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次清弛化分调的特点
2014-07-10徐越
徐 越
(杭州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杭州 310017)
次清弛化分调的概念来自朱晓农、徐越(2009),指古次清声母字的今读,或独立为次阴调或整个儿地归入他调的现象。由于古次清声母在吴语中今读送气声母,故以往文献也叫送气分调或气流分调。
根据已发表的文献,吴语中迄今发现的有次清弛化分调(以下简称“次清分调”)的方言主要有以下10县市:(1)[上海]青浦练塘、商榻、金泽;(2)[江苏]吴江松陵、同里、盛泽、平望、黎里、震泽、芦墟、莘塔|昆山陈墓、周庄|溧阳|金坛西岗|丹阳行宫;(3)[浙江]嘉兴市区、王店、七星、王江泾、洪合、新塍|嘉善魏塘、西塘|平湖当湖、乍浦|海盐澉浦除外。
文章所用资料,部分来自文献(均随文注明),部分来自笔者田野调查。
一 单字调中次清分调的特点
吴语单字调中的次清分调(详见表 1,表中“()”表示独自成调,“=”表示已归入后面的单字调,“/”表示前后是两个项目)有以下特点:(1)次清分调主要见于古阴上、阴去、阴入,其中入声有次清分调的方言最多,上声、去声次之。平声只见于叶祥苓吴江五镇(1983:68),和钱乃荣吴江音系(1992:68),其他人对吴江各镇的调查材料中平声均无次清分调现象。(2)次清分调后,归入他调的方言多,独自成调的方言少。归入他调时,归入阳调类的多,归入阴调类的少。从归并中普遍存在的打破调类界限,打破阴阳界限的现象看,调值的相近是归并的一个主要前提。(3)次清分调在各方言中存在明显的内部差异。吴江、平湖、海盐等方言中地域差异明显,吴江八镇中除了吴江和同里,其余七处都各不相同。吴江、溧阳、金坛西岗、海盐武原、嘉兴市区等方言中年龄差异突出,主要表现在老派次清独立成调的,新派已归入他调;老派次清归入他调的,新派进一步归并。嘉兴市区老派,次清上独立为次阴上,新派已归入他调。金坛西岗老派次清入归阳入,新派入声不分阴阳,归并为一个。可见,归入他调是吴语单字调中次清分调发展演变的总趋势。
单字调中的次清分调 表1
吴江各镇方言调查最多,结果出入也最大。同一个地点方言,有的调查有次清分调,有的无次清分调,例如震泽。有次清分调的方言,有的调类有次清分调,有的调类无次清分调,例如盛泽次清入、黎里次清上、芦墟次清去等。有的次清独自成调,有的归入他调,例如松陵。归入他调的,有的归入阴调,有的归入阳调,例如平湖当湖次清上。分化合并都相同的,又有调值的差异。这种情况让研究者很是为难。我们在对吴江松陵声调的语音学考察中发现,所调查的6位发音人的声调分合情况各不相同(朱晓农、徐越 2009)。可见,传统研究中出现的种种差异很可能是发音人的个体差异。实验语音学在获取多个发音人语音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测量基频、归一化,在滤掉个人特性,获得具有语言学意义的信息的同时,又能消减录音时的发音风格差异。从而在人际差异中找到常量,在语际变异中找到共性,这种方法无疑是对传统研究的一大推进。
二 两字组连读变调中次清分调的特点
吴语由于单字调和两字组连读变调演变的不同步,次清分调除与单字调有关外,还与两字组连读变调密切相关(详见表2)。吴语两字组连读变调中的次清分调有以下特点:
两字组连读变调中的次清分调 表2
(1)不管是作为前字还是后字,次清归并的现象都非常普遍,而后字的归并程度又明显高于前字。作为前字,次清去已全部归入他调;次清上除嘉善、七星外也都已归入他调;次清入也有半数以上归入他调。作为后字,除平湖外,已全部归入他调。其中,吴江的后字已合并为舒声和入声两种连调模式,溧阳、金坛西岗、常州、海盐武原后字入声只有一种连调模式。
(2)次清归入他调的,归入阳调类的方言多,归入阴调类的方言少。独自成调的,有的是该调类所有组合都独自成调,有的只有部分或个别组合独自成调,详见表2带阴影处。
可见,归入他调同样也是吴语两字组连读变调中次清分调发展演变的主要趋势。
