个因子的平均分在亲和型幽默、自强型幽默、嘲讽型幽默和自贬型幽默上依次递减。在幽默倾向这一栏的得分上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的幽默风格在总体上是倾向积极的。

3.2 大学生幽默风格的性别差异检验

对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幽默风格上的各个维度以及幽默倾向上作t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幽默风格的性别差异检验

从表中可以看出,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亲和型幽默、自强型幽默和积极幽默这三个维度上差异不显著(p>0.05),不过女性的得分均要高于男性的得分;在嘲讽型幽默、自贬型幽默和消极幽默这三个维度上,不同性别的大学生有显著的差异 (p<0.05),男性的得分要显著的高于女性的得分;在幽默倾向上男性的得分则要显著的低于女性的得分(p<0.05)。

3.3 大学生幽默风格与归因风格的相关分析

表3 幽默风格与归因风格的相关分析

大学生归因风格量表(MMCS)分为人际关系归因和学业成败归因两个分量表。这两个分量表都包含内归因和外归因。本研究将从内外归因的角度来考察其与幽默风格之间的关系,将归因风格的四种维度(学业内归因、学业外归因、人际内归因、人际外归因)与幽默风格的不同维度的得分作一相关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中可以看出,学业内归因与亲和型幽默、自强型幽默和积极幽默呈显著正相关;学业外归因与嘲讽型幽默、自贬型幽默和消极幽默呈显著正相关。人际内归因与幽默风格的各个维度均有显著相关;人际外归因则与幽默风格的嘲讽型幽默、自贬型幽默和消极幽默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学业内归因中对学业成功的事件进行内归因与亲和型幽默、自强型幽默和积极幽默有关。

3.4 大学生归因风格预测幽默风格的回归分析

为了解大学生归因风格对幽默风格的预测力,以幽默风格的各个维度为因变量,学业内归因、学业外归因、人际内归因和人际外归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大学生归因风格预测幽默风格

幽默风格与归因风格的回归分析表明,学业内归因对亲和型幽默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人际内归因、学业内归因和学业外归因对自强型幽默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学业外归因和人际外归因对嘲讽型幽默以及自贬型幽默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将亲和型幽默和自强型幽默归为积极幽默,发现学业内归因、人际内归因和学业外归因对积极幽默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将嘲讽型幽默和自贬型幽默归为消极幽默,发现学业外归因与人际外归因对消极幽默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4 讨论

4.1 中国大学生的幽默风格状况

幽默风格是个体特有的行为方式。积极的幽默风格可以促进人际交往,而消极的幽默风格则会损害人的精神健康[4]。我国大学生的幽默风格从总体上来说是积极幽默的得分高于消极幽默,但是并不能说我国大学生的幽默风格是积极的,因为缺乏标准常模所以无法对我国大学生的幽默风格的性质作一界定。未来需要在这一方面作进一步的探讨和努力。同时将本研究的结果与陈国海等人的研究中的加拿大被试的幽默感作一比较,发现中国大学生的幽默感总分要低于加拿大的总分。这可能是因为文化差异所导致的,中国传统文化都强调要做“谦谦君子”,人们更注重含蓄,内敛。而西方国家强调情感的表达和个体的自由奔放。因此在幽默感上中国大学生要差于加拿大的学生。各国的国情也不尽相同,西方国家对嘲讽型幽默和黄色幽默的容忍度更高一点。中国社会讲究面子人情,所以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大学生不会过度的使用消极幽默。

4.2 大学生的幽默风格在性别上的差异特点

人们普遍认为男性要比女性更具有幽默感,本研究发现在积极的幽默风格上男女得分没有显著差异,但是比较而言,女性比男性更擅长使用积极幽默。而在消极的幽默风格得分上男性要明显高于女性。

产生这一现象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生理因素上,受体内雄性激素的影响,男性的攻击性要更强一点。二是社会对男女有不同的性别角色要求,社会对男性的角色要求是竞争、独立和进取,所以男性的攻击性会更高一点,因此他们会通过冷嘲热讽他人去表现自己。同时男性也承担了更多的压力,所以很多男性会使用自嘲来缓解自己的压力,譬如近期“屌丝”一词的广泛使用。同时自嘲型幽默也是一种间接的吹捧对方,作为一种社交方式,可以起到娱乐对方的作用。大学男生处在高度社会化的进程中也意识到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所以也会经常使用;社会对女性的角色要求是亲和、同情和敏感,因此女性更注重通过友善的说笑方式来维持亲密的人际关系,以避免人际关系的紧张。同时女生的心思比男生更加细腻和敏感,有些幽默话语对女生来说无法接受,所以她们较少使用消极的幽默。

4.3 大学生的归因风格与幽默风格的关系

归因风格是人们对成功和失败事件的一种归因倾向,积极的归因风格可以促进人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学业内归因中的对学业成功事件内归因与亲和型幽默、自强型幽默和积极幽默呈显著的正相关。学业内归因是指将学业上的成功和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大学生身处学校,学业对他们来说很重要。

将学业上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会提高个体的自尊水平,从而提高个体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会使个体更乐意以友善地说笑的方式与他人进行沟通。同时本研究发现,学业外归因和人际外归因均与嘲讽型幽默、自贬型幽默和消极幽默呈显著的正相关。

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后发现学业内归因可以预测亲和型幽默;人际内归因、学业内归因和学业外归因可以预测自强型幽默和积极幽默;学业外归因和人际外归因可以预测嘲讽型幽默、自贬型幽默和消极幽默这也意味着可以通过训练个体采用积极的归因方式来培养个体积极的幽默感。

大学生又处在社会化高度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幽默感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关系,在很多大学生眼中它是一种积极的个人特质,所以很多大学生会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幽默感。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幽默感都能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只有提高那些积极的幽默感才能促进个体的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通过本研究发现,积极幽默感和消极幽默感的形成与个体的归因风格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可以通过训练大学生的归因风格从而养成积极的幽默风格,并最终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际关系。

5 结论

大学生的幽默风格总体状况良好,幽默风格的得分上积极幽默感高于消极幽默感。积极幽默风格的得分上,性别差异不显著,但女性高于男性;消极幽默风格的得分上,男性显著的高于女性。学业内归因与积极的幽默风格有关,学业外归因和人际外归因与消极的幽默风格有关。

[1]伍海燕,傅根跃,臧燕红.幽默加工的脑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9,17(1):112-117.

[2]王纯,张宁.大学生抑郁情绪与归因方式和自尊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6):629-631.

[3]Abel,M.H.Humor,stress,and coping strategi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or Research,2004,15(4):365–381.

[4]陈煦海,黄希庭.幽默感研究述评[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3(2):20-24.

[责任编辑:束仁龙]

G446

A

1674-1104(2014)03-0094-03

10.13420/j.cnki.jczu.2014.03.027

2013-12-01

姚承志(1989-),男,安徽池州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猜你喜欢

幽默感归因人际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幽默感拯救计划
为什么幽默感很重要?
为什么幽默感很重要?
促进高中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归因方式研究
搞好人际『弱』关系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