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川乡音字义考正》音系述略

2014-07-10

语言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声韵平声婺源

周 赛 华

(湖北大学 中文系,武汉 430062)

安徽大学伯山书屋收藏《环川乡音字义考正》,存去声卷,书前有清光绪壬辰(1892年)文沅的序①文沅在序中说:“吾兄授徒最多,每于将出塾之前,必课其手抄一册以为准绳。三十年来,生徒获益者约百计,此真吾村后起之大幸也。近来邻村亲友晓我村语音者,借抄益广;则不晓我村语音者,亦抄一册,播而阅之,其获益也岂少也哉!”从光绪壬辰(1892)年,上推约三十年,为1862年,跟石印本序的时间——同治六年(1867)基本相符。另外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位长年在自己家乡教书的私塾先生,他记录的是自己的家乡话。这为我们忠实地记录了活生生的十九世纪婺源东北部的徽语,是徽语语音史研究的一份宝贵资料。。这去声卷跟光绪己亥(1899年)孟冬石印的《新安乡音字义考正》去声卷内容一致。可见《新安乡音字义考正》与《环川乡音字义考正》是同一种书,只是在石印的时候,可能书商认为“环川”这个地名太小,就改成了“新安”。石印本《新安乡音字义考正》扉页题“乡音字义”,扉页背面题“光绪己亥孟冬石印”,“总目”页题“新安乡音字义考正总目”,正文首页题“新安乡音字义考正,詹逢光梦仙辑”②詹文烜,名润家,字子默,号梦仙,籍名逢光,禀庠生,道光庚寅十二月初八子生,光绪乙巳七月二十七辰殁。长期在家乡敦伦堂教私塾。,“叙”末题“同治六年(1867)丁卯春二月环川詹逢光叙”。从以上可知这书的作者为詹逢光,是环川人。环川就是今婺源县东北部的岭脚。岭脚位于今江西婺源浙源乡境内的浙岭脚下,含岭脚里村、岭脚外村、西坑和段村四个自然村,此处为詹姓始居,后散居形成片村。关于岭脚,光绪二十三年(1897)环川《(璁公房修)詹氏支谱》(领头修谱的就是詹逢光)叙有简略记载。从今婺源全县来看,方言大致可分为三种腔调:“东北乡腔”(江湾、浙源、段莘一带);“西南乡腔”(中云、赋春、许村一带);“县城腔”。环川话属于“东北乡腔”。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平 工 江 姜 支 基 居 姑 稽 佳 娇 该 金 坚 官 甘 交 高 家 庚 钩上 孔 讲 强 子 几 主 古 启 解 皎 改 谨 茧 管 感 姣 杲 果 耿 玖去 贡 绛 将 志 记 贵 故 计 戒 叫 盖 禁 见 贯 谏 教 告 卦 更 究入 洞 浪 让 质 吉 柜 谷 挈 格 戟 国 噤 健 段 雁 觉 鸽 甲 定 匊

《新安乡音字义考正》平上去入四声各分二十韵,见下表:每韵下排列小韵,小韵之间用“○”隔开,小韵各字下没有反切,有简单的释义。

(一)声母及其特点

1 知庄章精组合流(遇摄合口三等虞鱼韵、臻摄合口三等谆韵、山摄合口三等仙韵和止摄合口三等支脂微韵的知章组字除外)。平声二“江”韵下:章=庄=臧精=张知;昌=窗初=仓清;双生=桑心=商书。四“支”韵下:支章=之章=知=脂章=姿精=淄庄。平声十二“金”韵下:亲清=侵清=逡清=称昌;心=身书=申书=辛心=新心=深书=升书=森生。

2 泥(娘)与来母合流,但部分泥(娘)母在细音前与来母有对立:在平声十三“坚”韵下:年=廉=莲=怜=联=连=帘=粘;在平声十五“甘”韵下:男=南=楠=斓=澜=栏=拦=兰=蓝=篮=难=婪。平声三“姜”韵下:(良=凉=梁=粱=粮=量)≠娘。