三 次清分调在单字调和两字组连读变调中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观察吴语次清分调的发展演变,我们把表1和表2结合起来考察,并将两者之间的关系总结为以下五种类型:
(一)单字调独立,连读调也独立
即同一个古调类中的次清,不管是单字调还是两字组连读变调均独自成调。例如:
浙江海盐武原城北村。单字调中次清入独立为次阴入,两字组连读变调中,作为前字,次清入也独自成调(徐越2007:86):
71[5 53]≠7h1[34 53]≠81[2 53] 72[5 31]≠7h2[34 31]≠82[2 31] 73[5 55]≠7h3[34 35]≠83[2 35]74[5 33]≠7h4[34 13]≠84[2 13] 75[5 55]≠7h5[34 35]≠85[2 35] 76[5 33]≠7h6[34 13]≠86[2 13]77[5 5]≠7h7[34 5]≠87[2 5] 78[5 2]≠7h8[34 2]≠88[2 2] 77H[5 5]≠7h7h[34 5]≠87h[2 5]
(二)单字调独立,连读调归入他调
即同一个古调类中的次清在单字调中独自成调,在两字组连读变调中归入他调。例如:
浙江嘉兴市区老派。单字调中次清上独立为次阴上,两字组连读变调中,不管作为前字还是后字(双线上为前字,双线下为后字,下同),均已归入阳上(钱乃荣1992:645)。
3h1=41[22 51] 3h2=42[22 51] 3h3=43[22 34] 3h3h=43h[22 34] 3h4=44[22 34]3h5=45[22 34] 3h6=46[22 34] 3h7=47[22 5] 3h8=48[22 4]13h=14[22 51] 23h=24[22 51] 33h=34[44 33] 3h3h=3h4[22 34] 43h=44[22 34]多[44 33]少53h=54[35 31] 63h=64[22 44]多[35 31]少 73h=74[5 31] 83h=84[2 23]
浙江海盐武原城北村。单字调中次清入独立为次阴入,两字组连读变调中,作为后字,次清入归全阴入(徐越2007:87):
(三)单字调归入他调,连读调与他调有别
即同一个古调类中的次清在单字调中已归入他调,在两字组连读变调中,又与他调保持区别。例如:
浙江海盐武原新派(施云 2003:40)。单字调中次清入归阳去,两字组连读变调中,作为前字,又与阳去保持区别;作为后字,除前字清去,也均与阳去保持区别。
浙江嘉兴七星(徐越 2007:90)。单字调中次清上归阳去,两字组连读变调中,作为前字,除入声外,与阳去保持区别。
(四)单字调中无,连读调中有
即同一个古调类中的次清,在单字调中与全清无区别,在两字组连读变调中有区别。例如:
浙江嘉善(徐越 2006:77-80)。单字调中清入为阴入 5、浊入为阳入 2,无次清分调。两字组连读变调中,作为前字,除后字平声外,全阴入与次阴入出现区别。
(五)单字调归入他调,连读调也归入他调
即同一个古调类中的次清,不管是单字调还是在两字组连读变调均归入他调。例如:江苏吴江松陵(张拱贵、刘丹青1983:40)。次清上在单字调和两字组连读变调中,都归阳上。
3h1=41[22 44] 3h2=42[22 44] 3h3=43[22 44] 3h3h=43h[22 44] 3h4=44[22 44] 3h5=45[31 22]3h5h=45h[31 22] 3h6=46[31 22] 3h7=47[22 4] 3h7h=47h[22 4] 3h8=48[22 4]13h=14[44 21] 23h=24[22 44] 33h=34[42 44] 3h3h=3h4[22 44] 43h=44[22 44] 53h=54[42 44]5h3h=5h4[22 44]/[22 41] 63h=64[22 44]/[22 41] 73h=74[5 32] 7h3h=7h4[2 22] 83h=84[2 22]
浙江嘉善(徐越2007:96)。单字调中次清上归阴去,两字组连读变调中,作为后字也都归入阴去。
