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研究
2014-07-09童蕾
童蕾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民营企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此同时,民营企业的内部分工不断细化,组织结构也日益复杂,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也在逐渐相分离。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重要组成,对完善公司治理、建立健全高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以及提升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结合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以及内部审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分析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一定的对策,以期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能够更加合理完善。
关键词:民营企业 内部审计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2008年的金融危机摧垮了一批批的民营企业,大量民营企业裁剪员工、降低薪水,更有甚的是倒闭破产。这场灾难给我国民营企业敲响了警钟,使民营企业开始审视企业的治理结构以及风险管理。当今环境下,企业面临风险不断增多、组织机构愈加复杂等问题,尤其是在民营企业由单一家族式企业转向人才多样化的过程当中,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内部审计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是指企业内部通过专职的审计机构以及审计人员,对单位内部的财务收支状况、经营管理状况以及其他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效益型以及合法性进行审查,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内部的相关规定,评价民营企业的经济责任,以规范企业的治理结构,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目的的经济性监督活动。民营企业的审计机构是与企业的其他职能部门是相互独立的,这样可以保证企业内部审计的客观、公平、公正以及可信度。由于民营企业的规模大小不一,所以其内部审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企业审计机构以及专业的审计人员具有高水平的审计能力,也需要企业管理者拥有较高的管理水平来对内部审计的相关规制机制进行经验性的总结以及创新性的探索。
二、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发展之困境
(一)建立内部审计意识较低
首先,民营企业管理者对内部审计制度认识不够。由于民营企业的规模不一,多数企业的公司治理模式带有家族式管理的因素。企业中重要的职位都是由家族人员进行掌控,这就使得内部审计的开展很困难。绝大多数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对于内部审计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制度层面。管理者认为企业的审计应该是会计师事务所或者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企业并不需要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以及相关的专业人员。这给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带来了根本性的困境。其次,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内部审计软实力建设的根本在于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专业素质。由于部分管理者对于内部审计制度的不重视,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在思想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忽视。此外,有些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不高,为了一己私利或者在一些领导的指示下做出一些有损审计报告结果的行为。也有些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造成内部审计结果的不真实性以及不可靠性,影响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
(二)内部审计范围较窄
在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和实施过程中,我国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多重视财务审计,个别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只是建立了财务内部审计机制。但是,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除了包括财务审计以外还不包括管理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经济合同审计、绩效评价以及资产重组审计。西方的内部审计已经从财务审计转向了经营审计,我国极少部分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也已经将内部审计的理念从财务审计转向经营审计,并且以经营审计为主导。但是,这种理念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而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并不能做到这一点,审计范围比较局限,对于经营审计等其他审计做的还很不到位。
(三)内部审计手段落后,业务不规范
首先,民营企业的审计手段较为落后。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得到了巨大的推广,也对民营企业的内部运作环境和外部经营环境企业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由于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不一,部分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对于计算机信息系统软件的运用率较低或者并没有配置相应的审计软件。它们还停留在过去的手工查账的基础上,与现代的会计电算化也不能相适应。其次,内部审计业务不规范。内部审计作为对企业各个方面的监督机制,需要拥有规范的操作流程才能保证其独立性不被干扰。目前,部分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业务没有规范的操作流程。比如,对于财务审计的保密性做的不到位;经营审计的交接手续、合同的审查等比较混乱。
(四)内部审计不具有相对独立性
首先,内部审计机构整体不具有独立性。正如上文所述,现下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大多为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单一民营企业内部,重要的职位均由家庭成员掌握;集团民营企业内部,子公司或者分公司的重要位置同样由较为重要的家庭成员掌握。在千丝万缕的家庭网的环境下,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无法较为独立的开展,否则就会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结果。其次,内部审计人员不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由于内部审计人员的人力资源关系都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工资、福利等关乎切身利益的问题都由企业管理人员掌握,这就使得审计人员在出具相应的审计报告时有所顾忌,影响到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三、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之突破
(一)增强内部审计意识
首先,企业领导应当正确认识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关乎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企业领导应当认真学习内部审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充分认识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此外,还要大力支持内部审计机构的建设,包括审计人员的招聘以及工作待遇、内部审计所需要的硬件设施以及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在行动上起到内部审计建设的宣传作用。其次,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企业应当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培养,使审计工作人员认识到内部审计对与整个企业的治理运作所起到的作用。企业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文件对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强制性的规范,避免因审计工作人员的思想问题影响内部审计的工作。最后,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由于内部审计在民营企业的建立不是太健全,这就更需要有专业水准的内部审计人员参与到建设当中去。企业应当建立相应的审计工作人员人才库,加强内部审计人员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及审计知识的专业化培训。endprint
(二)全面企业内部审计
首先,做好企业财务审计和经营审计。目前,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主要是以财务审计和经营审计为主,这两项审计也是较为重要的企业内部审计。民营企业要做好财务审计和经营审计,为企业的其他类内部审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配合做好企业的管理审计、绩效评价以及资产重组审计。由于民营企业的规模有大有小,企业可以结合企业的自身发展情况对除了财务审计以及经营审计以外的其他审计进行选择性的审计。比如在企业公司治理过程中,可以将企业的管理审计进行规范化的审计。再者,注重内部审计的事前、事中审计。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一般重视事后审计,这与现代审计思想相出入。现代审计要求企业不仅仅要重视事后审计,还要重视事前和事中的审计。通过事前、事中审计及时发现民营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财务问题,避免严重结果的发生。最后,立足内部审计服务的建立。内部审计作为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处于同一利益主体之中,在利益上发生的冲突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建立以“审计服务”为宗旨的审计机构。比如就企业管理和控制的薄弱环节,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等。
(三)规范内部审计
首先,进行内部审计硬件规范。企业应当对内部审计的审计手段进行更新,及时引进先进的审计硬件,对内部审计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进行购置。此外,企业往往忽视对于计算机软件的维护,原则上应当对内部审计的审计软件进行及时的维护和更新,以保护审计所需资料以及审计资料的安全性。其次,进行内部审计的软件规范。企业应当规范内部审计的操作流程,结合民营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以及所经营的业务对经营审计以及财务审计做出规范化的流程样本,供内部审计机构以及内部审计人员参考。
(四)兼顾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以及权威性
首先,建立审计委员会模式。民营企业的家族式管理模式要求我们将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相对于企业独立出来。企业可以建立独立董事下的审计委员会模式,弥补民营企业的家族式经营模式。通过建立审计委员会制度,不仅可以遏制企业对于审计机构的压制,还可以保证审计报告的独立性以及权威性。其次,将内部审计人员的人力资源关系予以独立。企业在建立审计委员会的模式下,也应当将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相关人力资源关系进行独立,转入审计委员会的控制之下。通过此种方式,可以保证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能够独立的进行审计工作,保证审计意见的权威性。
四、结束语
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已经逐渐为更多的民营企业所重视。民营企业应当转变传统的内部审计观念,强化内部审计意识,通过优化内部审计内外部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民营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燕红,金炳芬.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体系与财务治理契合研究[J].财会通讯,2013(06)
[2]潘怀龙.现代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质量问题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09)endprint