3 分尖团。三“姜”韵下:(姜=疆=僵=缰)≠(将=漿);(羗=腔=匡=眶)≠(枪=斨=锵=跄);(相=厢=湘=箱=襄)≠(香=乡)。

4 见母合口细音腭化①见组开口细音与精组开口细音有对立,是否腭化无法直接判断。不过见组合口细音已经腭化,又今江湾方言见组细音也已经腭化,因此书中见组开口细音也可能腭化。。在平声六“居”韵下:居见三=据见三=朱章三=株知三=珠章三=诸章三=猪知三=归见三=拘见三=追知三=龟见三;吹昌三=区溪三=躯溪三=炊昌三=祛溪三;徽晓三=书=辉晓三=晖晓三=舒书三=虚晓三=输书三;除澄三=璩群三=厨澄三=躇澄三=储澄三=椎澄三=锤澄三=逵群三=衢群三=渠群三=葵群三=馗群三。在平声十二“金”韵下:君见三=军见三=均见三=谆章三=肫章三=皲见三。在平声十三“坚”韵下:专=捐=砖=涓=鹃;川=穿=圈;传=权=颧=拳=蜷=椽。

5 浊音清化,塞音塞擦音送气和不送气的都有,入声以送气为主,其它规律不明显。如在入声七“谷”韵下:(笃端=督端=度定去=渡定去=镀定去=毒定入)≠(读定入=牍定入=渎定入=独定入=秃透入);(卜帮=步並去=埠並去=捕並去=菢並去)≠(璞滂入=仆滂入=僕並入=朴滂=扑滂=攴滂=哺並去=曝並入);(竹知入=竺知入=筑知入=簇清入=祝章=粥章=蜀禅入=烛章=属章=嘱章=瞩章)≠(助崇去=锄=祚从去=轴澄入=族从入=逐澄入=畜彻)。在入声八“挈”下:(折章=哲知=舌船入=节精=摺章=接精)≠(切清=捷从入=彻=截从入=谢邪去=妾清=绝从入=窃清)。在入声九“格”下:(则精=侧庄=即精=责庄=绩精=积精=迹精=摘知=脊精=仄庄=炙章=稷精=只章=窄庄)≠(赤昌=宅澄入=泽澄入=择澄入=席邪入=策初=册初=栅初=尺昌=夕邪入=戚清=寂从入=籍从入=藉从入=斥昌=测初=贼从入)。

6 非敷奉合流。如在入声七“谷”韵下:(福非=幅非=伏奉=服奉=覆敷=腹非=辅奉=附奉=驸奉=腐奉)。

7 日母、喻母、影母、微母或疑母合流。在平声十二“金”韵下:人日=仁日=任日=淫喻=寅喻=霪喻。在上声五“几”韵下:以喻=矣喻=倚影=椅影。在上声六“主”韵下:与喻=予喻=宇喻=汝日=禹喻=委影=愈喻=唯喻=语疑=伟喻=乳日=蕊日=御疑=羽喻。在上声七“古”下:五疑=伍疑=午疑=忤疑=武微=庑微=塢影=侮微=鹉微=隖影=妩微。

但一部分疑母细音或与娘(泥)母细音或与日母细音合流后读舌面鼻音。

在入声八“挈”韵下:(艺疑=业疑=热日=臬疑=孽疑=聂娘=捏泥=涅泥=啮疑)≠(列来=烈来=例来=丽来=厉来=励来=猎来=捻泥=劣来=隶来=荔来=泥=昵娘)≠(夜喻=液喻=腋喻=谒影=页喻=叶喻);在入声十三“健”韵下:(彦疑=谚疑=唁疑=验疑=砚疑)≠(焱喻=焰喻=艳喻)≠(念泥=恋来=练来=炼来);在入声十二“噤”韵下:(吝来=蔺来=磷来=躏来)≠(胤喻=任日=妊日=恁娘=孕喻=刃日=仞日=韧日=媵喻)≠认日;在入声十“戟”韵下:(逆疑=嶷疑)≠(奕喻=亦喻=益影=易喻=译喻=翼喻=忆影=臆影=弋喻=役喻)≠(料来=廖来=燎来=疗来);在平声五“基”下:(宜疑=仪疑=疑=嶷=沂疑)≠(离来=漓来=篱来=璃来=黎来=梨来=犁来=闾来=驴来=狸来)≠(彝喻=怡喻=夷喻=姨喻=移喻=迤喻=蕤日)。