13h=15[35 50] 23h=25[13 50] 33h=35[55 50] 3h3h=3h5[33 35] 53h=55[55 50]63h=65[11 35] 73h=75[45 50] 7h3h=7h5[54 35] 83h=85[21 35]
五种类型反映了三种共时状态,分别代表了次清分调“归并前‘三(一)’、归并中‘三(二)’、‘(三(三)’、‘三(四)’、归并后‘三(五)’”三个不同阶段,预示了吴语次清分调归入他调的发展演变总趋势。其中第二阶段最值得我们关注,尤其是后两种类型,更是具有启发性。我们可以透过两字组连读变调,发现单字调系统中曾经有过的次清分调现象。可见,次清分调在吴语中的演变是千变万化的,这无疑给我们的发现增加了难度。
四 余论
从地理分布的角度看,吴语有次清分调的方言集中分布于太湖东南岸水网地带,并在地理上连成一片。上海郊县方言只有个别次清声母字读阴去调,如金山县“丑草楚”(许宝华、游汝杰1984)。这种现象很可能是古代吴语的一个更大的次清分调区的残迹。
从行政地理的角度看,万历嘉兴府志:“春秋时,檇李当吴越之交。檇李以北属吴国,以南属越国。”檇李即今浙江桐乡县,吴语有次清分调的地区,都位于桐乡以北的古吴国境地,而桐乡和桐乡以南的古越国境地至今没有发现有次清分调的方言。如果不是偶合,那么,吴语次清分调似乎应该是一种比较早期的语音现象,或者说极有可能是古吴国早期语音特征的一种残留。
陈红霞 2000 丹阳(行宫)方言声调初探,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
胡明扬 1992 《海盐方言志》,浙江人民出版社。
嘉兴市志编纂委员会 1997 《嘉兴市志》,中国书籍出版社。
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1998 《江苏省志方言志》,南京大学出版社。
钱乃荣 1992 《当代吴语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施云 2003 海盐方言语音分析,《语言研究》增刊。
石锋 1992 吴江方言声调格局的分析,《方言》第3期。
石锋 2000 苏州声调和吴江三镇的送气分调,《当代中国语研究》创刊号。
石汝杰等 2006 江苏吴江盛泽方言音系,《熊本学园大学文学·言语学论集》第13卷第2号。
汪平 2003 《方言平议》,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汪平 2008 吴江方言声调再讨论,《中国语文》第5期。
徐越 2006 嘉善方言的气流分调,《语言研究》第3期。
徐越 2007 浙北杭嘉湖方言语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徐越 2013 汉语方言中的气流分调现象,《中国语文》第3期。
许宝华、游汝杰 1984 苏南和上海吴语的内部差异,《方言》第1期。
许宝华、汤珍珠、陈忠敏 1993 上海地区方言的分片,《方言》第1期。
叶祥苓 1958 吴江方言的声调,《方言与普通话集刊》第5期。
叶祥苓 1983 吴江方言声调再调查,《方言》第1期。
俞光中 1988 嘉兴方言同音字汇,《方言》第3期。
张拱贵、刘丹青 1983 吴江方言声调初步调查,《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
赵元任 1956 《现代吴语的研究》,科学出版社。
朱晓农、徐越 2009 弛化:探索吴江次清分调的原因,《中国语文》第4期。
Zhongwei Shen 1994 The Tones in the Wujiang Dialect,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tics, Vol.22, N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