但少数微母字或疑母字仍然独立,在平声五“基”下:(微=薇)≠(非=扉非=绯非=蜚非=妃敷)≠(肥奉=腓奉)≠(彝喻=怡喻=夷喻=姨喻=移喻=迤喻=蕤日)≠(衣影=依影=伊影=漪影)≠(眉明=迷明=糜明=弥明);在入声七“谷”下:(婺微=务微=雾微=戊微=屋影=沃影)≠(辱日=溽日=褥日)≠(悟疑=捂疑=寤疑=误疑);在入声十五“雁”韵下:(雁疑=赝疑=偐疑)≠(万微=萬微)。

因此,可以归纳出声母为(拟音根据今江湾或大畈方音):见[k]溪[kʻ]疑[ŋ]影帮[p]滂[pʻ]明[m];精[ʦ]清[ʦʻ]心[s];端[t]透[tʻ]来[l]①在今“东北乡腔”中,泥来母合流为一,但存在条件变体,在阳声韵(或鼻化音)前读鼻音[n],其它读边音[l]。文中不区别,拟为一个[l]。娘[ȵ];非[f]微[v];章[ʨ]昌[ʨʻ]书[ɕ]。

(二)韵母及其特点

根据各韵的构成(即中古来源)②因文章篇幅限制,故从略。和声韵配合情况以及现代方音,各韵构拟如下:

工[əŋ][uəŋ][iəŋ];江[ɔ̃][uɔ̃];姜[iɔ̃ŋ];支[ɿ];基[i];居[y];姑[u];稽[ɛ][iɛ][uɛ];佳[ᴀ][uᴀ];

娇[ia];该[ə];金[ɛin][uɛin];坚[ĩ][uĩ];官[um];甘[ã];交[ɔu];高[ʌɯ];家[o];庚[ɐ̃][iɐ̃];钩[æ][iæ]。

韵母有以下特点:

1 臻摄一等和部分合口三等字与通摄合流,且臻摄部分开口一等牙喉音字读合口。在平声“工”韵下:(工=功=攻=公)≠(根=跟=昆=鲲=琨);(翁=蓊)≠(恩=温=瘟=缊)。

2 江摄宕摄合流后分为“江”韵和“姜”韵(举平以赅上去)。“江”韵主要为江韵和唐韵字,“姜”韵主要为阳韵开口三等字。今“东北乡腔”中“江”韵和“姜”韵已经合流。

3 果摄一等字和麻韵二等字不分开合合流为一韵。在平声十八“家”韵下:家=加=嘉=哥=歌=戈=锅=过=瓜;巴=芭=波=玻=菠;娲=涡=窝=哇=洼=蛙=阿=倭=唩。

4 蟹摄一二等韵字基本上能区分。蟹摄合口一等灰韵和开口一等咍韵主要合流为“该”韵。在平声十一“该”韵下:该=垓=傀=瑰;台=抬=苔=颓=隤;开=魁=盔=悝。蟹摄开口二等佳皆韵主要合流为“佳”韵。

5 遇摄合口三等鱼虞韵精组字和来母字读齐齿呼。在平声五“基”韵下:离=漓=黎=犁=梨=闾=藘=黧=驴=庐=狸;沮=狙=疽=雎;胥=须=需=尿。

6 止摄合口三等支脂微韵的牙喉音字、章组字和知组字跟遇摄合口三等鱼虞韵合流为“居”韵,即“支微入鱼”。在平声六“居”韵下:居=朱=猪=诸=归=拘=皈=追=龟;徽=书=辉=晖=挥=吁=舒=虚=麾=输;儒=余=予=俞=如=惟=唯=维=帷=臾=韦=违=鱼=危=围=巍=闱。

7 古效摄字三分。效摄三四等字归“娇”韵,一等字基本上归“高”韵,二等字基本上归“交”韵。可见效摄一等字跟二等字基本上不同韵。如:交≠高;捎≠骚;包≠褒。

8 蟹摄开口四等齐韵字跟止摄开口三等字大部分都能区分。开口四等齐韵字主要归“稽”韵,止摄开口三等字主要归“基”韵。

9 山咸两摄字合流后三分。山咸两摄三四等字主要归“坚”韵,山摄合口一二等韵字和开口一等寒韵的牙喉音字归“官”韵,山咸两摄开口一二等韵字主要归“甘”韵。

10 流摄一三等字洪细不分。在平声二十“钩”韵下:钩=沟=鸠;兠=丢;留=流=琉=搂=楼=刘;优=忧=讴=呕=欧=殴=瓯=幽。(根据今音可知是洪音,但喉牙音可能读细音)

11 曾梗两摄三四等韵的字(牙喉音字除外)跟一二等韵字同韵母。在平声十九“庚”韵下:丁=叮=灯=钉=登=镫;宁=拎=能=令=铃=楞=棱=玲=陵=灵;平=评=坪=朋=棚=彭=膨=凭;精=睛=曾=增=憎=罾=正=晶=争=筝。(根据今音可知是洪音,但喉牙音可能读细音)

(三)声调及其特点

书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个,但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

1 平声分阴阳,即平声分为阴平和阳平。在平声韵中,古全浊字跟清声字对立。如在平声一“工”韵下:东≠通≠同;尊≠村≠存;烘≠洪。但从去声和入声的情况来看,全浊声母已经清化(全浊上声也有部分清化,归入浊去),因此平声韵下的全浊声母也应该清化了,也就是说平声韵下全浊声母与清声母的对立是声调的对立,即阴平与阳平的对立③关于平声分阴阳,高永安(2008:261)有精彩的论述。,同理上声韵下的对立也是声调的对立,即阴上和阳上的不同。

2 次浊上声部分为阴上,部分为阳上。如在上声五“几”韵下:(女=理=哩=娌=你=屡=缕履=旅)≠(吕=侣=里=俚=鲤=李);(美=靡)≠(米=弭);在上声六“主”下:宇喻≠雨喻; 在上声七“古”下:(鲁=橹=卤)≠(努=弩=虏=掳);(五=伍=午=忤=武=庑=塢=侮=鹉)≠舞微。

3 浊去声跟古入声同调类,与清去声对立。如入声一“洞”韵下有:全浊去声“共恨洞仲诵愤笨”,次浊去声“用嫩论闷问”,跟去声一“贡”韵不同调类。入声五“吉”韵下有:全浊去声“技地备遂吠”,次浊去声“义异利媚未”,浊入声“及逸日黠聿入疾栗弼密集习立”,清入声“吉一桔急泣吸邑讫乞橘屈郁七必缉”,跟去声五“记”韵不同调类。在二十个入声韵中,有“洞”、“浪”、“让”、“柜”、“噤”、“健”、“段”、“雁”、“定”九个纯浊去声韵,其它十一个入声韵中也都有来自浊去声的字,也就是说入声不分清浊全部跟浊去(阳去)合流。这种状况跟今婺源徽语一致。因此去声也分阴阳,即阴去和阳去。

这样,书中共有六个调类:阴平[33]、阳平[52]、阴上[32]、阳上[252]、阴去[13]、阳去[55]。

《环川乡音字义考正》是目前见到的徽语祁婺片中最早记载有确切时间和地点的抄本音韵文献,为我们保留了十九世纪婺源东北地区的语音系统,因此是研究十九世纪徽语状况及其发展演变的宝贵资料。另从书的序中可知,此书曾经被广泛传抄。清代以来婺源流传的许多抄本韵书都是以它为基础改编而成的,因此该书的研究,对于研究婺源地区大量的徽语抄本韵书资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清代或民国以来保留下来的大量徽语抄本音韵文献进行研究,又是我们了解清代或民国时期婺源徽语状况的重要途径。

高永安 2008 《明清皖南方音研究》,商务印书馆。

胡松柏、钱文俊 2004 反映19世纪中叶徽语婺源方音的韵书《乡音字义》、《乡音字汇》,《音韵论丛》,齐鲁书社。

胡松柏 2009 《赣东北方言调查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贾坤 2011 江西婺源(大畈)方言的语音特点,《现代语文》第1期。

王振忠 2008 从谱牒史料谈徽州墨商的几个问题,《安徽史学》第1期。

猜你喜欢

声韵平声婺源
九江县民歌三声腔的统计与分析
贺《红叶微刊》上线
论中国古典诗歌的声韵格律之美
揣一本词典走天涯
中国诗歌声韵演变发展略
揣一本词典走天涯
婺源龙池汰的春日下午
在婺源,邂逅最美春色
病联曝光台
转入普通话平声的常用古入声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